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平定七国之乱的周亚夫,为何因为一双筷子,就被汉景帝活活饿死?

 四季视野 2022-12-13 发布于北京

西汉文帝初年,河内郡。

一辆马车缓缓停在郡守府门口,车上下来一个上了年纪的老妇人,身着粗布,银丝满头,一路跟着下人,到了待客的正堂。

“老身,见过郡守大人!”老妇人看到主座上的周亚夫,连忙施礼。

“不必拘礼,本官听闻你极善相面,特请来为某一看。”周亚夫笑着说。

老妇人颔首后,本来混沌的眼神微眯,变得精光四射,良久后,才幽幽说道:“您命相尊贵,三年后即可封侯,八年后位极丞相,但盛极而衰,再过九年会因饥饿而亡。”

周亚夫听完,不禁一阵失望,把眼前的老妇人当成了江湖骗子,耻笑道:“你这妇人满口胡言,我是不会被封侯的,因为我家里的爵位是哥哥继承。就算他死了,也还有嫡系子侄,轮不到我。说到饿死更是无稽之谈,我既身份尊贵,又怎会饿死?”

见周亚夫不信,老妇人摇摇头说道:“这只是老身看您面相得出来的,比如您的嘴边缘,有条竖直的纹到了嘴角,这就是饿死的面相。”

周亚夫虽然不信老妇人所言,但心底还是有些犹豫,给了些金子就把人打发走了。

殊不知,他接下来的人生,仿佛剧本一般,让老妇人的预言一一实现。

天降福运,继承爵位

周亚夫在河内郡,兢兢业业的做了三年太守。可他那继承爵位的哥哥,却在长安花天酒地、作威作福。在一次冲突中,闹出了人命案子。

虽然勋贵不用偿命,但爵位还是要剥夺的。只是汉文帝向来仁厚,念及周亚夫的父亲周勃是开国功臣,就下令让众人推选一个周家最好的儿子继承爵位。

这下好了,留在京城的周家子弟都不是什么好鸟。唯独远在河内的周亚夫,政绩斐然,一枝独秀。这个绛侯的爵位,就落在了他的头上。

授爵之日,一片贺喜声中,周亚夫的心中却有一丝忧虑,他想起了那个老妇人的预言。

只是此时此刻,已然无暇多想,难道还能不要爵位吗?

匈奴来犯,细柳阅兵

汉朝自建立以来,就饱受匈奴袭扰。哪怕是不要尊严的和亲,也免不了匈奴人时不时的劫掠。文帝二十二年,匈奴再次来犯。

当时的大汉还没有拿到河套走廊,防御纵深很短,搞不好就被会匈奴打到长安。消息传来,朝野上下一片慌张。汉文帝急令三支军队到长安附近驻扎防御。宗正卿刘礼在灞上,祝兹侯徐厉守棘门,周亚夫则在细柳。

汉文帝虽然不懂军事,但也知道激励军心。于是他亲自带着物资,去三路大军的营地犒军。第一站是灞上,第二站是棘门。这两处军营,完美的呈现了什么叫乌合之众。

皇帝来了根本不用通报,直接放行。两位主将也是等皇帝进来后,才匆匆忙忙的来迎接。等汉文帝走的时候,更是带着全军送行。

恭敬倒是恭敬了,可这种军队的战力,让汉文帝心里打起了突突。

大战在即,说什么也晚了。汉文帝只好心情郁闷的到了第三站,周亚夫的营寨。只见细柳营守卫森严,布局有度,看上去就不好打。

这让汉文帝的心情好了一些,正要进去的时候,前面开路的人,带着细柳营的都尉前来禀报:“将军有令,军中只听将军之令,不听皇帝诏令。”

按理说汉文帝应该发飙的,但他却很开心,拿出自己的符节让人去通报周亚夫,这才得以入门。一直走到帅帐前,周亚夫才一身戎装的前来接驾:“甲胄之士不拜,请陛下容臣下以军中之礼拜见。”

军中之礼,就是弯腰抱拳。感觉有意思的文帝,也学着周亚夫跟士兵们打招呼。

接下里就是灌鸡汤画大饼发福利,热闹过后,文帝起驾离去,在路上感叹道:“这才是真正能打仗的将军,那两个军队,简直如同儿戏。如果敌军来偷袭,恐怕他们的将军被生擒了都不知道。但周亚夫就不一样,他是不可能被敌人偷袭成功的。”

