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通鉴】10 太上皇司马衷重新当回了皇帝

 衣赐履读通鉴 2022-12-13 发布于北京

【当《通鉴》遇见纪检干部】

读通鉴文字版目录

读通鉴音频版目录


衣赐履按:上一回,我们讲到,司马伦把侄孙司马衷晋升为太上皇,自己做皇帝了。讲真,这个皇帝来得也太轻松了,照这个路数,你别说曹操、司马懿,就是董卓那个土匪,真想做皇帝,别人也拦不住啊!但这些人都没做,为什么?

我猜,他们大约认为,位子好抢,但想坐得稳,就难了。

晋武帝司马炎接受曹魏的禅让,非常顺利,半个反对的人都没有,凭什么?凭得是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两代三人数十年的苦心经营,内有宫廷政变,外有淮南三叛,司马懿三父子诛杀的反对力量,数以十万计啊!而司马伦只是一时控制了惠帝司马衷,就登基了,人心不服啊,特别是——你们老司马家几十个王爷呢,他们不服啊!

于是,我们可以坐等叛乱。



公元301年,正月,司马伦称帝,立长子司马荂(读如肤)为皇太子,另外几个儿子,司马馥为京兆王,司马虔为广平王,司马诩为霸城王,都兼任侍中,并有兵权。

任命梁王司马肜为宰衡,何劭为太宰,谋主孙秀为侍中,中书监,骠骑将军,仪同三司。义阳王司马威(司马懿老弟司马孚的曾孙)为中书令,亲信张林为卫将军,其余党羽都任用为列卿,或者各种名目的将军。任意越级提拔的人,不可胜数,就连有的奴仆士卒,也都封官加爵,每次朝会,冠饰貂蝉者坐得满满当当的,当时的人作谚语说:

貂不足,狗尾续

衣赐履说:司马伦为我们贡献了一个成语:狗尾续貂。古代皇帝对特准进宫的亲信官员,在冠帽上绣一蝉形图案,并在帽侧悬挂一条貂尾。司马伦封的官儿太多,貂尾不够用,就用狗尾代替。

我仿佛听到被割了尾巴的狗狗们的诅咒:司马伦,我下辈子做狗也不放过你!

本年,全国所荐举的贤良方正、直言、秀才、孝廉、良将等,都没经过考试就直接录用;各郡、各封国的计吏,到京城汇报工作的官员,以及十六岁以上的太学生等人,都给他们在朝廷落实了编制(皆署吏);全国大赦这天,所有在职的郡守县令,全部封侯;郡属主簿级别官吏,全都荐举为孝廉;县属主簿级官吏,全都荐举为廉史。各级政府的府库物资,不够用来赏赐的;封侯的人太多,印鉴来不及刻制,干脆就不刻了,一人发一光板儿章子。

衣赐履说:司马伦为了稳固自己的地位,封赏到了丧心病狂的程度。

当初,平南将军孙旂(皇后羊献容的外公,时驻襄阳,湖北省襄阳市。旂同旗)的儿子孙弼,弟弟的儿子孙髦、孙辅、孙琰等人都依附孙秀,与孙秀合为一族,全都升到显要高位。司马伦称帝后,这四人都升任将军,封为郡侯。孙旂本人被封为车骑将军,开府。孙旂感到,孙弼他们官儿升得太快,以后恐怕死得也会很快,就专门派小儿子孙回,去责备他们,孙弼等人哪里听得进去,孙旂没有办法,天天跟家里痛哭。

正月十七日,司马伦杀害濮阳王司马臧。

衣赐履说:司马臧是司马衷的孙子,愍怀太子司马遹的儿子,司马伦诛杀贾南风后,立司马臧为皇太孙;称帝后,将其贬为濮阳王,跟爷爷司马衷一块儿被关到金墉城。这还没几天儿,就被司马伦给杀了。愍怀太子一共三个儿子,老大司马虨(读如彬)病亡,老二司马臧被杀害,就剩下老三司马尚。

注意,司马尚是司马衷这一枝儿的独苗了。

司马伦能做皇帝,孙秀当仁不让为第一功臣,司马伦对他非常敬重。孙秀住在司马昭当年做魏朝相国时的府第,大事小情,司马伦都要咨询孙秀。司马伦所下的诏令,孙秀说改就改,有时候干脆自己直接下诏令。朝令夕改是家常便饭,官员更换如走马之灯。

