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外国美术史(6)优质教学材料课件PPT
2022-12-14 | 阅:  转:  |  分享 
  
外国美术史第六讲 古代印度美术(下)注:佛教造型及传播大乘佛教的兴起与佛教造像的发展约公元1世纪,马鸣、龙树等认为,小乘佛教的教义对世俗的
普通百姓而言,解脱的途径过于狭小,只有少数超然的哲人和圣徒可以企及,而普通百姓需要简便易懂的方式和宽阔的途径求得解脱,于是创立了大
乘佛教。到了笈多时代,无著、世亲等人继续弘扬大乘佛法,使佛教在印度实现了繁荣。大乘佛教放弃了诸多严格的禁欲主义的戒律,主张普渡一切
众生。大乘的理想目标是成佛,即使成不了佛,也要成为菩萨,。大乘佛教恢复了古代的多神教的特色,将佛陀奉为高于一切众神以上的主神,将古
代诸神都视作佛陀在不同时空、不同层次的化身,从而使佛教易与各民族不同的文化相融合,这是他获得世界性影响的重要因素。佛教的思想、理论
博大精深,其历史发展十分复杂,产生了诸多教派也圣者。大乘佛教诸佛包括释迦牟尼、金刚手、法生佛、阿弥陀佛、无量寿佛、毗卢遮那佛、药师
佛、弥勒佛等,还有观自在菩萨、文殊师利菩萨、普贤菩萨等众菩萨,其他还有众护法神、诸天等等。佛教之所以能够成为世界性的伟大宗教,不仅
仅由于大乘佛教的教义,还在于对众佛的崇拜,这些崇拜是形成佛教造型艺术的根源,因此佛教艺术在传播和发展佛教方面具有伟大的意义。菩萨是
巴利文 Bodhisatto 的音译“菩提萨埵(拼音:duǒ)”的简称, 梵文是 Bodhisattva, “菩提”汉译是“觉悟”
,“萨埵”汉译是“众生” 或 “有情”(一切有感情的众生),全译是“觉有情”,它包括自觉和觉他两层意思,就是说,菩萨既是已经“觉悟
的众生”,又是以觉悟他人为己任的有情。除了一般菩萨外,还有像观音、地藏、文殊、普贤一类的”大菩萨“ ,梵文是 Mahāsattva
,中文译音是摩诃萨,又意译为“大士、圣士、开士”等名称。佛像造型的起源关于佛像的起源,大致有三种意见:一些人认为,佛像起源自马土腊
,在那里耆那教和佛教徒依照“王”的形象和世俗的衣装制作了圣人的形象,或为耆那像,或为释迦牟尼像。至于耆那教徒和佛教徒谁先这么做,谁
影响了谁,则很复杂。这种观点强调了印度民间宗教和世俗艺术的重要影响,强调了印度宗教为了信仰的目的,将历史悠远的传统民间艺术运用到宗
教的做法,这是可以理解的,也符合一定的历史规律。二是另一些人认为,佛像起源于贵霜时代的犍陀罗艺术,是贵霜人和希腊人因为信仰大乘佛教
而开了创制佛像的先例,以后马土腊的人们模仿了贵霜艺术。这种观点强调了希腊雕刻范式在佛教艺术方面所起的造型指导意义。第三种观点认为,
佛陀造像的类型是从印度民间药叉类型衍生而出,至少药叉立像与立佛相吻合,又与坐佛部分吻合,至于苦行者坐像的发展线索,则不能排除是在佛
教之外形成的。这样看来,坐佛的姿态造型的起源要比佛教本身的历史古老。这种观点将早期药叉的立像中的头部表情、手势和衣纹线与早期佛像加
以比较,认为站立的佛像基本模式来自药叉造型,而认为坐佛的苦行者形象则有更古老的传统,即便从印度河的兽主坐像来看,其形象应与瑜伽术等
修行姿态有关。犍陀罗佛教艺术古代西北印度最重要的艺术遗产就是犍陀罗的佛教艺术。犍陀罗地区是以富楼沙(白沙瓦)和拉瓦尔品第为中心的周
边地区,大抵包括今天喀布尔河与印度河汇合处及其北方和东南方。这里历经古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希腊-马其顿·王朝、印度孔雀王朝、大夏希
腊化时期、萨珊波斯王朝、塞克王朝、大月氏的贵霜王朝等统治时期。在贵霜帝国统治时期,这里的佛教文化曾经一度达到鼎盛,人们在这里建立佛
塔,开凿石窟。在迦腻色迦时代,贵霜帝国宗教政策提倡宽容的多元共存,推崇大乘佛教,使大乘佛教得到迅速发展。迦腻色迦本人笃信佛教,他建
立了极为壮观的佛塔和寺庙,相传他举行了第四次佛典的“结集”。这个地区是波斯、希腊和印度文化都有影响的地区,历史上这里曾是印度河文明
的故土,也曾经是古波斯帝国的行省,后来又被亚历山大攻占过,因此犍陀罗文化必然兼容了许多文化的特征。在这个基础上,贵霜文化将印度和希
