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洋人物志:咸阳之围

 9tx22v工人 2022-12-13 发布于重庆

1926年4月2日,北洋直系吴佩孚怂恿镇嵩军刘镇华围攻西安,国民军将领杨虎城、李虎臣、卫定一等率军据守城池,直至8个月后始得解围。这一期间,西安外围的咸阳亦处战局之中,彼时李虎臣麾下有赤亚武、何经纬、丁增华及姜宏模部,其中姜宏模驻咸阳沟通内外消息。当时咸阳各部驻军约4000余,包括姜宏模部约2000人,姚振乾部约1000人,杨虎城麾下一部约400人,以及陈发荣团约800余人。西安围城战争打响后,各部共推姚振乾为总指挥,随后陈发荣部大多东进,姚振乾引所部渡渭河,姜宏模部留守咸阳。

文章图片1

咸阳掠影

这时,冯玉祥麾下刘郁芬自甘肃输送800万子弹助力陕军,遭陇东镇守使张兆钾出兵阻止,刘郁芬遂约咸阳陕军打通道路接应弹药,姜宏模自引兵赴甘肃平凉,命麾下李鸿林西进陇东,仅派一营留守咸阳待援,另有别部少量军队留守,故咸阳兵力空虚独木难支,不久卫定一麾下王宝发千余人入咸阳,形成死守咸阳的中坚力量。原来,陕军第四师师长卫定一所部武装仅少量精锐随其入西安据守,其余分散驻扎于西路凤翔、扶风、兴平等多个地方,尤其兴平驻军对咸阳守御助力甚大,时常夜渡渭河接济咸阳,使守军得以持久抗敌。

文章图片2

咸阳渭河旧照

时值6月,西安被围已达3个月,杨虎城麾下李子高、卫定一麾下党玉琨入咸阳助战,众人推举觉玉琨指挥渡河作战,不久镇嵩军大举进攻三原,国民二军留守司令朱子敏电调咸阳驻军增援,李子高、党玉琨、姚振乾、王保民等相继赴战,咸阳守御兵力薄弱,此时镇嵩军刘镇华又发兵攻击咸阳,且派人引诱姜宏模投降,姜故作敷衍拖延时日。此时陕南吴新田亦令麾下师长顾琢堂率兵趁乱取利,与姜宏模、何经纬、杨虎城等部激战相持于渭河,后姜宏模麾下张万胜部降敌,顾琢堂大受鼓舞遂引重兵强攻,欲一举摧灭何经纬部。原来,何经纬系陕督陈树藩旧部,陈树藩倒台离陕后,何经纬部接受陕南吴新田收编,然心中不欲与吴为伍,后孙岳国民三军入陕驱吴,何经纬遂弃恶从善倒戈攻吴,故吴新田对何经纬衔恨甚深。

文章图片3

吴新田

顾琢堂围攻两月不能得手,麾下士兵频频骚扰民众,群众纷纷组织红枪会反抗,至六月下旬何经纬部组织反攻,红枪会亦纷纷配合,顾琢堂害怕民众反抗,引兵退却不敢再东向进攻。此后镇嵩军截断何经纬部与外界交通,又派人屡屡劝诱其放弃抵抗,何经纬部为使部队稍得喘息,遂假意令毗邻镇嵩军的部队改易旗帜,其余部队则一仍其旧。至9月间,姜宏模与甘军一部自甘肃运回弹药,与何经纬汇合商议破敌之计,随后引军向西安进攻,镇嵩军因戒备不足即行退却,陕军乘胜推进至安居坊、杜城一带。

文章图片4

陕军

冯玉祥五原誓师后至甘肃,孙良诚于10月初引兵入陕,姜宏模派人接应作为前导,陕军各部遂汇聚合力,旋即解咸阳之围,此后多次强渡渭河未果,大军遂改道自兴平过河,吉鸿昌、刘存简两旅及炮兵营由渭河以南东进,会同党海楼、陈发荣两部发动进攻,镇嵩军见势纷纷退却,刘镇华逃至河南灵陕之间,西安之围亦得解除。

文章图片5

孙良诚

此后,孙良诚、宋哲元入陕分驻潼关、西安,陆续前来遂接管陕西军政,李虎臣、杨虎城、卫定一等接受改编,逐次剿灭麻振武、党玉琨、田玉洁等部,其中李虎臣麾下师长赤亚武、何经纬及与参谋长刘季衡亦被杀害,至1928年李虎臣不堪压迫愤而围攻西安,后被冯玉祥麾下击退。陕军各部或被消灭、改编,或离陕自谋出路。冯玉祥设立大型兵工厂制造军火武备,力求以二省为巢穴问鼎中原,遂不顾民生艰难敛财练兵,甚至赈济关中旱灾的捐款亦截为军饷,又指令宁夏“马家军”常驻陕西渭北,西北军遂制霸陕省。

文章图片6

西北军

火镰曰:三秦民风质朴方正,不容邪佞为恶,不因荣利欺心,逢危难而坚守,遭强敌而不屈,大义所趋临危不避,此为古今大丈夫之所出也!然人性相格易散,陕军内自不相高下,故屡借外力以解内忧,皆此类之弊端也,咸阳之战虽称义事,亦见恩仇旧怨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