匈奴人也就是家里没吃的了,出来抢点东西。看到长安守备森严,自觉占不到便宜。过了一个月就撤军了。随后,文帝让三路军队撤走,独升周亚夫为中尉,负责京城的守备。

汉文帝弥留之际,对窗前的太子刘启,也就是后来的汉景帝说:“以后有倾国之危的时候,可以用周亚夫,他是可以放心用的。”

汉景帝听了老爹的话,登基后,就让周亚夫做了车骑将军。

七国之乱,临危受命

西汉初年,改秦朝的郡县制为分封制。刘姓宗室都封为藩王,或大或小都有自己的领地。根据级别不同,能合法掌握的兵马也不同。领地内的税收,都归王爷所有,可谓是国中之国。

这样一来,对朝廷来说,不仅收的钱少了,还要时刻提防着这些王爷搞事情。

汉景帝的老师晁错,是个坚定的削藩论者。在他的影响下,景弟开始进行削藩。这下子算是戳了马蜂窝。以吴王刘濞为首的七个王爷,竖起了“清君侧,诛晁错”的大旗,带着兵马就往京城杀来。

面对这种局面,汉景帝干的第一件事就是腰斩了晁错。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让七个王爷失去出兵的借口。如果杀了晁错还打,那就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朝廷就站在了道德制高点。

第二件事,就是按照文帝的交代,升周亚夫为太尉,总督朝廷兵马平乱。

叛军一路势如破竹,还好王爷之中,还有个梁王在前面顶着。周亚夫就对景弟说:“陛下啊,叛军战力强悍,咱们这时候硬碰硬,是搞不过的。不如先让梁王在前面顶着,我带人去断了叛军的粮道。等他们疲惫的时候,在一举击溃。”

这个策略成功率高,还能顺便削弱梁王的势力,景弟自然没有不同意的道理。

击溃叛军,力挽狂澜

这下梁王可惨了,那求援的信使是一波接一波,但周亚夫就是不为所动。他到了山东巨野安营扎寨,然后不断派骑兵去劫叛军的粮道。被他烦的要死的王爷们,只好调集精锐,打算先把他干掉。

周亚夫坚守不出,高挂免战牌,叛军无计可施,进退维谷。

时间一久,叛军粮尽,只好灰溜溜的撤兵。周亚夫抓住机会,迅速出击,一路追亡逐北,杀的叛军哭爹喊娘。吴王刘濞的人头也被自己割下来,送给了周亚夫。

浩浩荡荡的七国之乱,不过三个月就宣告平息。立下了赫赫战功的周亚夫,自然是平步青云,扶摇直上。

只是那个差点被叛军打死的梁王,深深恨上了周亚夫。

位极人臣,猜忌陡生

打完七国之乱的周亚夫,官职还是太尉,算是武将序列第一人。

对这个立下盖世奇功的大将,景弟十分信任。当时的丞相陶青因病卸任后,干脆就让周亚夫当了丞相,这可算是出能为将,入能为相的人臣巅峰了。

鲜花着锦,烈火烹油的周亚夫,依然还在老妇人的预言里。

周亚夫当了丞相,行事风格还是军人作风。刚正不阿,不讲情面,做什么都是就事论事,这让他得罪了很多人。得罪同僚关系不大,但得罪皇帝,事情就不好办了。

景弟生育能力很强,有不少儿子。他最开始立的太子是刘荣,可观察了好些年,发现这孩子不像当皇帝的材料,就动了换人的心思。

换储君可是大事,就算是皇帝,也得让大部分臣子同意才行。首当其冲的就是周亚夫,景弟问他是什么意见。周亚夫的回答也简单:“立嫡立长,是稳妥之道,不可贸然易储。”

这下景弟不开心了,认为周亚夫不懂自己。再加上梁王不停的打小报告说坏话,就慢慢开始疏远周亚夫。

对此,周亚夫也不以为意,好好做事就完了。只是人在其位,有些事情也由不得他。

政见相左,帝心不再

作为人臣之首的丞相,很多事情周亚夫都是绕不开的。在明朝之前,丞相的存在意义,本身就是为了限制皇权而生。

接下里发生的两件事,让汉景帝彻底厌恶周亚夫。

后宫,景弟跟王皇后云雨一番后,王皇后娇声说道:“陛下,给我那不成材的兄长封个候吧,这样我也算对娘家有个交代。”

好家伙,李广混了一辈子,也没当上个侯爷。

景帝一听,就皱起了眉头:“不可,就连太后的侄子,先帝在世的时候都没有封侯,你那兄长更没有资格了。”

王皇后就哭哭啼啼的找窦太后哭诉,这个老太后对景帝说:“陛下啊,咱们是一家人,封个候又有什么干系呢?”

