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开国少将文击给大炮“装上刺刀”,美军俘虏:你们炮一定比我们多

 风声之家 2022-12-14 发布于江苏

截至2022年9月,在世的开国将军中仅剩下4个,文击将军就是其中之一。

在世的开国将军中,文击将军虽然不是年龄最大的那一个,但至今算来,他也有百岁高龄,更重要的是,他老人家至今依然身体健康,让人颇感欣慰。

图|文击将军

2022年春节,老将军还曾接受记者的采访,思维依然清晰敏捷,谈起当年在战场上,老将军依然兴致勃勃。

“我从没有打过败仗。”

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只要敢于斗争,敢于胜利,什么敌人都能够打败,什么都能克服。“

老将军言语之间,倒是颇有一股子“亮剑”精神在里面。

文击将军,如今也是河北唯一一位在世的开国将军。

文击将军少年时曾就读于宣化一中,对母校一直有着很深厚的情感。

2002年9月,宣化一中百年校庆时,文击将军还专程到学校去与师生座谈,他高兴的说:

“很幸运少年时代能在这里读书,接受良好的教育,学校这片沃土滋养了我的青春。你们要好好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学习生活,奋发图强,将来报效祖国…… ”

文击将军不仅参加了宣化一中百年校庆,后来宣化一中110周年校庆,老将军还应邀为母校学校史馆题写馆名。

1918年10月,文击将军出生于河北霸县,为了生计,文击将军年幼时就跟随父亲来到张家口安家,那时的张家口因各地往来商贾颇多,形成了很浓厚的商业分为,文击将军的父亲也依靠经商度日,家境也颇殷实。

少年时代,文击将军考入了察哈尔宣化中学(今宣化一中),那时的宣化中学,是察哈尔省最早开设高中的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是全省闻名的学校,也是无数学子想要考入的中学之一。

也就是在这所学校,文击接受了最好的教育,少年时代的聪颖到这时被展现的淋漓尽致,不仅如此,文击将军学习也很刻苦,各科成绩也都是名列前茅,特别是数学、语文、英语三科。

文击将军在宣化一中高三学习期间,还获得过英文竞赛第二名的好成绩过,1936年《宣中半月》校内刊物上,还清清楚楚的记载这件事。

不过,文击将军那时还不叫这个名字,他的本名叫刘树棠。

而改名文击是他在参加八路军以后的事儿。

1936年,文击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宣化中学。

那时的中国,正值一个黑暗的年代,不仅仅是军阀混战,还有强敌环伺,九一八事变后,日军侵占东三省,紧跟着便将触手伸向了华北,1933年长城抗战后,日军势力已经渗透进入河北,直至抗战全面爆发后,日军已经完全控制了河北。

文击将军在学校求学期间,便树立了爱国志愿,特别是受到了在校的张苏、林枫等共产党员的影响,立志投身革命事业。

图|1936年《宣中半月》校内刊物上记载文击将军在宣化一中高三学习期间获得过英文竞赛第二名

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军大举进攻华北,北平、天津相继沦陷,也正是在这样一个时候,年仅19岁的文击选择参加了八路军。

当时在八路军的新兵营中,文击与几个相熟的新兵战士约定改名,那时文击考虑到“刘树棠”这个名字虽然不错,但比划太多,毕竟那时候用的都是繁体字,几经考虑,他才改为文击,寓意文武双全,又有闻鸡起舞,杀敌报国的含义在里面。

从此以后,文击将军正式踏上了革命生涯。

1938年,文击将军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

作为一名典型的三八式干部,又是中学毕业,这样的人当年在部队中可以说是高学历的知识分子,所以从事的工作大多数都是干事、教导员、政委等等。但是谁也没有想到,文击将军后来自我发挥,竟然在炮兵领域干出了成绩。

文击将军调任晋察冀军区炮兵营政委后,1944年,炮兵营调延安,成为直属于八路军总部炮兵团的一个营。

那时的中央已经考虑到,在未来夺取城市的作战中,炮兵是头等重要的条件,早在中央红军长征抵达延安后,就利用缴获的山炮组建了一个山炮连,后来这个山炮连成为总部炮兵团的前身。

炮兵团组建之初,不仅仅是火炮奇缺,就连相对应的炮兵人才也很短缺,招收来的新兵虽然多数都接受过教育,但基本上连枪也不会开,更不要说会用炮,也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八路军炮兵从无到有的建立起来,并在后来的抗战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文击将军也是在不断的实践中,逐渐的掌握了炮兵技术。

1944年秋,党中央毛主席推断抗战即将落幕,为接下来的反攻做准备,延安以炮兵团为基础,组建了延安炮兵学校,文击调任炮校大队政委。

1945年9月抗战胜利后,延安炮校除了留下一个营在陕北外,全校师生1069人分三个梯队开赴东北,后来成为东北人民自治军炮兵学校、东北民主联军炮兵学校,文击也跟随炮校一道开赴东北。