卫将军张林本来就跟孙秀不和,这回,竟然没能开府,非常恼火。张林可能觉得自己跟太子司马荂关系不错,就给太子写了一封密信,说:

孙秀专权,大家都不服啊!得到封赏的,多为小人,扰乱朝廷,应当把他们全部诛杀。

司马荂于是拿着信去找老爹司马伦,司马伦一转脸儿就把信给孙秀看了。孙秀说,老大,张林这不是对我不服,而是对您不服啊!不除掉他,恐怕会有后患。于是,司马伦下令,拘捕张林,夷三族。

此时,齐王司马冏、成都王司马颖和河间王司马颙(读如用,阳平),各自拥兵镇守一方。孙秀对这仨王爷很不放心,总觉得他们会搞事情,就任命自己的亲信,或者司马伦的故吏,担任仨王爷的参谋人员和他们辖区内的郡太守,又加封司马冏为镇东大将军,司马颖为征北大将军,都开府仪同三司,以安抚他们。

衣赐履说:司马冏是司马炎弟弟司马攸的儿子,镇守许昌(河南省许昌市东);司马颖是司马衷的弟弟,镇守邺城(河北省临漳县西南邺镇);司马颙是司马懿弟弟司马孚的孙子,镇守长安(陕西省西安市)。

果然不出孙秀所料,齐王司马冏就是想搞事情,正与人商议要征讨司马伦。司马冏和离狐(河南省濮阳市东南)人王盛、颍川(河南省许昌市东)人王处穆暗中联络,准备起兵攻打司马伦。司马伦派心腹张乌前往探查司马冏的动向,张乌返回报告说,齐王司马冏并无异志。司马冏的军司管袭,也是司马伦委任的,司马冏担心密谋泄露,就与管袭一道,把刚刚斩过鸡头、烧过黄纸的盟友王处穆给杀了,将首级送到京城,打消司马伦的疑心。

大计确定之后,司马冏一刀干掉管袭,与豫州刺史何勖、龙骧将军董艾等人正式起兵,派遣使者通告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常山王司马乂(司马衷之弟),以及南中郎将、新野公司马歆(司马懿之孙),又向四征将军、四镇将军,以及各州、郡、县、国等地行政部门发布讨逆檄文,说:

叛逆之臣孙秀,迷惑赵王司马伦,我们应该共同讨伐。有不听从命令的,诛灭三族。

衣赐履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啊!司马衷坐那个位子,地方想搞串联,就是找死。但司马伦坐那个位子,一纸檄文,天下皆反。

使者到达邺城,成都王司马颖与邺城县令卢志商议,卢志说:

赵王篡权叛逆,人神共愤,殿下您召集英雄俊杰以顺从民意,以大义征讨他,百姓必定不召而自至,没有不成功的道理。

司马颖同意,就以卢志为咨议参军,兖州刺史王彦、冀州刺史李毅,督护赵骧、石超等人为前锋。各地纷纷响应,部队到达朝歌(河南省淇县)时,已达二十多万。

常山王司马乂在他的封国(常山国,河北省正定县),与太原(山西省太原市)内史刘暾(读如吞),各率人马作为司马颖的后援。

新野公司马歆接到檄文,不知如何是好,亲信王绥说,赵王与你更为亲近,而且兵强马壮,齐王疏远,力量单薄,您当然应该跟随赵王。

参军孙询高声对众人说,赵王凶暴叛逆,天下共诛之,还讲什么亲疏强弱!

于是,司马歆追随司马冏。

前安西参军夏侯奭(读如是)在始平(陕西省兴平市),聚集几千人响应司马冏,派使者邀请河间王司马颙。司马颙听从了长史李含的建议,派振武将军、河间(河北省献县)人张方讨伐夏侯奭,生擒夏侯奭及其党羽十多人,在长安腰斩。

司马冏的檄文到达后,司马颙把使者押送给司马伦,并派张方率军支援司马伦。

张方行军至华阴(陕西省华阴市),司马颙听说司马冏、司马颖兵势强大,已经有数十万人马,吓出一身冷汗,赶忙派人召回张方,向外宣称:

我和齐王、成都王是一伙儿的!

