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半夜的,想起来说点啥。 疫情居家期间,跟着孩子一起看了三国演义电视连续剧94经典版,演义或许有些夸张。不过,看完还是超级震撼,里面好几个人物,让人看完有一种强烈的反思。 看到后面,桃园三结义的刘关张都走了,就剩下诸葛亮一人率领着老一辈新一辈大将讨伐曹贼。看评论,也很有趣,其实虽然这是演义,但是三国是真实的,是历史。所以固然里面很多夸张手法,但是不得不承认每个人非常饱满的性格特征,老一辈演艺家都表达出来了。 关羽,其实一看就是仗义豪侠,尤其是看到他护送嫂嫂,一路过关斩将,而且眼睛从来不会乱瞥,非常庄重,非常注重礼数,除去一身好武艺,就是人品非常让人敬重。这是三国里印象极好又颇为深刻的一个角色。 再看赵云,似乎最能听从调遣,而且功夫了得,感觉出手就不怕闪失。当然赵云似乎不是特别会带兵,更多的是单打独斗,从一开始年纪轻轻就跟着刘备到丞相北伐,都一直跟从,是诸葛亮内心极其喜爱的将军之一。 曹操,说实话,都说他多疑,感觉是一个心胸狭隘之人,但是看他又很善于用人,而且每次打败了,总是说胜败乃兵家常事,再被打得潦倒,精神头都在,感觉心态真是超级稳。而且曹操的好文采,果然是博览群书,同时又能文能武之人,尽管曹操也有不少的毛病,但是人物性格特征非常饱满立体,让人看完并不是那么讨厌,尤其是他对关羽的敬重,让人也很感动。 张飞,怎么说呢,他喜欢鞭笞兵卒,这个毛病最后害死自己,但是张飞其实很多人说他猛张飞,但是他勇猛而有谋略,同时也属于听从调遣的好将军。 看到刘备因为关羽被杀要去报仇,接着张飞又被杀害,刘备心急如焚地去东吴报仇。那会作为观众来看真是着急,但是回过头想想,三结义时,说好的一起光复汉室,兄弟都被杀了,心态根本没法平复。 说说马谡,刘备临终时给丞相说过,马谡不可重用。但是马谡在最关键的地方请缨,丞相应允,但是马谡没有实际作战经验,空谈较多,最后失去了有利局面,不得不退回去。看到马谡这样,常想,到真枪实战的时候,有多少曾经想过的好点子真的能用上,甚至看到马谡时,也在想,是不是很多时候,我们也像他一样,想的挺多的挺好的,到战场上啥也不是?这个是需要反思的。 再看诸葛亮,心疼他一直出征的艰辛之外,还有一点,能说上话的人不多了。其实身体的劳累可能不算什么,看他点灯熬油地每天看地图,研究布阵谋略,真正能懂他的人,可能唯一让他有点安慰的是,后来有了能听懂他讲话,并且也能出谋划策的姜维。 看三国,最有意思的是会不自觉的把自己套在看到的某一个人物身上,想想,哦,我是不是也会像他一样。甚至更加能理解,其实很多成大事的人,往往更不厌其烦地细致地处理一些日常的琐碎。不拘小节只是一种形式上的简化,但是真正要做事,往往是非常耐得住性子,不怕麻烦,一点一点沉住气慢慢干出来的。 三国里的每个人物性格都有缺陷,也都不完美,或多或少,我们都会有点,看他们的表现,给了我们很多的思考,同时也有更多的反思。现在想想,不管活到多大年纪,有的人居然依然可以那么偏执,历史是一个好东西,尤其是观看历史人物,总是像镜子一般找到我们的很多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