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石文坛]董晓岚的散文《追忆高中岁月》

 黄石新东西 2022-12-14 发布于湖北

追忆高中岁月

董晓岚

对于许多人而言,都有过读高中的经历,我的高中时光是在原铜矿高中度过的,铜矿高中是我人生当中最重要的启蒙老师,在那个特定的年代,不仅给予了我知识,也教给了我吃苦耐劳精神,使我在青葱懵懂的青少年时期,思想和意志经历了成长与磨练,收益匪浅。我相信,与我同届的高中同学也会感同身受,体会至深。每当回想起那段既充满幸福快乐又饱含辛酸苦辣的岁月,无不感慨万千,浮想联翩,对母校的思念之情油然而生。

一  

七年磨剑上高中,艰苦生活练意志。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小学为5年学制,初中和高中各为两年学制。我的初中两年是在原董家口中学读完的,1973年7月初中毕业,初中毕业班近30名同学,只有7名升上高中,我有幸成为其中之一。  
1973年9月,我满怀喜悦心情踏入梦寐以求的铜矿高中。当时的铜矿高中由于建校时间较短,整个高中只有3排房屋,一排是两个年级的6间教室,另一排是住读生的寝室,还有一排是学校食堂和老师宿舍,运动场地只有一个篮球场,环境条件较差,设施不够完善。我们73级同学共有150余人,分为3个班,我是高一(1)班,我们班有52人,教体育的陈平豪老师是我们班的班主任。高一(1)班设在第一个教室,当时我与班上几名个头较为矮小的同学座位,被照顾安排在教室前两排。一个星期上5天半课,星期六下午半天和星期天全天放假。  
在经济落后、百姓贫困及交通闭塞的上世纪七十年代,读高中确实不易,对住在学校附近的走读生来说没有多大不便,但对住读生而言,上高中两年,也是吃苦两年。我们年级3个班的同学,分别来自原铜矿区下属的7个公社,大多数家住在偏远农村或山区,每个星期上学和回家都靠步行走路,有的要走十几里路甚至20几里路。每个星期都是自带粮食,一日三餐吃蒸的盒饭,两瓶腌菜吃一个星期。住宿的寝室更是简陋,说是寝室,其实是6间大教室临时当成的学生寝室,几十个人住一个大寝室,睡的是木制破旧上下床,寝室冬冷夏热。