衣赐履说:什么叫“识实务者为俊杰”?司马颙就是,呵呵。

檄文传到扬州,扬州人都打算响应。扬州刺史郗隆,因哥哥的儿子郗鉴,以及自己的几个儿子都在洛阳,就不想掺和这事儿,但又怕以后被司马冏清算,犹豫不决,就召集手下干部商议。

主簿、淮南(安徽省寿县)人赵诱和前秀才虞潭认为:

赵王篡权叛逆,海内愤怒。现在四处都兴义兵,赵王必败无疑。我们为明使君考虑,不如亲率精兵,直赴许昌,这是上策;派遣猛将率兵参加同盟,是中策;派一支小部队意思一下,看形势而动,是下策

郗隆又与别驾顾彦密谋,顾彦说,赵诱他们的下策才是上策。

治中留宝、主簿张褒、西曹留承听说后,请求进见,说,您现在究竟打算怎么办?

郗隆说,我受二帝之恩(所谓二帝,指的应该是司马衷和司马伦),哪边儿我也不想偏向,只想保全扬州而已。

留承说:

天下是文皇帝(司马昭)打下的天下,太上皇(司马衷)继承帝位已很长时间了,赵王取代他,四海不平,齐王顺应时势举事,成败是明摆着的事儿。使君如果顾念二帝,自己可以不去,但应该火速派出精兵猛将。现在狐疑拖延,扬州也保不住啊!

郗隆还是无法决定,把檄文压在手中,六天没有向下传达。当时,宁远将军、陈留人王邃,镇守石头城(建业城西北),积极响应司马冏,吵着闹着要去讨伐司马伦,于是乎,郗隆手下的官兵就成群结队去归附王邃。郗隆一见,这还了得,赶紧派人到牛渚(安徽省马鞍山市西南采石矶)制止,根本挡不住。将士们对郗隆十分恼火,就以王邃为主帅,攻打郗隆,斩郗隆父子和顾彦,将首级送给司马冏。

衣赐履说:大部分接到司马冏檄文的人,都会积极响应,为什么郗隆犹豫不决呢?《资治通鉴》给出的理由,是郗隆有子侄在京城,怕一旦起兵,连累了他们。当然,这是一个理由,但更重要的还不是这个。《晋书·郗隆传》载,郗隆名声很好,有那种忠心耿耿、不顾自身的气节……郗隆年青的时候,就被赵王司马伦所欣赏,司马伦辅政之后,征召郗隆为散骑常侍,司马伦篡位之后,任命郗隆为扬州刺史,不久又加宁东将军,还没来得及任职,齐王司马冏的檄文就到了。看,郗隆的官位,是司马伦给的,对恩主,他下不了决心去讨伐嘛。为什么王邃一招呼,郗隆手下官兵就都跟了王邃?因为郗隆任职时日太短,在扬州还没扎下根来,再说,他是司马伦的人,杀了他就是功劳,不必担心以后被清算。

除了郗隆,还有一个人不接司马冏的檄文,就是安南将军、监沔北诸军事的孟观(时驻宛县,河南省南阳市),他夜观星象,发现紫宫帝座没有发生变化,于是认为司马伦一定不会失败,就为司马伦顽强防守。

司马伦、孙秀听说司马冏等三个王爷举兵反叛,非常恐惧,就伪造了一道司马冏给朝廷的奏书,说:

有强盗突然包围了我,我懦弱无能无法自保,请朝廷速派禁军救援,使我能够回到朝廷领罪。

司马伦、孙秀把这份假奏书在朝廷内外宣扬,又派上军将军孙辅、折冲将军李严率七千人马出延寿关(河南省偃师县东南),征虏将军张泓、左军将军蔡璜、前军将军闾和率九千人马出崿阪关(河南省登封县东南),镇军将军司马雅、扬威将军莫原率八千人马出成皋关(河南省荥阳县西北汜水镇),抵御齐王司马冏。

派孙秀的儿子孙会,督率将军士猗、许超,领三万宿卫兵抵御成都王司马颖。

司马伦宣召东平王司马楙(司马孚之孙。楙读如茂)为使持节、卫将军,监督各路兵马。又派两位皇子,京兆王司马馥和广平王司马虔,率八千人作为后援。

虽然派了军队,司马伦和孙秀还是没底,决定请鬼神来帮忙。于是,派一个叫杨珍的,跳上电单车,昼夜兼程,前往北芒山司马懿庙,进行祈祷(上回我们讲过,司马懿被尊为天师道的鬼官,司马伦在北芒山为他立了庙)。杨珍回来后向司马伦汇报说,宣帝回复陛下,到某日就能破贼