依托于炮校基础,东北民主联军组建了自己的炮兵旅,贾陶任旅长,下辖两个炮兵团,其中文击任炮二团政委。随着部队规模逐渐扩大,文击将军先后担任东北军区炮兵纵队第二团团长,东北军区炮兵第1指挥所参谋长,东北炮兵司令部炮兵第一师师长。

不能在战斗中学习,就得在战斗中灭亡。

文击将军在不断的战斗中,从一开始的生疏到精通,并在解放战争的过程中立下了赫赫战功。解放天津一战中,文击率3个炮团迅速拿下了天津外围敌人坚固的工事,并基于攻入天津的部队以火力支援,并在战后受到了野司的表彰。

在整个东北乃至全国的解放过程中,都少不了炮兵的作用。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后,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文击将军也率领炮兵1师参加了抗美援朝。

尽管我军取得了解放战争的胜利,但对于炮兵这样的兵种,我军依然很是缺乏,入朝的三个炮兵师,炮一师、炮二师、炮八师,是我军全军的精华,总计涵284门野炮、榴弹炮,炮型陈旧,而且多数是用骡马拖运。

图|云山进攻战斗

即便如此,炮兵部队在入朝初期,依然发挥了难以想象的作用。

“入朝时,咱们对付美军主要就是用炮。”

最让文击将军印象深刻的是在云山战斗中。

1950年10月19日,志愿军38军率先入朝,10月25日上午7时,志愿军40军120师第360团在云山以北与南朝鲜军第一师教授,3个小时候,40军118师首战温井,全歼南朝鲜军第6师第2团第3营和1个炮兵中队。

当时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根本还没意识到我军已经成建制的进入朝鲜,仍然在以极快的速度向北推进,其中西线南朝鲜军进军速度最快,南朝鲜军第六师已经抵达鸭绿江边,并炮击中国边境。

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彭老总立即决定,以军或师为单位,分别歼灭冒进之敌。

南朝鲜军在遭到我军进攻后,全军溃退,当时驻守云山的南朝鲜军第一师接到消息后,立即上报,尽管美军当时只是认为我军只是小股部队入朝,但考虑再三,还是决定以美骑兵第一师到云山,接替南朝鲜军第一师的防御。

根据志愿军司令部命令,39军大胆迂回至云山地区,并于11月1日发起进攻,正巧赶上了美骑兵第一师与南朝鲜军第一师换防。

整个云山战斗中,炮兵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1950年11月1日凌晨,文击指挥炮一师上百门火炮,悄无声息的进抵至云山,而敌人的阵地上此刻还是一片祥和,时隔多年后文击将军回忆起这一幕时还称:

“敌人丝毫没有察觉被包围。”

当然对于我军而言,我们也没有想到,对面的敌人此刻早已经不是南朝鲜军第一师,而是刚刚换防上来的美骑兵第一师第八团。

美骑兵第一师在美军战斗序列中,可以说是威名赫赫,这支部队组建于华盛顿开国时期,历经百战,功勋卓著,享有“开国元勋师”、“常胜师”的美誉,随着工业化的推进,美骑兵第一师虽然还挂着“骑兵”一词,但实际上早已全盘机械化。

当时美骑兵第一师第八团换防时,南朝鲜军第一师曾好心提醒,要小心中国军队,但时任美骑兵第一师第八团团长的帕尔莫却自负的称:

“中国人吗?他们也会打仗?”

可事实上,就是这样一支他们看不起的“农民军队”,却撕裂了美骑兵第一师的遮羞布。

下午15时30分的时候,文击将军通过望远镜观察到对面敌人坦克、汽车、步兵有移动的迹象,于是立即报告了指挥部,上级立即决定,提前发起攻击。文击将军指挥上百门大炮,同一时间发出了嘶吼,对面美军的阵地被炸成了一片火海。

“这是朝鲜战场上第一次出现志愿军集团火炮急促射击的壮观景象。”

文击将军忍不住感慨了一句。

在炮兵与步兵密切配合下,我军向敌人阵地发起了猛烈进攻。

云山阵地上的美军被突如其来的炮击打晕了,根本就分不清方向,据文击将军回忆,因美军没有弄清我军炮阵地在什么方向,只能举着炮四面八方胡乱射击,一直到双方打了一会儿后,美军才发现我军炮阵地所在。

这时我军炮兵的劣势就彻底展露无遗,因为我军的火炮基本上都是用骡马拉运,根本转移不及,而美军却能够凭借坦克、装甲车快速推进,

“如果不能迅速结束战斗,势必遭到敌报复,必须诱敌深入,集中优势兵力进行围歼。”

我军炮阵地上出现了片刻的宁静,这一下美军冲的更起劲儿了。

危急关头,文击将军却依然很镇定,他用望远镜仔细观察着美军推进的速度,一直到距离我军炮阵地只有三四百米距离的时候,文击将军下达了命令:

“开火!”