二  

刻苦读书求知识,多才多艺展特长。在我上高中时,国家还未重视教育,也没有恢复高考制度,有时还搞政治运动,社会上也流传着一股“读书无用论”的思潮。  
读书学习是学生的主业,也是上高中的目的所在。虽然当时的社会大环境不是很好,但是我们这一届同学读书学习的积极性、自觉性仍然很高,读书学习的氛围也很好。在高一和高二年级,设有语文、数学、物理、化学、英语和体育等课程,同学们对上每门课都认真听讲,不耻下问,每名同学都能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记得我们班的走读生贺红和余寅生同学学习态度十分端正认真,每天早上到教室的第一件事,就是赶做前一天的课堂作业;还有的同学做读书笔记;有的同学下课回到寝室后,仍不忘学习,坚持看书至深夜。我们班涌现出了肖其满、朱封国、刘诗贵等多名学习成绩很好的尖子生。在高中每个学期的期中和期末考试中,全班同学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高二(2)班肖汉钢同学在学习上有一股“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教他班语文课的也是刘均老师。当时语文课本上有鲁迅先生写的《孔乙己》和《祝福》等几篇课文,文中方言较多,意思很难懂。肖汉钢同学虚心好学,课堂上未弄明白,下课后他反复请教刘均老师,并查阅了词典和许多资料,直到完全搞清弄懂才罢休,他的这种刻苦钻研、勤奋学习精神得到了老师的充分肯定。现已故的高二(3)班徐瑞英同学,当时学习英语特别认真刻苦,成绩很好,有一次英语考试取得了年级第一名,受到学校张榜表扬。  
我们班还是体育强班。当时班里会打篮球的同学较多,组建了一支由卢运成、饶崇文、贺红、刘新华、刘诗贵等几名同学参加的篮球队,加之有教体育的陈平豪老师当教练和指导,我们班篮球队实力很强,赫赫有名,威震一方,不仅在全校名列前茅,而且还经常代表学校,多次与原铜矿区机械厂、供销社、卫生院的篮球队举行比赛,切磋球艺,并取得很好名次。  
此外,在我们这一届的同学中,还有许多同学多才多艺,具有特长。二(2)班邓祥义同学,在读高中时就爱好写诗歌,有一次写作文时,他用诗歌体裁写了一篇作文,他这首诗歌写得形象生动、平仄押韵,当时教他班语文课的刘均老师,把他的这首诗歌作为范文在课堂上进行了表扬与点评。二(1)班余寅生和曾祖安;二(2)班殷庆华;二(3)班查生科、刘礼海、张国庆等同学的钢笔字写得很工整很漂亮,令人羡慕。二(1)班朱封国同学的毛笔字写得很好,是班里有名的“书法家”。二(3)班郑正家同学幼年立志,从小练习毛笔书法,读高中时,他的书法就写得相当好了。二(2)班黄大桥同学从小就爱好唱歌与美术,读高中时就崭露头角,是学校很出名的文艺人才,他表演的一个文艺节目,代表学校参加原铜矿区文艺汇演,在区里获得了三等奖。二(1)班的罗高发同学和二(3)班的徐新旺同学,均有拉二胡的爱好,且演技高超,学校搞文艺活动,他俩经常上台联袂表演,获得师生一致好评。

三  

三尺杏坛度春秋,鞠躬尽瘁育桃李。当时的铜矿高中虽然只建校几年,但老师都是从各中学选拔抽调来的,师资很强,实力雄厚,在当时全大冶县是屈指可数的学校。他(她)们为人师表,德教双馨,知识渊博,勤奋敬业,授业解惑,爱生如子,个个都是优秀名师。高一(1)班班主任陈平豪老师,和霭可亲,待人真诚。当时他住在殷祖中学,距离高中有近一公里路程,他每天早晨不到8点就来到教室,点名人数,像慈祥的父亲一样,对同学嘘寒问暖,关怀备至,帮助同学解决学习和生活方面的困难与问题。有一次,班上的一名同学生病发烧,他亲自带这名同学去卫生院看病,还垫付出了医药费。读高一时,教我们1班语文课的刘均老师,当时已有50多岁,戴着眼镜,是从原大冶四中选调过来的,他的语文课讲得很好,博古通今,生动风趣,内容丰富,精深透彻。特别是对每名同学写的作文,认真仔细批改,批改完后,又给写作文的同学当面作详细讲解。教我们班化学课的是个女老师,叫赵文凤,上海人,她主动放弃大上海优渥的繁华生活,与丈夫一起来到大冶,她丈夫在原大冶造纸厂工作,她主动要求到生活苦、条件差的铜矿高中任化学老师。她平时习惯讲上海话,为了让我们能听懂她讲课,上课时她特意改讲普通话,而且她讲课非常耐心细致,通俗易懂,她的这种教书育人、无私奉献精神深深地感动了我们。柳杨松是我们高一(1)班的数学老师,他经验丰富,老练周到,在上珠算课时,为了方便同学们理解记忆,掌握珠算知识,他把珠算秘诀编成了一首“珠算歌”,教给我们,“珠算歌”对我们学会珠算起到了很大帮助作用。