司马伦又任命道士胡沃为太平将军,以招福祐。孙秀自己跟家里,日夜祈祷,作厌胜之文,让巫师选择作战日期。又派亲信穿上羽毛做的衣服前往嵩山,乔装打扮,自称仙人王乔,作神仙书,宣称司马伦的皇位稳固,定会长久,想以此迷惑众人。

【我厌,我厌,我厌厌厌】

衣赐履说:厌,在此处读压,厌胜,是古代的一种巫术,说是能以诅咒制服他人。

王乔是古代神话人物,道教崇奉的神仙。又称为王子乔,是周灵王的太子、王氏始祖,本名姬晋,自幼聪明而有胆识。灵王二十二年,王乔游于伊水、洛水,遇到道士浮丘公,便跟随上嵩山修道成仙。

征虏将军张泓,推进到阳翟(河南省禹州市),与齐王司马冏交战,连战连胜。司马冏部后退,驻扎在颖阴(河南省许昌市)。

四月,张泓乘胜进逼,司马冏迎击。司马伦的其他部队都袖手不动。

上军将军孙辅和徐建的部队,发生夜惊,二人直接逃回洛阳,向司马伦请罪说:

齐王兵势强大,根本挡不住,张泓等人已全军覆没了!

司马伦当场吓尿了,封锁消息,急忙召儿子司马虔和许超率军回京。这时,张泓打败司马冏的战报到了,司马伦大喜,再让司马虔率军赶回前线。

张泓率各路人马,渡过颖水,攻打司马冏大营。司马冏反击张泓的侧翼,击退孙髦、司马谭等人的部队,张泓只好跟着后退。

孙秀诈称,我军已经攻破叛军大营,活捉了司马冏。下令百官向皇帝司马伦祝贺。

成都王司马颖的前锋部队到达黄桥(河南省淇县西南),被孙会、士猗、许超打败,死伤万余人,全军震恐。司马颖打算撤往朝歌,咨议参军卢志、兖州刺史王彦劝阻说:

现在我军失利,敌人刚刚得志,对我们产生轻敌之心。我们如果此时退缩,士气必然低落,后面的仗就没法儿打了。再说,打仗嘛,胜败乃兵家常事,我们不如挑选精锐,星夜进军,出敌不意,这才是奇谋妙计。

司马颖同意,派赵骧率八万人,与王彦继续进军。

司马伦奖赏黄桥之战的有功之人,士猗、许超与孙会都被授予“持节”的权力。于是乎,这哥儿仨互相不服,都想命令别人而不想被别人命令,军令于是紊乱,而且首战就击败成都王司马颖,根本没把司马颖放在眼里。

司马伦派孙会、太子詹事刘琨等,率军三万,与士猗、许超合兵对抗赵骧,在溴水展开激战,孙会等惨败,丢下部队,向南逃窜。司马颖乘胜渡过黄河,直指洛阳。

衣赐履说:一说双方战于激水,孙会方大败,退保黄河,刘琨烧掉了过河之桥。不管哪种说法,不影响大局。

自从司马冏等人起兵,很多朝廷官员和禁军将士,都想诛杀司马伦和孙秀,以谢天下。孙秀知道众怒难犯,不敢离开中书省。等听到大军溃败的消息,忧郁烦懑,不知所措。义阳王司马威劝孙秀去跟尚书省的官员商议对策,孙秀接受。他们打算把京城四品官员以下的子弟,凡年满十五岁的,全部到司隶报到,跟着司马伦御驾亲征。当时,内外诸军都有劫杀孙秀的想法儿,司马威心中恐惧,找个由头儿,一道烟跑回家猫起来了。

孙会、许超、士猗等逃回,与孙秀商议,有的主张集结残兵败将去和叛军决一死战;有的说干脆一把火烧了皇宫,诛杀不听命之人,挟持皇帝司马伦去投奔孙旂、孟观;有的还提出,乘大船东下,到大海里去避难……吵来吵去没个结果。

四月七日,左卫将军王舆和尚书、广陵公司马漼(司马懿之孙,司马伷之子。漼读如崔,阴平或上声)突然反水,率七百多士兵从南掖门(南侧门)进入皇宫,三部司马(三部司马是前驱、由基、强弩三个司马的合称,分别掌管戟盾、弓矢和硬弩部队)都为内应。王舆亲自攻击孙秀,孙秀关上中书省的南门。王舆让兵士登上墙头儿,焚烧房屋,孙秀和许超、士猗仓皇奔逃。哪里还跑得掉啊,一个个斩瓜切菜一般,全被诛杀。

