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东南亚越柬老行游影记(62)——柬埔寨吴哥通王城

 绿水青山8v6ldl 2022-12-13 发布于甘肃

离开吴哥窟坐上TUTU前往吴哥通王城。
吴哥通王城(Angkor Thom),也称“大吴哥,吴哥通城,吴哥城,洲城”,Thom读“通”,是“大”的意思,按照梵文原意,Angkor是“城市”的意思,那么Angkor Thom就是“大城市”的意思。吴哥通王城是吴哥王朝的首都,始建于9世纪,多次毁于战火,后几经重建。现今一直是12世纪末、13世纪初由柬王闍耶拔摩七世所建。
吴哥城是一处被长达12公里的城池所包围的城市,呈正方形,全城共有5道城门,城门上面是面向四方的四面佛像。

文章图片1

这个四面像是谁?有人说是国王的者耶跋摩七世的面容,有人说是大乘佛教的观音,有人说那是印度教的创造之神梵天。他在干什么?有人说他们在守护着都城,有人说他们在欢迎着八方来客,有人说他们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守望着世界,而我愿意相信第一个。

文章图片2

吴哥城南门外的护城河上架有石桥,桥的两侧栏杆上置有石像,每边27尊,石神高2米半,成跪坐状。一边代表神灵,另一边代表恶魔,他们手上拉着眼镜蛇化身的巨蛇王。经过千年的沧桑岁月,大部分雕像已经面目模糊,只有极少数还能辨出基本形象,有些还是后来恢复的。

文章图片3

阿修罗由于被龙王喷出的毒气毁了容,面貌丑陋。

文章图片4
文章图片5

而天神的面目慈善。

文章图片6
文章图片7

石桥上的巨大天神和阿修罗排着队,吃力地搅拌着大海。

文章图片8

八面佛头像

文章图片9
文章图片10
文章图片11

方圆10平方公里的吴哥城,俗称大吴哥,是高棉帝国的最后一座都城,始建于9世纪末,闍耶跋摩七世(Jayavarman VII,约1181年—1215在位)赶走了入侵的占婆人后又作了重修,被称为“第四次吴哥”。 城内的主要建筑为巴戎寺,其核心部分是一组由16座相连宝塔构成的建筑群,每座塔上都布满了雕刻。

文章图片12

吴哥王朝曾辉煌一时,9世纪初始,吴哥王朝(802-1431)先后25位国王,统治着中南半岛南端以及越南和孟加拉湾之间的大片土地,其势力范围远远超出了今天柬埔寨的领土,盛极一时。

文章图片13

其间,吴哥王朝大兴土木,留下了古今奇迹吴哥城(Angkor Thom)、吴哥窟(Angkor Wat)和女王宫等600多座印度教与佛教建筑风格的寺塔。1431年泰族军队攻占并洗劫了吴哥,该城废弃。随后,繁华的吴哥就湮没于方圆45平方公里丛林榛莽之中,到16世纪时吴哥已成为一片杂木丛生的废墟,情景凄凉,随而逐渐被人们遗忘。 现在它仍然受到热带严酷的大自然的侵蚀,宝贵遗迹面临着崩溃的危机。
巴戎寺的外观与吴哥窟很相似,但巴戎寺是佛教寺院,它的整体构成是以传说中佛教最高境界的须弥山为样本的(印度教也有须弥山,其细节与佛教的虽然不同,但基本上可以相互对应)。与吴哥窟相似,巴戎寺也建在三层基台上,三层基台为十字形平面,中心为圆形平面的雕刻塔。各层基台的周围有围廊,基台中部和围廊上共有塔49座,形成林立的塔群。巴戎寺最著名的是刻在塔身的巨大的四面观音像,象征着当时高棉王国的强盛。

文章图片14

我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走近了这片雄伟的建筑,首先映入我眼中的却是这些已近废墟般的遗址。

文章图片15

经过千年风雨的侵蚀与战乱的炮火,曾经辉煌一时的吴哥遗迹有些只剩下了一些廊柱、石块与残垣断壁,走进吴哥的感觉如同走进了圆明园,心里会一阵阵的发痛。

文章图片16

回廊上方原本皆有木造之屋顶,由于年代久远,目前只剩下断垣残壁和巨大石柱供后人凭吊。

文章图片17
文章图片18
文章图片19

如今人们从世界各地纷纷来到吴哥,就是为了见证吴哥这段辉煌的历史。

文章图片20

好在现在这座伟大的建筑之精髓还在,让我们后人仍能从中看到当年辉煌的影子。

文章图片21

从外观上看,巴戎寺是一座金字塔形建筑,最高处是一座涂金的圆形宝塔,它建在两层空心的台基之上。按照宗教意识,这表示天上的佛与地上的人得以息息相通。周围建起了48座大小不一的宝塔,众星捧月一般,簇拥着中心宝塔。

文章图片22

除中央塔外,在两层台基的四周还排列着几十座形体相同的石塔,每座塔各有一个四面佛,而每一座宝塔上四面佛的原型就是阇耶跋摩七世本人,所有来这里朝拜景点内景的臣民都惊奇地发现,原来菩萨就是自己的国王,而这样的国王当然是必须效忠和敬仰的。

文章图片23
文章图片24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