分享

看清欲望,也就看清了自己

 zhp001007 2022-12-12 发布于上海


看到一张戳心的图,一张货车车厢上写着:这不是你梦寐以求的长大吗?你怎么不笑了?

曾经盼着长大,以为长大之后会有独立的能力,做喜欢的事、和喜欢的人在一起,过理想中的生活。

然而长大却发现,喜欢自己当下生活的人少之又少。

大多数人过的是日复一日、两点一线的日子,通勤、打卡、工作……

枯燥乏味,没有乐趣。

为什么会变成这样?我们离想要的生活有多远?

如果你也有这样的迷茫,那么十点君推荐你一本书——《世界尽头的咖啡馆》

书中的约翰开车来到一家“为什么咖啡馆”,菜单的背后有三个问题:你为什么来这里?你害怕死亡吗?你满足吗?

曾经来到过咖啡馆的人,留下了自己的故事和答案。

图片

约翰·史崔勒基|天津人民出版社

图片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幅理想生活的画卷,也许是环游世界的潇洒,也许采菊东篱下的淡然。

你离理想生活有多远?为什么明明大家都有想做的事,但不会立刻去做,而要把那么多时间花在准备工作上?

约翰在“为什么咖啡馆”遇到了安妮。

安妮拥有世界顶尖商学院的高等学位,多年来都是广告圈里颇有名气的高管。

“为什么我们要花这么多时间准备我们想做的事,而不是直接去做,这个问题的一部分答案,就在我们每天接收的信息当中。

安妮说,“广告商早就明白,如果你的信息直接针对人们内心的恐惧和欲望,你就能刺激他们去行动。只要你找对了恐惧点或者欲望点,就能促成他们购买特定商品或服务。”

所有广告都有同一个潜台词:只有当你拥有这件产品或者服务时,你的生活就会变得更好。

图片

大多数时候,广告不会直接表达这层意思,但只要略加思考,就会发现这些信息的目的是为了让你相信,只要你拥有它,你的人生就能圆满。

开某一个品牌的车代表着成功、吃某一种冰淇凌代表宠爱自己、拥有这颗钻石代表你获得了爱情……

反过来,如果没能拥有这些产品,你的人生就不圆满。

当我们每天都暴露在大量的营销信息中时,我们可能会把自己的幸福和满足寄托在某样产品或服务上。

购买商品、获得满足,都需要钱,为了挣钱,我们就得找一份工作,这份工作可能不符合我们的理想,花在工作上的时间也许不符合我们理想的时间安排,但有了这份工作,我才买得起我想要的东西。

我们告诉自己,这种情况是暂时的。用不了多长时间,等安顿好了现实生活、存够了钱,就能开始做想做的事情、过想过的生活。

同时,因为我们每天做的不是自己喜欢、享受的事,内心会有更多的不满足,为了弥补因此产生的空虚,我们会买更多东西来补偿自己。

最后,我们会陷入一种财务困境,必须不断去做事、挣钱,创造满足感,也就腾不出时间来做自己真正想要的事。

图片

安妮自己的生活也曾是如此,她每天都工作很长时间,没多少闲暇时光。

作为补偿,她会用物质来奖励自己。

“周末也在工作,太辛苦了,应该奖励自己一套新衣服、最新的电子产品,或者某件新款时尚家具。”

安妮原本的人生规划是,工作到六十岁,等到退休再能去做自己想做的事,身边很多人也都是如此,这看似是一种合理的生活方式。

直到一次,朋友们来家里做客,都说很喜欢安妮家的风格,可是安妮发现,自己根本没时间享受这个环境、享用那些奖励自己的那些东西。

图片

她走出家门,遇到了一位熟人。

这位熟人总是一副气定神闲的样子,安妮跟他聊了三个小时的人生。

熟人为安妮讲了营销信息是如何阻碍我们做想做之事的循环,他说:“转变心态的重点在于,你要清楚,某样东西是否能让你的生活更圆满,由你自己说了算,和别人告诉你它圆不圆满无关。”

回到家,安妮就认真思考,什么样的生活对自己来说是圆满的,为什么?

之后的生活,她开始从一些小事开始慢慢改变,每周为自己多留出一点儿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

有时是读一本让自己热血沸腾的小说,有时是出门远足或者做做运动。

后来,这个时间从一小时变成了两小时,两小时又发展到三小时。

等有一天回过神来,安妮发现自己已经把精力全都放到想做的事情上,工作不再是让她满足空虚感、物欲的工具,而是她实现自我价值的渠道。

图片

在发现什么夺走了我们的时间和精力之后,如何把满足感掌控在自己手里?

咖啡馆来过一个客人,他多年来总是梦到自己要打一杆非常难打的高尔夫球。

现实生活中,他并不擅长高尔夫球,睡梦中却总是遇到高尔夫球的难题。

在梦里,他要打的球要么放在窗框上,要么放在一大块岩石斜面上,要么放在其他各种荒唐又难打的地方。

每次他都努力站稳脚跟,练习挥杆,但当他要挥杆时,球的位置就会改变,跑到另一个同样难打的新球位。

这样的场景一直反复出现,直到他从梦中醒来,心脏狂跳,全身肌肉紧绷。

一天晚上,他再次做了这个梦,但这一次,他陷入焦虑、沮丧的时候,突然意识到一点,自己为什么不把球捡起来,放到别处再打?

梦里只有自己,除了自己之外,没有人在意他击球的位置。

图片

醒来之后,他发现自己洞悉了一个深刻的道理。

“不管别人让我们相信什么,不管我们听到什么,不管我们对工作的高压有什么感觉,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把握生命中的每一刻。”

除了自己,没人关心你在哪里击球;同理,在生活中,只有你真正了解自己存在的意义。

永远不要因为其他人或事失去对自己命运的掌控,要学会移走你人生中的高尔夫球。”

图片

故事读到这里,或许你已经找到了自己的答案。

人生是被一个个欲望推动着走的,想要的东西层出不穷,推着我们去工作、去努力。

是时候停下来想一想,这些欲望之中,哪些是别人告诉你它很重要、那些是对你来说真正重要的。

只有你真正了解自己存在的意义,也只有你能掌控自己的命运。

独立而自由的灵魂,才是幸福之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