紧跟着,又杀了孙奇、孙弼及前将军谢惔(读如谈或淡)、黄门令骆休、司马督王潜等人。王舆驻守云龙门(皇宫南门),召集八座(“八座”指尚书省的八位官员,包括尚书令,左右仆射,吏部、左民、客曹、五兵、度支五尚书)入殿,让司马伦下诏书说:

我被孙秀等人所误,激怒了三位亲王。现在已诛杀孙秀,迎接太上皇恢复皇位,我则归田养老。

随即,这道诏书传播出去,又派人用驺虞幡命令各路将士停止战斗。

宦官们将司马伦从华林东门带出,与太子司马荂等都送往汶阳里宅第。广平王司马虔从河北回来,到达九曲(河南省巩县西南),听说变故已生,就离弃军队,带几十人回汶阳里府第。

之后,甲士数千人到金墉城把太上皇司马衷接回皇宫,百姓们都高呼万岁,大臣们都跪拜叩头请罪。

司马衷从端门(皇宫正南门)进入,登上大殿,重新做回了皇帝,派人将司马伦和司马荂等押送金墉城。

【司马衷:朕又回来了!】

四月九日,赦天下,改年号为永宁。

司马衷下诏,特准臣民大吃大喝五天,又分别派遣使者去慰劳司马冏、司马颖和司马颙三位亲王。

梁王司马肜上奏说,赵王司马伦父子凶暴叛逆,应当处死。百官无不附议。

衣赐履说:梁王司马肜真是人才啊,司马伦的官,他当得最大,又是宰衡,又是丞相,司马伦一倒,他立即跳出来要置司马伦于死地。讲真,没点儿道行,还真不行,呵呵。

四月十三日,司马衷派尚书袁敞持符节赐司马伦死,送上金屑苦酒。司马伦羞惭难当,拿一块布盖在自己脸上,说:

孙秀误我!孙秀误我!

衣赐履说:司马伦是“八王”中第三个离世的。

随后,拘捕司马伦的儿子司马荂、司马馥、司马虔、司马诩,全部在大狱里打死。文武百官中凡为司马伦任用过的,全部罢免。

十三日当天,成都王司马颖入洛阳城。

四月十五日,河间王司马颙入洛阳城。

司马颖派赵骧、石超率军开赴阳翟(河南省禹州市),协助齐王司马冏讨伐张泓等,张泓等全部投降。

自从起兵,混战六十余日,战死者十万余人。

五月,诛杀义阳王司马威。

衣赐履说:这个司马威死得有点搞笑。司马衷一向宽厚,是真的宽厚,咱没见他修理过谁。上回我们讲过,司马伦要当皇帝,得有皇帝的御玺和绶带啊,就派司马威去向司马衷讨要。估计司马衷不肯交出,可能还跟司马威发生了一定程度的肢体冲突。此番,司马衷重新做回了皇帝,见到司马威,指着他说,就是这家伙逼我退位,抢夺我的御玺,把我的手指都弄伤了。诛杀司马威,恐怕是司马衷自当皇帝以来,唯一一次按自己意愿下达的命令吧。

凡参与司马伦谋逆之事的,全部被诛杀,这里我们就不列了。镇守外地的车骑将军孙旂(羊皇后的外公)、安南将军孟观,都被夷灭三族,首级送到洛阳。

六月二日,齐王司马冏率大军进入洛阳,在通章署前进行检阅,部众数十万,威震京师。

六月十五日,赦天下。

衣赐履说:在司马伦篡位之前,西晋王朝的斗争,主要集中于庙堂之上,朝廷斗得再凶狠,对老百姓基本上是没什么影响的。但是,司马伦一篡位,司马冏振臂一呼,天下响应,从此,在西晋大地上,兵乱就再也没有停止过,各种各样的汉族和少数民族的那些胸怀大志的扛把子们,趁着司马家的王爷们互殴互砍的档口,也纷纷抡着大砍刀粉墨登场,从此,西晋王朝疾速跌落,老百姓陷入悲惨的境地。

音频版《衣赐履读通鉴》已在喜马拉雅平台上线,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扫描订阅收听!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