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俞明哲 | 兵之初

 海燕文化工作室 2022-12-14 发布于浙江




兵之初




文/俞明哲

1990年8月,我招工进入国营宁海第一橡胶厂工作。1991年冬季,征兵开始后,我参加了体检,以符合潜水员和潜艇乘员的甲级身体通过了体检。是年,恰好有上海警备区到宁海招兵,考虑到离家近一些,驻地也熟悉一些,就放弃了去南海舰队的机会,选择了上海警备区守备第二旅。同年12月9日,90名应征入伍青年在宁海城关南门的民兵训练基地集中换装,次日凌晨乘大客车到宁波火车南站换乘火车,下午5时左右到达上海松江火车站,再步行到汽车连转军用卡车到达位于金山县查山的守备二旅新兵大队。那时,我被分到了成为新兵一连九班,班长是旅通信连的李小成,江西分宜籍。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退伍也有很多年了,直到现在每次看军旅题材的电视剧就会想起那个军营,那些快乐的日子是如此难忘。当然,记忆最深的就是艰苦。记得那时一个班8个人,吃的是一个铝盆装的菜,一荤一素,没有多少油水。汤,也就是被戏称为“雀巢咖啡”的刷锅水。是年恰遇上海1937年来最冷的冬天,气温最低时达零下7度,我们仅靠一条4斤重的军被御寒。水管爆裂,连洗漱用水也很困难。

部队训练的内容主要是队列、体能、射击、投弹等。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在煤渣铺就的车炮场上练蹲下与起立,身后巧好是一滩水,也不敢提出换位置,一次一次地坐下去,再起立。等训练结束回到宿舍后,我脱下内衬裤,才发现白色的衬裤上在屁股蛋的位置留下了两个黑黑的煤渍印。

还记得有一次,体能训练很艰苦(但是强度与压力不如以后的连队训练和军校新生训练),除了白天以外,每天晚上还要小练兵。那天我做仰卧起坐达到500次。消息传到隔壁的8班,他们都不信,有个安徽籍新兵还与我打赌,赌注是4斤苹果。次晚,在两个班的班长和新兵作证下,我把垫子放在地上,又一次做到500个仰卧起坐以上。那天苹果是赢了,但是我的尾椎部皮肤被磨烂了。

刚进入部队,每个人都会经过严格的训练。其实初始我也只能做10多个,但是每天坚持练,还是练出来了。那时连睡觉都要时刻提防,哨声一响,紧急集合,同班的一个新兵随时把背包打好,穿衣睡着,就担心来不及时间集合。那个时候,我最大的梦想有三个:饱饱吃一顿,好好洗个澡,美美睡一觉。

军训的苦与累,无形之中,化作日后勇敢向前的坚韧力量,经过50天的新训结束后,我被授予了列兵军衔,分到了位于松江县的工兵防化连,完成了从老百姓到一名军人的转变,开始了长达15年的军旅生涯。

如今回想起来,新兵训练给我最大的收获就是组织上的遵章守纪,工作上的不畏艰难,生活上的无比热爱。在此后人生的多次艰难的时刻,我都会回想起那段岁月,以此为激励,度关前行。

俞明哲,又名俞海波。1972年出生于宁海城关,曾在宁海、上海、镇江等地生活与工作,现定居武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