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田惠明|冬日碎语

 韶华蝶梦 2022-12-14 发布于陕西



冬日碎语

文|田惠明     图|网络     编辑|烈马青葱

一切如此安静。

是要降雪的天气,厚厚的云层阴晦潮湿,树木房屋在东去的寒风里蜷缩暗淡。窗外无人,小区冷清,大街上寥寥数车,感觉城市即将昏睡。疫情,让喧嚣的世界从未如此安静,安静得冷漠、隔膜甚至毫无生机。

我不喜欢冬季,尤其天空忧郁的神态,人心格外湿冷;不喜欢凛冽寒风里,象企鹅一样摇摇晃晃;不喜欢雪后的寒酷与泥泞,有种世纪末的颓废和无秩序。唯一可以咀嚼的是雪花飘落的感觉,漫天飞舞,飘飘洒洒,仿佛梨园四月,洁白而纯粹。

雪将下未下之时,特别象一种心情。仿佛在等待,心里预设了结果,偏偏迟而不到。原本浓浓的心绪,渐渐寡淡,渐渐不知归路,只好乘着飘摇的风来来往往,直到沉入人间,雪便如期而至,一朵一朵的,煞是好看。

入冬至今,还没下雪,有人预言:今冬会格外冷。原因:一是北极海冰减少。意味着北极温度偏高,上空的极地涡旋无法锁定冷空气,使之南下,形成寒潮。二是“拉尼娜”事件。与“厄尔尼诺”相反,“拉尼娜”会促使冷空气从高纬度地区南下,全球温度偏低的概率较大。若如此,今冬会是寒潮与疫情双重肆虐的季节,我们没有选择,只有面对和接受。

其实,这种影响,取决于人的思维与心智。近期,因疫情原因,许多人(包括我)情绪波动较大,慵懒、郁闷、烦躁,让这个冬天平添几分寒凉。一日清晨,拉开窗帘,见曼妙的窗花,在阳光衬托下,开出暖暖的橘红色,想起莫泊桑的话:生活不可能像你想象得那么好,但也不会像你想象得那么糟。既如此,放平心态,做好自己的事,在长冬里寻找春天。

我开始翻出几本好书,借此打发宅家的清冷时光。那天看到王小波的一段话,他说:东西方精神的最大区别在于西方人沉迷于物欲,而东方人精于人与人的关系;前者从征服中得到满足,后者从人与人的相亲相爱中汲取幸福。王小波说的是对的,中国人重感情,讲精神和谐。这次疫情带来的次生伤害,象不起眼的蛀虫,一点点吞噬人们的精神链条。周围的一些人,常在微信群里忿忿不平,细小的话题,都会引起争论和宣泄,有人自私,有人冷漠,有人焦虑,有人消沉,这些,比病毒入侵更令人担忧。好在多数人充满正能量,社区工作者和志愿者默默奉献与助力,用行动安抚人心。就象橘红色窗花,告诉我们:太阳每天都是新的,世界亦如是,我们亦如是。

尽管寒冷年年会来,喜欢与否,它就在身边,重要的是内心感受。我一直确信,生活里能给你方向的,就是你感受的东西。仔细盘点,有没有让自己沉醉的事情、感动过的人?有没有把微小的快乐当梦一样去憧憬和怀念?有没有单纯地期盼一场冬雪或盛大节日?有,还是没有?审视内心,觉得自己越来越慵懒、迟钝甚至兴味索然。我把这归结为年龄所致,不知不觉就老了。

说到老,想起从前的一位老太太,八十四岁本命年,花了一个星期的时间,买来红棉袄、棉裤、帽子、袜子和腰带,说要让自己彻底红火起来。因为寂寞,她每天找我聊天,三言两语就很知足;有时实在忙,顾不上跟她打招呼,她会嘟嘟囔囔地走开。她说:最大的愿望是去看美丽风景,坐汽车,坐火车,甚至坐飞机。我知道,依她的身体状况,这些都难以实现,但她没有灰心过,依然把自己的梦做得温暖又浪漫。我,不如她。因为,比她年轻的我,对自己向往的东西,缺少如她一样的希冀与执着,看世界、看人生,多少会有冬天的感觉,想想,我真的不如她。

♡征稿启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