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果园冬灌为何能预防冻害?其中的原理你真的明白吗?看完涨知识了

 农业技术团队 2022-12-14 发布于山东

农业技术分享一下第88期:

果树浇封冻水为什么能预防果树发生冻害?

在北方地区,无论是越冬果树还是越冬农作物,浇封冻水是一项农民朋友必做的田间管理措施,许多南方的朋友会有疑问,这大冬天的往田间浇水能预防冻害?这不是瞎搞吗?冬季田间浇水怎么感觉会增加冻害呢?

实际情况如何呢?

果树进行冬灌的原理其实非常简单,也确实可以避免田间土壤温度忽高忽低,主要原因在于水的比热容比较大的缘故,水的温度的增加或者降低1℃需要吸收或散发的热量更多。

在土壤封冻之前进行灌水,水可以下渗到土壤地表下50厘米左右甚至更深,从而可以保正果树在冻土层以下根系的正常吸收,从而维持果树地上与地下的平衡。

许多人认为到了冬季果树地方已经完全停长了,地下部分的根系也完全停长了,其实这是完全错误的,其实在冬季果树根系依然处于生长活动状态,只不过比正常情况下缓慢的多,根系依然要吸收水分供给地方部分的的需要,不然的话冬季就抽干了。

再一个就是果园进行冬灌后,浇水会把土壤之间的缝隙占满,阻挡冷空气的进入维持土壤温度。

同时冬灌后土壤温度降到0度以下时,地表20公分左右的土壤会形成冻土层,可以形成隔离层,降低了土壤的透气性,使地上,地下的气体交换减少,保证地下20公分以下的土壤处于较高且稳定的温度,从而避免根系出现冻害问题。

土壤20公分以上的形成了冻土层,这一部分的根系肯定是停止了生长,但是20公分以下的由于土壤温度处于正常状态,根系仍然会缓慢生长并且把吸收的养分水分送往地上部分,维持正常蒸腾作用从而避免地上部分的枝条因低温失水而干枯。

事实上果树最易冻害的部位并不是地上部分的枝条,而是地表以上主干的部分,因为这一部分冬季依然在进行活动,不是处于完全的休眠状态,所以非常容易发生冻害,这也是我们看到在北方地区,冬季对于一些抗冻能力差的果树包裹主干防冻的主要原因。

何时进行冬灌最好

理论上来说冬灌的时间不能太早也不能太晚,如果冬灌过早,气温还比较高,水分蒸发量大,不利于田间蓄水保墒,就失去了冬灌的目的。

反之如果冬灌过晚,气温太低,土壤已经完全冻结了,水分渗不下去,浇了也白浇,还会因为积水冻结而导致果树根系更容易遭受冻害。

具体时间需要根据各地气候判断最佳冬灌的时间,有一个标准就是夜间气温降到0℃以下使土壤上冻,等到白天气温上升之后土壤能被解冻,这个时候冬灌最好。

近几年低温冻害气候异常,对于北方地区越冬果树是一大挑战,而浇封冻水是一个简单高效的预防冻害的管理措施,希望果农朋友予以重视,这一田间管理措施不仅仅适用于果树,对于北方越冬植物均有作用。

#2022生机大会##中国地道风物##我们的十年放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