景帝无奈,那会窦太后的权势还是相当厉害的,就推脱讲要跟大臣商量一下。所谓的大臣,还是周亚夫。景帝的本意是让周亚夫同意封侯的事情,替自己抗下这件事。

“高祖说过,非刘姓不得封侯,无功劳者不可封侯。陛下若封王信为侯,岂不是违背了高祖的誓约?”周亚夫可没那么多弯弯绕,直接顶了过去,景帝无言以对。

怼得愉快了,可一下子得罪了皇后太后。又因为不愿意替上司背锅,得罪了皇帝。

第二件,是匈奴的五个将军,在草原混的不太好,打算跳槽到大汉。这可把景帝高兴坏了,一直被匈奴人压着打,难得有投降过来的,。一高兴,又打算封5个侯爷。想要起到千金买马骨的作用,引诱匈奴人继续来投降。

周亚夫得知后,又不干了:“陛下,您把这些背叛国家的人封侯,那以后咱们的人投降的时候,该怎么处理呢?”

“你这话,迂腐至极!”看到周亚夫又反对自己的想法,景帝绷不住了,直接怒斥,乾坤独断的把那5个匈奴人封了候。

周亚夫很伤心,说自己生病,撂挑子辞职,景帝二话不说同意了。

这个事呢,其实周亚夫跟景弟都没错,只是各自的立场不同。在没办法正面对战的情况下,用这种方式,打压一下匈奴人的嚣张气焰,也是有用的。

周亚夫这种就属于提出问题,但没给解决办法的人。

“你有本事把匈奴打趴下,朕还用得着这样?”想必这是景帝的心里话。

最后的机会

周亚夫离开朝堂后,景帝才发现,在个人虽然脾气臭,不知变通,但办事能力是毋庸置疑的,别的人都没他好用,于是就又起了召回来的心思。

“陛下旨意,召周亚夫入宫赐宴。”景帝派的太监去宣召。

周亚夫还以为景帝回心转意了,兴冲冲的进了宫。到了吃饭的地方入座后,发现自己面前没有筷子。就皱着眉头问太监要筷子。

结果太监转过身去,充耳不闻。这时候,景帝说话了:“这么好的酒菜,与朕共饮,这还不能让你开心?”

景帝的本意,是想看看周亚夫的脾气改了没有。

周亚夫以为景帝是为了羞辱自己,不情不愿的跪下谢罪。结果景帝刚说完“平身”,他连个谢字都不说,直接转头走了。

“这种人,以后是无法辅佐幼主的。”楞了一会,景帝叹息说道。

景帝嘴里的少主,就是赫赫有名的汉武帝刘彻。像周亚夫这种刚硬的臣子,如果皇帝年少,很容易就会被架空,所以景帝决定彻底放弃周亚夫。

名将凋零,预言成真

上了年纪,又没事做的周亚夫,没多久就躺在病榻上奄奄一息。他的儿子看到父亲时日不多,就派人偷偷买了五百副铠甲,准备当陪葬物品。

要知道,铠甲在古代可是禁止买卖的,抓住就是杀头。

这周亚夫的儿子还是个周扒皮,拖欠工人工资。愤怒的工人,就直接给告发了。景帝得知后,直接派廷尉彻查。

“君候深受皇恩,不知为何要谋反啊?”廷尉上来就是诛心之语。

“我儿买的都是陪葬品,怎么会是谋反?”周亚夫瞪着眼睛回答。

廷尉玩味一笑:“哦,看来君候不在地上谋反,是打算到地下谋反了?”

“你......”周亚夫何曾受过如此屈辱,一口老血喷出晕了过去,被带到了监牢里。醒来后依旧羞愤难当,生生5天不吃饭,最终饿得吐血身亡。

一代名将,折辱于此,就此烟消云散。

那老妇人的预言,就此走到终点,一字不差。

然而,周亚夫的悲剧,其实跟神神叨叨的预言没关系。

纵观历史,有几个位极人臣之后,还能善终的。

在古代,臣子跟皇帝,本身就是两个对立面。

我给你权利,是让你帮我干活,不是让你冒犯皇权的。

周亚夫先是得罪了梁王、窦太后、皇后等人,又因为参与废立之事,得罪了汉景帝。

这些都能被容忍,但有一点不行。就是皇位继承者年幼的话,像周亚夫这种大臣就是不能留的。

周亚夫错就错在,他是一个优秀的将军,却把军人的作风带到了朝堂。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