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1岁,为生活我把妻子带出国一起打工

 千面凡君 2022-12-13 发布于广东
这是我们讲述的第1274位真人故事
我叫小林,1991年出生于福建,但我与福建的缘分似乎很浅,从小就跟随爸妈在江西、湖南等地长大,几乎没有在福建生活过。长大后回到福建结婚生子,但很快又出国打工。
因为疫情我被迫回国,无奈没学历没技能,养家糊口都成问题。
最终,我又走上出国谋生的道路,而这次我把老婆也带在身边。我始终坚信,夫妻齐心其利断金。
(我在摩洛哥带团时的自拍)
01
我家是开砖厂的,每隔几年砖厂就会搬一个地方。但爸妈没有选择让我当留守儿童,一直把我带在身边。
只可惜,爸妈的辛苦并没有给我们换来丰厚的家底,家境一直平平。尤其是近几年随着房地产暗淡,生意一落千丈。
砖厂的搬迁导致我不停地转学。比如,我小学是在江西,初中和高中是在湖南读的。这导致我在学生时代并没有交到关系很好的朋友,也养成了内向的性格。
高二辍学后,爸妈也不放心我一个人外出打工,介绍了一个负责工地的朋友,让我到他的工地上去上班。
那个工地远在贵州,十七八岁的我,背起简单的行囊,远赴贵州山区的工地开始了人生的第一份工作。
(我们的工程主要是修路,当时不爱拍照,类似这样的环境)
我年纪小,也没有手艺,只能在工地当小工,一个月拿1000多的工资。
但相比于在学校,我己终于不被束缚了。而且,能够赚钱,让我觉得自己独立了,不再是个小孩子了。
工地是有工期的,我在贵州干了两年。当第二个工程结束的时候,我就听从爸爸安排去了新疆。
爸爸在新疆和朋友开了一个砖厂,他要管理湖南的砖厂,没办法过去。这其实也是他的规划:如果我能适应的话,以后可以接他的班。
在新疆,我一待就是3年。在这3年里,我也学到了很多在砖厂的经营和管理方面的东西。
但也让我确认了,自己不喜欢和泥巴打交道。并且砖厂的工人流动性大,管理起来很困难,也让内向的我很是苦恼。
虽然砖厂经营得好,一年能有几十万的收入,比我打工收入高很多很多,但是我还是想去寻找真正喜欢做的事情。如果继续留在砖厂,让我觉得就像在学校一样被束缚住了。
(砖厂一角)
02
和爸爸说明情况后,我就离开了新疆的砖厂,回到了福建老家。我在老家找了一份药店店员的工作。工资不高,只有一两千块钱。
从高中辍学到现在,虽然我辗转贵州、新疆等地,但都是爸妈安排到哪我就去哪。
这几年虽然谈不上浑浑噩噩混日子,但也没有明确的人生规划,打了几年工,手上也没攒下多少钱。
一转眼我就到了二十四五岁适婚的年纪,家里的亲戚开始给我安排相亲。
我就这样认识了我的老婆,我们算是一见钟情。她的性格非常好,我们2015年结婚,2016年我的大儿子出生了。
我单身的时候,一人吃饱,全家不饿。当我有了老婆孩子的时候,我那一两千块钱的收入明显不够用了。
还记得刚和老婆结婚的时候,我们去逛夜市,看到小龙虾店,我们都很想吃。一问价格,要100多一份,对于我当时一两千的工资来说,确实不便宜。
老婆想吃,我还是会买的。可是她坚持不要了,最后吃了相对比较便宜的田螺。
(我老婆和两个小孩)
这件小事让我认定,老婆是可以携手过一辈子的人。
我在心里暗暗发誓,我一定要让她以后不再为了吃小龙虾犹豫不决。我一定要尽我所能,为她,为我们这个小家保驾护航。
我的小姨在摩洛哥做鞋子批发生意很多年了,她正好需要一个店员帮忙看店,月薪1万。她了解我的情况,就来问我愿不愿意去摩洛哥。
我和老婆商量了一下,为了家庭的未来,决定去摩洛哥。
我之前虽然也跑过全国各地很多地方,但从来没出过国。异国他乡完全不同的文化环境、饮食习惯、风土人情,再加上语言不通,没有一点点恐惧担忧是假的。
好在到了那边会有一些亲戚互相照顾,让我的心里有了一丝丝心安。
