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展示项目《海口市府城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由海口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编制,该项目在2021年度海南省优秀城市规划设计奖评选活动中荣获详细规划类一等奖。 ▲项目成果展示版面1-3 ▼ 一、项目概况 1、区位条件 海口市府城片区位于海口主城区中南部,美舍河从南至北贯穿府城片区。片区北部的府城历史文化街区是海口市历史文化名城两个历史街区之一。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优质的教育资源、优良的自然生态环境和良好的区位交通条件。 2、编制背景 《海口市总体规划(空间类2015-2030)》的编制完成,以及海南建设自由贸易港的背景,上版控规已经不能适应上位海口“多规合一”以及新时期城市建设目标要求。 3、规划范围 以海口“多规合一”划定的开发边界为依据,确定府城片区规划总用地面积12.83平方公里。 4、规划定位 基于府城片区的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将其定位为:海口传统城市文化发展带的重要节点,府城历史文化街区所在地;海口高铁门户及交通枢纽,府城文教与商贸集聚区;美舍河带状国家湿地公园的主体之一。 二、规划思路 1、复兴府城历史文化,保留城市历史记忆。 规划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同时,系统打通府城古城墙旧址的环形线性空间,打造环绕古城的慢行“文道”, 并通过“文道”连接 “七井八巷十三街”,将府城各级文保单位、历史建筑和历史环境要素连接起来,向市民和游客展示府城的传统风貌和历史文化内涵。 2、构筑城市交通门户,展示美好城市界面。 严控入城高铁沿线景观风貌,构筑海口高铁、公交、公共汽车交通枢纽及城市门户。 3、打造科技创意基地,促进商贸业态集聚。 依托府城科研教育机构,形成以创意、科技产业为主导的新型产业链,吸引和鼓励国际名企、国际精英商会、国际交流中心的入驻。 4、编织城市生态“绿网”,布局城区绿地系统。 依托美舍河湿地公园生态廊道,加强凤翔公园与城区的绿廊建设;完善片区生态绿斑,按“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标准进行公园绿地布局,形成 “一带一园,多廊多点”的绿地系统。 5、完善公共设施配套,建设健康宜居社区。 根据相关标准配置公共服务设施,完善社区及“城中村”设施配置,改善人居环境,建设健康宜居社区,满足多样化群体的居住需求。 6、贯彻“窄马路、密路网”理念,建设新时代市政工程系统。 完善片区交通体系,增加老城区支路和巷路,形成由五级级配合理的道路系统。相应配备客运枢纽站、公共停车场、公交场站、轨道站点、加油站等交通设施。 合理规划外排与本地处理相结合的污水系统;按照海绵城市规划理念,构建一体化的蓄排水系统,充分发挥城市洼地、绿地的净化作用,实现水城共融的目标。 三、 规划内容 1、专题研究 历史街区保护专题研究 通过梳理府城街区历史文化保护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相应的规划解决方案,构建“一环、两带、两轴、多点”的空间结构,从整体出发,活化利用,焕发府城历史文化街区的魅力。 道路交通专题研究 针对府城片区的老城区、一般城区和新建设区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道路交通规划策略。老城区注重街巷梳理并适当加密,营建特色慢行系统;一般城区侧重支路体系建设;新建设区根据“窄马路、密路网”原则优化布局,进一步完善道路交通系统和设施。 城市更新专题研究 结合府城片区发展和整体改造的需求,衔接落实老城区、城中村改造需求,合理布局安置用地,达到整体发展和居民、村民利益的双赢。 海绵城市专题研究 确定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等低影响开发控制目标,并分类分解至各类用地。构建海绵型城市公园、雨洪调蓄湖泊等大海绵设施,结合新区和旧城改造项目提出海绵型建筑小区、海绵型绿地、海绵型道路广场的建设要求,并将其落实到控规。 2、城市设计 根据府城片区自然和历史文化特点,明确城市设计思路和定位,重点突出府城历史街区传统风貌、高铁交通枢纽门户形象、美舍河生态湿地景观特色。合理构建各功能区之间的联系廊道,优化开敞空间界面,建设景观节点,管控建筑风格、高度及色彩等要素,营造特色城市风貌。 3、控规修编 依据上述各项专题研究和城市设计,将其内容落实到控规修编成果之中。 详细制定用地布局、公共服务设施、道路交通、绿地水系、市政工程及综合防灾等规划。本片区规划建设用地面积为1177.4公顷,符合海口“多规合一”管控指标要求,规划期末常住人口为20万人。 合理划定红线、绿线、蓝线、黄线及紫线等“五线”,制定相应的管控要求;详细确定各地块的建设控制指标及城市设计要求。 四、规划特色 1、重视规划前期研究,通过前期研究细化上位“多规合一”对控规的指导。 2、坚持问题导向,精准施策,解决片区存在问题。 针对现状存在的街区传统风貌、美舍河生态保护、城市更新等主要问题,规划制定了合理可行的方法和管控措施。 3、加强历史街区保护、高铁门户形象塑造以及凤翔公园景观建设,凸显府城片区城市特色。 4、尊重用地权属物权与理性规划相结合,编制可实施管控的规划。 5、注重公众参与,多部门协调参与规划。 多次协调市区两级政府及各相关部门,充分征求各利益关联方意见,专家评审和政府决策相结合。
五、实施效果 该规划于2019年12月12日通过市政府批复。 根据该规划,推动了府城片区内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文物修缮及传统街巷的活化利用; 如:配合“琼台复兴”计划,政府实施了忠介路、培龙市场北侧美食街风貌提升,鼓楼修缮及其周边环境整治。 完善片区内公共设施建设,启动了省市重点工程项目; 如:东线高速公路与椰海大道立交正在实施中;高铁东站周边路网提升改造工程;美舍河周边环境景观提升改造等 启动城区有机更新的前期策划,推动一些民生项目的前期规划设计。 如:丁村片区,凤翔学校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