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遗传的染色体学说优质教学材料课件PPT
2022-12-14 | 阅:  转:  |  分享 
  
第二节遗传的染色体学说一、萨顿及其假说 1902年,美国遗传学家萨顿(W.Sutton,1877-1916)认识到豌豆产生配子时孟德尔
的遗传因子(基因)的行为和减数分裂中的一种物质的行为有着精确的平行关系。并在他的《遗传和染色体》一文中发表了他的假说。假说:基因在
染色体上尝试分析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成对成对成单成单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杂交过程保持完整性独立性在配子形成和受精过程中保持稳定性类比:基因和染色体之间具有平行关系人的体细胞只有23对染色体,却有3~3.
5万个基因,基因与染色体可能有怎样的对应关系呢?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思考?一条染色体上有多个基因结论:既然基因是在染色体上,我
们能否从细胞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分析孟德尔的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的原因呢?三、孟德尔定律的细胞学解释AaBbABab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
次级精母细胞精细胞aABb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细胞一、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 在杂合体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
色体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
遗传给后代。孟德尔定律的细胞学解释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18】 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 或组合是
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 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 组合。孟德尔定
律的细胞学解释
献花(0)
+1
(本文系在羡智库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