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想要赋予孩子的8种力量之一:头脑力

 炜轩说 2022-12-13 发布于广西

让孩子在幼儿期多看、多听、多接触、多与人见面,增加脑突触。对于幼儿期的孩子,有一点很重要:尽可能让他们多多体验,刺激五感神经。因为这一时期,正是快速增加连接脑神经细胞的突触数量的时候。人类的脑细胞数量基本上都一样。不同的是,连接脑细胞的突触却因人而异,突触数量越多,大脑运转速度越快。因此,想要拓展孩子的潜力,就要尽量增加连接细胞的回路。小孩的大脑,如同一张雪白的画纸。任何事对他们来说都是新鲜的初次经历。一样一样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身体接触,大脑得到刺激,产生出新的回路。为此,在这个阶段,我们应尽可能每天都让孩子尝试不一样的事情,给予不同的刺激。经常听到许多家长说起,要固定每天的作息时间,使孩子的生活规律一些比较好。但是,如果总在重复相同的活动,恐怕反而会导致大脑发育迟缓。比如说去公园,昨天去的是家附近的公园,那今天就坐公交车,跑去远点儿的公园;吃东西也是,应当尽量多吃不同种类的食物,尝尝各种各样的味道。并且让孩子多见不一样的人,多听别人说话,也会促进大脑发育。接触到各种物品或动物时的触感、温度和气味等,对大脑的成长来说,也是非常好的体验。通过五感不断向大脑传送信息,这是很重要的。

在教育专家的研究中,有一个共识:到三岁之前多体验,六岁之前能顺利参与群体活动,八岁之前提高IQ为青春期做好准备。这是因为八岁前是产生脑突触最多的时期,而八岁以后用不上的突触会消失。从那时起,一个人擅长不擅长的,喜欢或讨厌的,就会确定下来。因此在孩子八岁之前,有必要尽量让孩子们多看、多听、多接触,多与人见面,使脑突触不断复杂化。这样一来,等到八岁之后,慢慢开始要做取舍的时候,选择范围就会广很多,孩子的潜力也就更广了。我们要相信每个孩子都是有差别的,有时候很难按照社会标准来进行。即便如此,我还是很重视自己孩子们的脑发育阶段,注意尽可能给予更多的刺激,孩子的潜力也就更广了。当然,我同样认为,给孩子更多的机会接触外界,不一定要去世界各地旅游,这和经济条件有关。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开始,我和他们的母亲,一有时间就和他们到外面散步、骑单车、到动物园去看小动物,到郊外帮忙种田、钓鱼、收集昆虫;春天看花、夏天看海,秋天看红叶,等等,偶尔远行,更多的是把时间浪费在周边美景之中,体验春夏秋冬的桂林风光。为了培养出好奇心、做事积极、不胆怯的孩子,幼儿时期的丰富经历不可缺少。就算是为了不埋没孩子的潜力,也要让他们多看、多听、多接触、多与人相处,多见见世面。

当孩子长大一点后,尤其是过了10岁后,作为家长,我们应该帮助孩子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然后一直去努力。这个阶段,我们要做的就是,帮助孩子们推开一扇一扇的门,学业之门、生活之门和成功之门。这一扇扇门是大脑潜力开发的最好见证,但绝不是当前流行教育文化所倡导的那样。没完的补习、繁重的应试教育,这可能提高了大脑的智力水平,让孩子们的智商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却让孩子们的大脑错失了最佳的均衡发展机会。学业之门,孩子们从小学一年级就全面打开,将伴随着他们走完大学,这个无需多谈,社会、学校、家庭会自觉不自觉地将孩子们拉上这趟战车。而大脑开发还需要音乐、体育和品德之门的交叉补充。或者,许多家长都会说,我们从小就在给孩子们报各种关于艺术和体育类的补习班,这扇门早就为他们打开了。但我们却忘了,艺术和体育本不该带有功利性,人的一生除了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这一点必须让我们的孩子从小就能知道。推开艺术这扇门,让右脑在轻松的、不带功利的情况下自由发挥,让幼年中那些“突触”的见识,在大脑中得以升华。推开体育这扇门,不仅让孩子们懂得什么是赢,更重要的是让孩子们了解到什么是“体面的输”,更有可能是持续刺激大脑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总之,当孩子们成长到10岁以后,身为家长的我们,要帮助孩子们推开那一扇扇非功利的“大门”,给孩子们一个全脑发育的有利空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