四  

勤工俭学养品德,挥洒汗水写篇章。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勤工俭学和劳动实践是初高中学生的必学课程,也是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内容。  
记得在高一上学期,年级开展了一次上山砍苞茅杆的勤工俭学活动。根据学校安排,我们一(1)班和一(3)班勤工俭学的地点是原前进公社,一(2)班勤工俭学地点是原董家口公社。我们班的同学在陈平豪老师的带领下,同学们带着砍柴刀,来到原前进公社一个叫尖山头的山上砍苞茅杆,由于同学们从未干过这活,缺乏砍剁方法,操作也不熟练,有的同学面部和手被锯齿般锋利的苞茅杆叶子割伤,鲜血直流,没有一个同学喊苦叫痛,也没有一个同学打退堂鼓,都坚持将苞茅杆砍完。3个班的同学每人都砍了两大捆苞茅杆,然后从高山上搬运下来,挑着走十几里路,卖给原大冶造纸厂,作为造纸原料。1975年开春,原大冶县人民政府,组织实施城关旁边的大冶湖段疏浚筑堤工程。当时,我们高二年级3个班150余人,带着锄头、铁锹、鸳篼等工具及行李,来到大冶城关,临时在原大冶一中礼堂的舞台上打地铺居住,连续十几天,参加大冶湖挑土筑堤劳动,直到工程做完才返回学校。铜矿高中后面的马岭山,虽然常年荒芜,荆棘丛生,但土质较好,坡势平缓,是植树造林的好地方。在1974年和1975年春季,学校开展了两次声势浩大的植树造林劳动。在校长石水和各班班主任的带领下,全校两个年级300余人,带着劳动工具,浩浩荡荡奔赴马岭山,开垦荒山,挖坑栽树,一干就是几天,每天中午吃在山上,同学们用勤劳的双手和汗水改变了荒山面貌。几十年过去了,当年栽种的小树苗,已长成参天大树,现在的马岭山远远望去树木葱笼,绿荫如盖。  
期间,我们这一届同学还参加了本校挖土平地、扩建校舍;南峰挖渠灭钉螺、挖山种茶;水口湾整改大寨田等勤工俭学和劳动实践活动。我们这一届同学,为改变穷山恶水、造福一方,付出了许多辛劳,作出了突出贡献,我们的功绩将流芳百世,永载史册。 

五  

两年同窗结友谊,时间愈久情愈深。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我们从母校毕业已47年。沧海桑田,世事难料。在教育体制改革中,1982年7月,铜矿高中被改为殷祖职业高中,退出了普通高中行列,原高中老师被分离调走,1987年,职业高中又被合并到殷祖中学,几年时间,铜矿高中被完全撤销,不复存在,如今的铜矿高中校址已是面目全非,再也看不到一点原来的模样。  
春去冬又来,岁月不饶人。毕业几十年的男女同学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当年的青葱少年变成了白发苍苍的老头;曾经亭亭玉立的少女,如今也都儿孙满堂。“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据悉,我们七五届3个班的同学,已有23人英年早逝,离开了我们,特别令人心痛与惋惜。  
从铜矿高中毕业的历届同学来看,我们七五届同学之间的感情是最深厚的,联系来往也是最密切的。七五届3个班同学,在2005年和2015年,分别在我省宜昌和福建泰宁,各组织了一次大型同学聚会;2016年12月,七五届二(3)班的20多名同学,在人间天堂一一浙江杭州,组织了一次同学聚会;去年春季,七五届二(1)班的20多名同学,在3A级旅游景区一一大冶龙凤山,也组织了一次同学聚会;小型的同学聚会接连不断,数不胜数。  
当今,随着电子产品的不断更新换代和通讯网络的飞速发展,也给同学之间的联系提供了极大快捷与方便。几年前,我们铜矿高中七五届毕业的同学,在手机上建立了两个微信群。同学之间,经常在微信群里互相问候聊天、交流心声、分享快乐、传递友谊、增进感情。我相信,我们七五届毕业的同学之间的这份朴拙真诚的友情,一定会历久弥坚,万古长青。  
母校一一铜矿高中永远在我心中!  

2022年12月13日

董晓岚,殷祖董口村人。曾在报刊发表各类作品百余篇。现居武汉。

《新东西》编辑部

主     编:向天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