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混凝土的破坏形式
2022-12-14 | 阅:  转:  |  分享 
  
混凝土在受力时,出现哪三种破坏形式?混凝土受力破坏后,其破坏形式一般有三种:一是骨料本身的破坏,这种破坏的可能性很小,因为通常情况下,骨料强
度大于混凝土强度;二是水泥石的破坏,这种现象在水泥石强度较低时发生;三是骨料和水泥石分界面上的黏结面破坏,这是最常见的破坏形式,因
为在水泥石与骨料的界面往往存在有孔隙、潜在微裂缝,所以混凝土的强度主要取决于水泥石的强度及其与骨料表面的黏结强度。普通混凝土和轻骨
料混凝土的破坏形式有何不同?为什么?轻骨料混凝土在棱柱体试件在单轴受压下的破坏形态为纵向碎裂破坏,其破坏过程时间较长;剪切破坏面上
轻骨料完全被剪切破坏,因轻骨料混凝土的材质疏松,塑性变形较好,骨料颗粒抗剪切能力较弱。轻骨料混凝土棱柱体抗压强度与立方体抗压强度比
值较普通混凝土略高,其值大致为079-0.87,弹性模量较普通混凝土降低了15%-20%左右。单轴受压破坏试验过程中,随着试验荷载
逐渐加大,试件经历了弹性变形、裂缝出现、裂缝发展直至试件破坏等阶段,加载初期,应力、应变近似按比例增长,试件处于弹性变形状态。随着
荷载继续增长,当(0·4-0·6)fc≤σc≤(0.7-0.9)fc时,应变增长速度较应力增长速度要快,此时试件内部有劈裂声,表明
试件进入弹塑性阶段。当应力接近并达到峰值应力后,试件表面出现平行于受力方向短而细的裂缝,并逐渐形成贯通整个截面的斜主裂缝或纵向主裂
缝。此后应力开始下降,应变继续增长,直至试件最终破坏,轻骨料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基本一致,但破坏时普通混凝土是粗骨料与砂浆之间的界面
破坏,轻骨料混凝土则是骨料劈裂的破坏。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轻骨料本身的强度较粗骨料低很多。对比同等级的普通混凝土与轻骨料混凝土应力
应变曲线,由图1和图2可以看出,轻骨料混凝土应力应变曲线的上升段更接近直线,也就是说,轻骨料混凝土的弹性特征比普通混凝土明显峰值应
力所对应的应变约比普通混凝土的大650με·轻骨料混凝土应力应变曲线的下降段较普通混凝土的要陡,这是因为陶粒的强度远小于石子的强度
,在达到峰值应力后,陶粒较快被压坏图1图2
献花(0)
+1
(本文系知识资料圈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