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日思维模型——10/10/10法则

 莫为天下先 2022-12-14 发布于湖南

Image

主题:10/10/10法则

什么是10/10/10法则

10/10/10法则是由谁先提出的,并没有一致的答案。有人说是由股神巴菲特提出,也有人说是由美国一个新闻工作者苏茜提出的。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法则可以帮助我们用更长远的眼光做出明智的选择。

先讲一个小故事。

早年,苏茜和她的丈夫出现了感情危机,为此苏茜感到非常苦恼,为了理清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有一天她独自来到山上思考。

首先,如果现在马上离婚,10分钟后就会带来一大堆混乱和绝望。

10个月后,情况甚至比现在更糟。

但是10年后,那将是精彩的十年,她将重新拥有自己的生活,没有怀疑和伪装的生活。

当天夜里,她和丈夫长谈后准备离婚,后来成为通用集团CEO杰克韦尔奇的妻子,开启了幸福的生活。

从这个故事里,看出来该法则只需要记住三个问题:

  • · 10分钟后我会怎么看这个问题?

  • · 10个月后我会怎么看这个问题?

  • · 10年后我会怎么看这个问题?

这里揭示了我们大脑的工作原理,更倾向于短期的快乐。而一个理性的人会考虑这个决策可能带来的长远影响。

如何应用

一个关键的点

要用好这个法则,需要站在旁观者的视角,审视自己所做的决定。其实,就是要我们定期进行阶段性反思,最大程度避免短期主义行为。

由我们生理构造决定,很容易被短期的利益或快乐所迷惑,而做出冲动的选择。而三个10法则是一种反人性的思维方式,迫使我们从长远的角度审视问题的后果。

一个挑战

有的人会提出挑战,10年以后的事情,谁能预测的出来?还不如及时享受当下,何苦为难自己。

我们的一生是短暂的,对每个人而言都公平的只有时间。任何一次选择都有机会成本,也就是选择A而放弃B带来的成本。

从能量守恒的角度看,一个人的付出和回报应该成正比的。也就意味着为了得到我们想要的东西,就需要付出努力。

对大多数人而言,想要得到的永远大于付出的。如果为了得到短期的快乐,而放弃了努力,未来需要付出更多才能弥补。这也就是为什么”延迟快乐“的做法会被倡导。

举个例子

还是以我个人的经历套用一下该法则。公司制定了一个政策,总部的干部想要进一步晋升,就必须要到基层锻炼2年。而我决定尽早去基层锻炼。

10分钟后,我会想到的是换了城市不适应怎么办,没有时间陪伴家人怎么办,照顾不了孩子怎么办。

再想到10个月后,如果基层的工作自己无法适应,该怎么选择?留在总部的话,挑战会小一些,是不是应该选择再观察一下。

10年后呢,无论10年以后在哪里,职业生涯都需要有更丰富的经历,能力才能得到全面的提升。如果畏惧新环境的不确定性,也没人能保证待在总部就高枕无忧。虽然牺牲了照顾和陪伴家人的时间,但2年后还可以弥补。而且到基层锻炼,会让后面的职业选择更多。所以,不后悔当初的决定。

参考材料

  • · 01010原则|1个原则告诉你如何做长远规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