等我老婆出了月子,我就收拾行李前往摩洛哥了。孩子小,她只能在老家全职带孩子。
(带两个孩子到卡萨布兰卡海边游玩)
03
我在摩洛哥是包吃住的,每周日市场宵禁,可以休息一天。
但我基本上没啥花销,每个月我都可以给老婆寄一万回去。毕竟我离乡背井出来,就是为了家庭,为了老婆孩子,能省则省。
刚到摩洛哥的时候,我语言不通。摩洛哥以法语和阿拉伯语为主,我完全没有基础,只能从零开始学。
小姨他们比较照顾我,一有时间就会教我,花了半年时间,我达到了可以和顾客自由交流的水平。
在适应了在摩洛哥的生活后,我有时间就做点兼职。
摩洛哥位于北非的西北角,北临地中海和大西洋,水产特别丰富,特别是海参,受到国内游客的喜欢。
在工作之余,我就通过网络销售海参。我会给客户送货,在送货的过程当中,我接触到了很多在摩洛哥当导游的华人。如果有时间,我会和导游聊聊天,了解一下这个行业。
(这是我第一次带团)
通过了解,我发现在摩洛哥导游行业门槛并不高,只要你在当地生活,对当地足够了解,就可以当导游。并且,导游的收入是我看店的三倍,每个月能有3万多人民币的收入。
和导游们相熟以后,当他们来不及带团的时候,会来问我有没有空,帮忙带一下。如果在周日有需要,我就会帮忙去带团。
慢慢的,导游的工作我也开始上手了。
2018年,来到摩洛哥一年多以后,我向小姨表达了想要辞职去做导游的想法。小姨看到我有更好的出路,很支持我。
由于地理环境的影响,摩洛哥受非洲文化的影响很少。
和西班牙只有一水之隔,曾经被法国和西班牙殖民过,文化和建筑都比较欧式,人口也以白人居多,被称为一个“假”的非洲国家。
摩洛哥的面积和我国黑龙江省差不多大,人口比黑龙江省略多。来一次摩洛哥,可以一次性体验到大西洋的海滨风情、地中海的浪漫和撒哈拉沙漠的神秘。
(这是我第一次接私人订制的家庭团)
04
摩洛哥在中国是一个小众旅游目的地,直达飞机很少,但对中国免签。可能也是运气好,就在我刚开始做导游那段时间,摩洛哥旅游在国内渐渐火起来了。
之前的摩洛哥的地接导游,主要是和旅行社对接,接那种一二十人的大团。我作为一个新人,这方面的资源肯定和老人不能比,我就开始想别的路子。
作为一个年轻人,我喜欢上网,也善于利用网络。我在各大旅游平台和社交平台发布摩洛哥游记,并附上我的联系方式。
当国内有人想要来摩洛哥旅游,看到游记后,就能联系到我。
就这样,我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一条路,在网上接私人订制的小团,不和别的导游竞争旅行社资源。
摩洛哥的旅游业是当地的支柱产业,每年要接待1000万游客。
虽然中国游客相较于别的热门旅游地没那么多,但足够我接待,有时还会接不过来。
整个2018和2019年,我的接团都非常稳定,甚至我都开始发展我的团队成员了。
(我拥有了自己的旅行车队)
2018年在旅游淡季的时候,我回国了一趟,这一次我特地带家人去好好吃了一次小龙虾。看着一家人其乐融融地在一起,我眼角莫名一酸,感觉再苦再累也值得了。
老婆在那时候怀上了二胎。小女儿的整个孕期和生产,我都没能陪在老婆身边,我感觉自己亏欠老婆很多。
当有能力之后,我第一时间把她们接了过来。
虽然我们的相处时间变多了,但由于我要带团,经常一走就是一两周。更多的时间我们还是异地的状态,她独自在家照顾两个孩子。
那个时候大儿子三岁,小女儿一岁,还不太会走路。
2020年3月20号,新冠疫情蔓延到摩洛哥,国王宣布封城三个月。
宣布封城的当天我还在带团,在高速公路关闭前的一小时回到了卡萨布兰卡。好险,如果我回不去,我就要在外面流浪三个月,想想都后怕。
刚封城的时候,我并没有感到焦虑,毕竟这两年攒下来的积蓄够我们维持一段时间。