腊的文化加以糅合,于是产生了最早期的佛像造型中的一种样式,这些佛像以阿波罗神的造型为基础,加上佛教的袈裟、印度文化冥想与瑜伽的庄严
姿态,以及头光,从此佛教便获得了一种传播教义的艺术手段。因此,犍陀罗文化和艺术不仅仅是希腊文化和印度佛教文化的混合体,可能包含着更
广泛的因素。迦腻色迦的佛舍利盒(1908年 白沙瓦)犍陀罗样式一经产生,便迅速向中亚、塔克拉玛干传播,在阿姆河流域、于阗、龟兹等地
形成了许多佛教中心,并经敦煌、河西走廊流进我国,极大地影响了我国魏晋南北朝时代的文化。犍陀罗文化是丝绸之路中段极为璀璨的文化瑰宝,
在亚洲古代文化史上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犍陀罗佛像总体特征:佛像身披通肩僧衣,或披西方式长袍,衣褶厚重,富于毛料质感。佛像面部带有希
腊人种特征,表情沉静,鼻子直而高,薄唇、面颊丰满。犍陀罗佛像头发呈自然卷曲,头顶有象征智慧的肉髻,额头有象征光明的眉间白毫,面相秀
美。上唇有卷曲的短髭,短髭的样式与草原塞种人留小胡髭的风俗有关,短髭的特征也影响了新疆石窟壁画。犍陀罗圆形头光很朴素,一般为素面,
不加任何装饰。雕刻的材料为清冷色调的云母岩,这种石料给人以肃穆、凝重和沉郁的收敛风格。犍陀罗文化是希腊文化与印度文化的交融,这种交
融使佛教文化从此有了极其优美的·直接诉诸视觉的艺术形式,从而为佛教的弘扬与普及找到了最好最便利的形式。马土腊佛像造型艺术印度佛教艺
术博大精深,印度本部有众多伟大的佛教遗迹,流传到亚洲广大地区的佛教艺术,实际上最早在印度本土、大贵霜本部就已经形成了重要的基本样式
。我国诸多石窟艺术或佛像造型,与印度、贵霜和中亚有着复杂的艺术关联。马土腊为古代印度素罗森那国都城,与犍陀罗并列为两大佛教艺术荟萃
之地。马土腊在贵霜王迦腻色迦时代成为佛教的圣地之一,西方学者认为耆那教与佛教共同运用了印度民间艺术,具有一定的依据。与犍陀罗艺术清
冷色的材料不同,马土腊采用带桔黄色和乳白色斑点的红砂岩材料,色彩温暖而热烈。与犍陀罗佛像庄严华贵的阿波罗造型不同,马土腊佛像造像体
魄魁梧强健。马土腊艺术为犍陀罗艺术往笈多艺术过度的一种形式。笈多王朝的佛教艺术笈多王朝(320-6世纪)的艺术是非常重要的佛教艺术
样式,标志着印度佛教艺术极盛时期的到来。佛教著名圣地那烂陀寺据说就是这个时期(414-455年)始建,以后历代逐步扩建,伟大的玄奘
法师曾经在此钻研佛经。笈多式雕刻以印度民族的美的标准来创造佛的形象,以服饰质地柔薄和体型美为审美标准。鹿野苑出土的“笈多式坐佛”具
有典型的特征。体型健壮,腿修长,宽大的肩胸呈扇面并逐步向腰收拢为苗条的腰身,神情恬静,眼睑下垂,鼻翼舒展,双唇较宽,是典型的印度脸
型。颈部有三道折线。头部和肉髻为右螺旋覆盖。穿通肩大衣,由双肩下垂形成对称的圆领。衣纹细密,富于装饰性,衣料贴身如浸湿,显露出人体
的曲线。圆形头光装饰极为复杂,中心装饰为莲瓣,然后向外分作多圈,疏密有致,非常华丽,与犍陀罗头光的朴实无华相去甚远。阿旃陀石窟艺术
晚期犍陀罗艺术及其泥塑传统迦毕试样式是佛教造型的重要样式之一。哈达佛像丰都基斯坦巴米扬大佛巴米扬大佛(Bamyan / Bamia
n)位于阿富汗巴米扬省巴米扬市境内,深藏在兴都库什山里。位于首都喀布尔西北约230公里、海拔约2500米处,屹立在巴米扬石窟群中的
两座大佛,一尊凿造于5世纪,高53米,着红色袈裟,俗称“西大佛”;一尊凿于1世纪,高37米,身披蓝色袈裟,俗称“东大佛”。两尊大佛
相距400米,远远望去十分地醒目。佛像脸部和双手均涂有金色。两佛像的两侧均有暗洞,洞高数十米,可拾级而上,直达佛顶,其上平台处可站立百余人。历尽沧桑,至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阿富汗巴米扬峡谷因丰富的佛教洞窟遗址及图中高达53米的石雕佛像而与敦煌石窟、印度的阿旃陀石窟同被列为三佛教艺术最珍贵的遗产地,是希腊式佛教艺术的一个经典作品。 中亚地区的佛教遗迹乌兹别克斯坦国家博物馆藏敦煌莫高窟麦积山石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
献花(0)
+1
(本文系在羡智库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