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魏伟|一词读懂李清照

 120035948@qq.com 2022-12-14 发布于江西
一词读懂李清照
文/魏伟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这首宋代女诗人李清照的《武陵春.春晚》,借暮春之景,把一位孀居中年女性的苦闷和忧愁尽抒笔端,全词一咏三叹,言尽而意幽,满含国难家愁,自身孤苦无依无所寄托的感叹。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是全词多愁善感中的一抹亮色。作者怀着对双溪暮春景色的向往,一颗满怀希望,跃跃欲试的少女心跃然纸上。然而最后女词人还是没能走出“载不动许多愁”的悲凉心境之中。

往事越千年,究竟当时发生了什么?让我们来看看作者面临什么样的处境?身处乱世,丈夫亡故,二婚失败,颠沛流离,备受打击,她确实是孤苦无依而又极度苦闷的。

李清照于1084年生于齐州济南,(今济南市章丘区)她早期生活优裕,父亲李格非进士出身,是苏轼的学生,善文,工于词章,藏书甚丰。母亲是状元王拱寰的孙女,有很高的文学修养。从小时候起,她便在良好的家庭坏境中打下了坚实的文学基础,而且禀赋过人。出嫁后,她与丈夫太学生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与整理,过了很长一段夫唱妇随的幸福生活。金兵入侵中原后,他们夫妇带着满满15车的书画古董,逃难南方,辗转于镇江、江宁等地。此间,赵明诚被朝廷任命为湖州知府,赴任途中得疟疾而亡。

当时的情景是,金兵随时可能南下,老百姓四处逃亡。丈夫客死。李清照本来打算护送这批文物书籍去洪州(今江西南昌)。因为赵明诚的妹婿李擢权兵部侍郎,从卫太后在洪州。哪知当年11月金人攻陷洪州,她只得向浙江逃亡。

在辗转多处都流离失所后,诗人的大部分宝贵收藏已经丢失,她身心疲惫。“君埋地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 丈夫新丧,可生活还得继续。兵荒马乱,走投无路中,她改嫁给了一名叫张汝舟的军官,然而所托非人。张不过是贪图她的珍贵收藏品,婚后每天对她是拳脚相加。在遭遇了三个月家暴之后,李清照以其营私舞弊、弄虚作假骗取官职向官府告发了二婚丈夫,获准离婚。但宋法律有规定,妻子告丈夫要判处三年徒刑,故又身陷囹圄。后经翰林学士綦崇礼等亲友大力营救,关押9日后获释,最后诗人避乱金华。

双溪,因有两条蜿蜒曲折的小溪流得名,风景优美,距离诗人当时所处的金华不过三四十里。已五十岁的诗人,从夫妻恩爱到只身孤影;从富贵荣华到穷困潦倒;从锦衣玉食到粗茶淡饭......个中滋味与辛酸,如此多经磨难,对双溪虽泛起游览之心,终是作罢。曾记当年,李清照在京师惜春怀人,她对初春美好的景象里也有:“春到长门春草青,江梅些子破,未开匀。”在经历了命运的磨难,千转百回之后,她慨叹:“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虽然为乱世一弱女子,为婉约词代表,却不乏大丈夫气概,“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有很多后人评价时,喜欢说“国家不幸诗家幸”。有点类似今天我们说的“多难兴邦”。要我说,谁愿意以多灾多难来兴邦,谁不想活在现世安稳中,从容优雅,做一个随心随性去欣赏四季风景的平凡人呢?

“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千年以后,就让我们在品读《武陵春.春晚》时,读懂女诗人的喜怒哀乐,陪着她走近她愁苦至极中为之雀跃的双溪,重温她的家国情怀。感受一颗惊艳文学历史天空的灵魂不一样的诗和远方。

教育使人富有
文学使人高贵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