一瞬间火光冲天。

这一手无疑相当于给大炮“装上了刺刀”,因为距离很近,美军坦克根本来不及准备,一瞬间就被猛烈的炮火所覆盖,一直到许多年以后,文击将军还兴致勃勃的谈论:

“炮弹像长了眼睛一样飞向敌坦克。”

美军也被我军炮火打蒙了,因为距离很近,我军的炮火几乎是一击命中,美军每辆装甲车、坦克,都被炮弹击中过三四次。

双方激战两个昼夜,一直到11月3日晚,被围的美军举手投降。

云山之战落下了帷幕,我军共歼灭美军骑兵第一师第8团大部、第5团1部及一部南朝鲜军,毙伤俘敌2000余人,其中美军1800余人,缴获飞机4架、击落敌机3架、击毁和缴获坦克28辆、汽车170余辆、各种大炮119门。

一个美国记者后来在报纸上如此叙述云山战斗:

“美军被这锐利的攻势所震惊,他们从未经历过这样的战斗,这是一场中国式的葬礼!”

有意思的是,文击将军在战后与一被俘的美军连长交流,那名美军连长对我军赞不绝口:

“你们的士兵十分勇敢,炮火也很猛烈,压得我们抬不起头来。我看你们的大炮一定比我们多,白天打晚上也打,打得我们坐卧不安。”

文击将军微微一笑,最后实话告诉他:

“我们的战士勇敢是真的,但大炮可比你们少多了。不过我们知道怎样让有限的炮火发挥最大的威力。因此,你们会觉得我们的大炮无所不在。”

云山战斗是文击将军一生中印象最深刻的战斗,一直到晚年他还谈起这一战,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这一仗打得很过瘾。没有飞机、坦克,我们照样打胜仗!”

中国人民志愿军炮兵是属于首批入朝参战的部队之一,经过几次战役的锻炼后,中央也更加重视志愿军炮兵的建设。

图|文击

尽管到朝鲜战争结束时,我军火炮的整体质量仍然不如美军,但在数量上已经超过了联合国军总数。

志愿军炮兵司令部改称炮兵指挥所后(1951年11月20日改称炮兵主任办公室,53年4月改回原名),文击将军又担任了炮兵指挥所副参谋长,不仅指挥炮兵参加了第一至第五次战役,还参加了1952年秋季战术反攻,1953年夏季进攻战役。

回国后,文击将军历任宣化解放军炮兵学院训练部部长、副院长兼训练部部长,济南军区炮兵司令员等职务。

1955年9月,文击被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晋升少将。

1980年12月,文击将军又担任了解放军炮兵副司令员兼参谋长,总参谋部炮兵部部长。

文击将军一生为解放军炮兵事业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

毫无疑问,文击将军是一个有福的人,寿至百岁依然精神健硕。更幸运的是,文击将军的夫人寿至九十多岁高龄,至今也依然在世。

图|1986年文击将军

话又说回来,文击将军之所以健康长寿,除了他本人健康的习惯以及国家越来越好的医疗条件外,更多的是得益于夫人照料,从离休后的30多年时间里,夫人杨志始终陪伴在丈夫身边,无论是出席活动,还是住院,说来也是一件趣事,文击将军对夫人有个昵称“老兄”。

2020年4月,文击将军因病住院,他给夫人杨志编写了一条短信:

“老兄,我想你,有什么办法可以见面。”

因疫情肆虐,此次文击将军住院,夫人未能跟在身边陪伴,这让从没离开夫人身边的文击将军心中好像缺了一块,后来还是院方在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特别安排杨志带着她的护工到医院去陪伴,住院期间,杨志虽然已经90多岁高龄,却始终陪伴在丈夫身边,乐此不疲。

杨志年轻时是部队的妇产科医生,曾接生过上百个婴儿,晚年退休后就专职负责照料丈夫的生活,她对丈夫文击身体的熟悉,甚至比医护人员还了解的多。

2000年时,杨志通过敏锐的女人感觉,察觉出丈夫身体上的疾患,果不其然,后来到医院一检查,文击将军患上了膀胱癌,幸运的是,因为夫人发现的早,癌症尚属于早期,后来通过手术及时清理了隐患。

图|文击将军104周岁与94岁夫人杨志及工作人员留影

也因为这次缘故,杨志对丈夫关心更加仔细。尽管她年龄也大了,身体也不是很好,却始终记挂着丈夫,甚至她晚年两次骨折住院时,依然不停的询问身边的人,丈夫的情况怎么样。

人生若此,夫复何言!

尽管距离那个辉煌的革命岁月已经有70多年,战争已经离我们这代人已经颇为遥远,但无数革命先烈奋起拼搏,为我们后世打出来这样一个太平天下,我们不应该忘记他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