和其他人不一样的是,我还很庆幸,终于有机会可以和老婆朝夕相处了。结婚四年,我们在一起的时间太少了,现在我终于有时间好好陪他们了。
(我在摩洛哥租的公寓)
摩洛哥的封城不像国内,会定期发放物资。我们每周出去一趟采购物资,其他时间就呆在家里,享受合家欢乐。
05
三个月后,当我以为可以恢复正常生活的时候,等来的不是解封,而是继续封城三个月。
这个时候我开始慌了,意识到工作不会这么快恢复。随之而来的是,对失业多久未知的恐慌。
为了节约开支,我们把两室一厅的其中一个房间租给了另一个在摩洛哥的华人。
在收入方面,会有一些需要在当地帮忙跑腿的小活,我时刻刷新网站信息,如果有一些零碎的小活,马上就接下来。好歹能赚点零花钱。
因为疫情,国际航班大面积取消。
摩洛哥和中国本来就没有直达的航班,在这个时候想回国,更是难上加难,很多人滞留在摩洛哥,想回国回不去。
2020年7月,中国政府听到了我们的呼声,包了两架飞机,帮助华人回国。
当我们得到这个消息,我和老婆两个人也开始商量要不要趁这个机会回去。当我们决定回国,去订座位的时候,两架飞机的所有座位都已经订完了。
错过了包机,在摩洛哥的情况也没有一点点好转,我和老婆无奈关注起了贵价机票。经过种种困难,终于在10月份订到了南航的机票,需要去巴黎转机。
我们两大两小四张机票,总花了五万多人民币。
(出发前一天,老婆在给孩子改防护服)
在巴黎转机需要在机场过一夜,我们为了让小孩舒服点,特地买了个帐篷在机场过夜。没有买到小孩的防护服,老婆心灵手巧地用成人防护服改了两套儿童防护服出来。
在转机时,还是发生了一点小插曲,差点让我们上不了飞机,回不了国。
过安检的时候,小孩的体温测出来偏高,无法登机,我们当时就傻了,觉得回国无望了。不过南航的工作人员很好,提醒我们是不是防护服穿久了不透气,导致体温偏高。
我们边给孩子把防护服脱了,过了一阵再去测量,体温正常了。
赶在最后一刻登上了飞机。我带着老婆孩子登上飞机的那一刻,内心的激动无以言表。
(我们在巴黎机场转机)
06
回到国内,完成隔离后,我就去附近的玻璃厂找了一份工作。工作时间是早上8点到晚上8点,要站12个小时,每个月有五千的收入。
做了半年,我辞职了。
那时候老婆在夜市摆摊,我下班太晚没办法帮她,重新找了一份城管的工作。收入也不高,但晚上能帮老婆一起摆摊,还能熟悉家乡的大街小巷,做起来还挺有意思的。
(老婆在家乡夜市摆摊)
2022年初,姐姐在赞比亚的百货商店要扩张开新店,来找到我们。如果我们有想法,可以投资,到时候给我们分红。
如果我们愿意去看店,每个月可以给我们一万人民币的工资。
我和老婆商量了一下,决定把孩子放在国内让老妈帮忙带,我和老婆两个人去赞比亚打工。
如果有条件,我也希望孩子可以带在身边,但是以我们目前的情况实在有些吃力。爸妈近几年投资失败,我帮忙还了几十万,这几乎是我这几年的全部积蓄了。
一穷二白的情况下,只能先委屈孩子了。
现在我和老婆两个人在赞比亚,两个人的工资加上分红,每个月能有个三万左右的收入。我们和姐姐约定看店两年。
我打算再过一年,就继续回到摩洛哥去当导游。毕竟,这是我真正从内心喜欢的工作。
(现在帮姐姐看店的赞比亚街头)
现在摩洛哥的旅游业已经恢复了50%,很多中国留学生在假期会到摩洛哥来旅游。
我现还虽然人还去不了摩洛哥,但是会在网上接团,接到的团,会安排给我的同事去接待,等到一年后我就可以亲自带团了。
这就是我,一个普普通通的中国小镇青成长的故事。
结婚前,我就是一个懵懂的大男孩,努力寻找自己的兴趣所在。
结婚后,迫于生活的压力和对家庭的责任,来打遥远的摩洛哥打工,逐渐成长成一个能为自己的小家庭遮风挡雨的男人。
以后,我还会竭尽全力守护自己的小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