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懂酒才能懂《醉翁亭记》的两个细节

 钟楼语文 2022-12-14 发布于江苏

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

酒最本质的成分是都含有酒精即乙醇。含糖分的水果只要经过酵母菌的分解作用就能生成酒精。原始社会已经出现自然发酵的果酒。

进而,古人使用糵(niè)酿酒。糵即麦芽,它含有丰富的淀粉酶。将麦芽与谷物一同浸水,可使淀粉糖化、酒化,再过滤去渣滓(称酾酒、漉酒或沥酒)后而得醴酒——一种味道淡薄的甜酒。《庄子·山木》说:“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后来,人们在蒸煮过的谷物上培养出能产生酶的真菌——曲霉,制出酒母,又叫曲。用曲酿造的粮食酒味道比原始的果酒和醴更加醇厚。《礼记·月令》总结了酿酒工艺:“秫稻必齐,曲糵必时,湛炽必絜(洁),水泉必香,陶器必良,火齐必得”,涉及原料精选、发酵时机、浸泡蒸煮、用水质量、陶器质量、温度控制等六方面。《醉翁亭记》“泉香而酒洌”就本于此。“洌”指酿出的酒少杂质,与酿造用水有关。

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

觥初为兽角制成,后为青铜制,一般作椭圆或长方形体,或仿动物形体。《诗经》中有“兕觥”(犀牛形状的觥),是用于祝寿等饮酒场合。

东汉时觥开始作为罚酒专用器。东汉初,郅恽为汝南太守欧阳歙的功曹,欧阳歙在一次飨会上表彰了一位贪吏,郅恽当场提出批评,还要求欧阳歙“受觥”喝罚酒,欧阳歙认罚,说:“实歙罪也,敬奉觥。”

在著名的兰亭集会上,众人流觞赋诗,“诗不成,罚酒三巨觥”。从此,“觥”就常见于文人宴饮行令时罚酒的叙述,虽然盛装罚酒的应该已经不是作为盛酒器的觥,而是当时流行的漆制或瓷制酒杯。

筹是酒令游戏中的筹码,用来记数,后按所得的筹的数量喝酒。《醉翁亭记》的“觥筹交错”,是勾画行令和罚酒欢快场面。

【参考文献】

  • 孙机《中国古代物质文化》(中华书局,2014年)

  • 高启安《来通传来与唐人“罚觥”——以〈纂异记·张生〉为线索》(赵荣光,吴国平主编,第五届亚洲食学论坛(2015曲阜)论文集,北京日报出版社,2017.10,第265—287页)

图书推荐

公众号ID:jlzxzwxp

 

钟楼语文

    为学生立心,

    为教师立命,

    为语文继绝学,

    为教育开太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