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别泄气,流年终会将我们送达

 木兰良朝 2022-12-13 发布于吉林

雪后的晴空如此安静,仿佛从没有过哭泣——雪是不是它的眼泪结成?人的 内心也是如此安静,静得能听见自己为这流年的悄然感叹。

三年前,新冠疫情袭来,亲历灾难,必将在我们人生里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记。我相信,那些辛苦付出,那些艰难守护,那些省察顿悟,一定会被记得。

九年前,面对至亲离去,当我想到与这世界的永决,才更深刻地触摸到这世间的爱。父母的爱,爱人的爱,亲人的爱,友人的爱,所有相遇的人的爱。白色的烟从对面的大烟囱里飘出,慢慢散去,继而沓无踪迹,如这流年里的每一分每一秒。可是,我们得到的爱,它们还在。

旷野上,白雪覆盖下的以及裸陈于外的泥土也进入了漫长的酣眠。一任寂寂长风吹过,它在沉睡中等待种子投怀送抱。种子再等待阳光和雨,等待叶子、花朵和果实。而我要等待什么呢?

每一次从那黑暗的边缘挣扎而回,都是一次重生。重生教会人感恩,教会人珍惜,教会人放弃,却没教会人如何抵挡流年的无情雕琢。低头翻捡这一年的小小收获,一一辨认它们的来处。是这流年予我的额外馈赠——没有天份,也不够勤奋。

让我在思念里,开出小小的花朵。让我在绝望里,生出小小的希望。让我在平庸里,感到小小的乐趣。让我更在磨折里,得到小小的安慰。冬天的哑寒,从脚下升起,从后背袭来,从窗缝侵入,可是此刻我却怀抱完整的春天。

剩下的时光,它们还是我的,不管长还是短——总有一天,我们陷入那无边的黑暗再不能够回来。听见呼唤却再来不及应答。流年终将淹没我们。覆盖我们,埋葬我们。

人类制造一个又一个节日,让狂欢装饰寒冷的冬天,装饰即将飞逝而去的这一个年终岁尾。否则,这冬天太沉寂了。否则,这时光飞得太快了。

我坚持把节日这一天来自他人的所有的微笑、所有的问候、所有的祝福、所有的注视以及这一天的所有相遇,都看作是神送来的礼物。他驾着银色马车,从万里长空奔驰而过,轻轻松松布置下所有这一切。在最后的杯子里,我们满满斟入流年的沉酿。品出苦涩,品出甘甜,品出清冽,品出混浊。醒与醉,但随人意。

然后迎接新年崭新的阳光,在心里重新蓄满希望。

离去的人永远沉默,活着的人走在路上。有人风雪中奔跑,有人微风里散步。有人驻足于山巅,有人端坐于水边。有人面对悬崖峭壁,有人深陷黑暗谷底。我们能等待来的,也许是越来越少的叶子和花朵,那最后的果实,甚至还来不及达成表面的一点饱满。对未来的想象是虚幻的,却是我们路上解渴的梅林。

为什么这几年火了一个一千多年前的苏东坡?因为在焦虑和压力之下,他身处逆境却达观自在,给了我们抚慰与启迪,我们需要他治愈。我们没有条件归隐园田,有常常不愿意面对压力与束缚,这时候苏东坡“来”了。

李泽厚在《美的历程》中说:“苏东坡一生并未退隐,也从未真正归田,但他通过诗文表达出来的那种人生空漠之感觉,却比前人任何口头上或事实上的'退隐’'归田’'遁世’要更深刻,更沉重。因为苏东坡诗文中所表达出来的这种'退隐’心绪,已不只是对于政治的退避。而是一种对社会的退避;它不是对政治杀戮的恐惧哀伤,亦不是'一为黄雀哀,涕下谁能禁’(阮籍)、'荣华诚足贵,亦复可怜伤’(陶潜)那种具体的政治哀伤(尽管苏也有这种哀伤),而是对整个人生世上的纷纷扰扰究竟有何目的和意义这个根本问题的怀疑、厌倦与企求解脱和舍弃。”

以泪水浇灌,以思索提供养分,以思念伸展地下的根须,也许永远不知晓等待的谜底是否会亭亭如盖繁茂多姿。只知道我们必将经历相同的季节,去往同一个终点。别泄气,流年终会将我们送达。我只是有个疑问:外在社会赋予我们不同的身份定位,难道只是为了让我们在繁华落尽的终点平等地相会?

♞ 图二:我新入手的慢书房书画小品《陋室铭》。搜索慢书房小程序可以购买。还有《紫色的月光》等特别唯美的文创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