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升华七律诗 有悟

 难时方觉影孤单 2022-12-14 发布于天津

有悟

青春欲读却无书,识认多年犹稚初。

每诩曾能持宋笔,翻矜也会颂秦锄。

长时未解陶公志,晚境方知班氏庐。

重悟前朝史迁语,惭羞悔怅竟何如?

【注释】读宋代诗人陆游的《寄题儒荣堂》诗,依韵而咏他事。原诗云:“军容基祸庙谋疏,尚记文登遣使初。只道大功随指顾,至今遗种费诛锄。还朝不遣参麟笔,寓直空闻上石渠。剩办杀青君记取,龙庭焚尽始成书。”依韵诗作于2022年12月11日。

这首诗的意思是:青春的时候想要博览却是身边无书,多年的认识仍然停留在童稚之初。曾经每每自诩能够手持宋笔,反而矜持也会舞文弄墨颂扬秦锄。长时期未能理解陶公之志,到晚境才知道了还有班氏之庐。重新领悟前朝史迁的娓娓话语,那种羞惭悔怅竟是慨叹何如?

首联中的“稚初”,指最初的幼稚期,即童年。见唐代诗人司空曙的《寄卫明府常见短靴褐裘》诗:“柴桑官舍近东林,儿稚初髫即道心。侧寄绳床嫌凭几,斜安苔帻懒穿簪。高僧静望山僮逐,走吏喧来水鸭沈。翠竹黄花皆佛性,莫教尘境误相侵。”又见唐代诗人元稹的《遣病十首》其一:“忆作孩稚初,健羡成人列。倦学厌日长,嬉游念佳节。今来渐讳年,顿与前心别。白日速如飞,佳晨亦骚屑。”

颔联中的“秦锄”,指秦朝的农具。见宋代诗人齐唐的《乌江庙》诗:“天意降时雨,山川潜出云。锄秦将授汉,嘴力半因君。”

颈联中的“班氏庐”,即“班生庐”,见唐代诗人张九龄的《初发道中赠王司马兼寄诸公》诗:“林隔王公举,云迷班氏庐。”另注,“班生庐”,典出汉代人班固的《幽通赋》:“终保己而貽则兮,里上仁之所庐。”后因称隐者之居为“班生庐”。用典见晋代诗人陶潜的《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诗:“聊且凭化迁,终返班生庐。”又见唐代诗人丘丹的《奉酬重送归山》诗:“猥蒙《招隐》作,岂媿班生庐。”还见明代诗人贝琼的《荅宇文仲美》诗:“五两夜逐秋鸿徂,十年辟兵无定居。君今不奏子虚赋,我亦终返班生庐。蹲鸱如斗足野饭,江鱼斫玉分王馀。更种南山豆一顷,试看身子带经锄。”

尾联中的“史迁”,是汉代史学家司马迁的别称。司马迁为太史令,掌修史,故称。见宋代诗人贺铸的《钱塘海潮》诗:“高岸如陵累石顽,一支涨海横中间。九军雷鼓震玉垒,万里墨云驱雪山。奏政维舟羞胆怯,史迁舐笔恨才悭。钱郎几许英雄气,强弩三千拟射还。”又见宋代诗人赵希逢的《和寄苕溪故人》诗:“抟砂聚散易西东,览镜颜非旧日红。千里雁邮成杳杳,百年驹隙去匆匆。暮云杜忆谪仙子,夜雪王思安道公。蚕室史迁非有罪,从来文士例多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