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开东:故乡不是用来失望的

 我的书海601 2022-12-15 发布于广西
图片

我每年都要回乡。回乡的心情总是复杂的,每回一次,心痛一次,心碎一次。一是农田大量荒芜。小时候宽阔的田埂,全部崩塌,连成一片。原先那些黏度十足的泥土,全部松散如沙,根本无法存水,所有的田地都是干的。二是人烟极为稀少。打工的人们,一点点把城里的好东西搬回来,把家装饰得富丽堂皇,但他们都没回乡的打算。村子里户与户之间的路,荒草丛生,几乎无人行走。只有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在农村里扎根,栖栖惶惶地守着老房子。三是环境污染严重。过去清澈的河流,全部淤塞,长满了杂草。所有的池塘无一例外地干涸,像泪水流尽的眼窝。四是熟人社会彻底解体,一个陌生化乡村的到来,导致了农村伦理的迅速崩溃。

作家蒋方舟在《文学中的乡土中国》写道:“故乡是用来怀念的,故乡是用来美化的,故乡是用来失望的。”故乡当然可以用来怀念,但无须美化,更不能仅仅用来失望。在我看来,有必要思考几个问题。故乡是用来怀念的,为什么怀念?故乡是用来反思的,反思什么?故乡是用来回归的,如何回归?由此看来,青少年的家乡教育,就涉及三个方面。


图片
图片

一定要热爱家乡

人非草木,家乡就是一个人的根。无论什么时候,这个根是无法改变的。故乡是用来怀念的。怀念故乡,本质上就是热爱故乡。

月是故乡明,因为这是在家乡看到的月亮,这个月亮是我们旧时的月亮,与家乡的一草一木融合在一起。因为这一个月亮,与我们在故乡互相驯养过,所以它是独一无二的月亮。

故乡之所以不可替代就在这里。故乡是我们的起点,是我们的根,是我们生命的河床。可以漂泊,可以居无定所,甚至也可以做到“此心安处是吾乡”,但那个乡毕竟不是我们真正血脉相连的乡,况且,一个失去故乡的人,此心何谈安处?

中国人都有根深蒂固的乡土情结,这全都源于我们深厚的乡土文化传统。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中,将中国社会的基层定义为乡土性。

一是乡土社会中的人,离不了泥土。农民最普通的谋生手段是种地,所以土地对于他们来说最宝贵;二是乡土社会中的人还不具有流动性,离不开土地就会安土重迁,每户人家每个村落都保持着独立与隔膜;三是农村是一个熟人社会,因为人口流动性缓慢,所以乡村的生活基本带有地方性的特点,聚村而居,终老是乡,始终是个熟人的社会。

乡村社会人与人的交往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形成,主要是以自我为中心根据利益关系的亲疏而划分的,就像是一块石头投进河里所形成的波纹,而这个石头就是社会中的每个人,这就是著名的“差序格局”,这就是故乡文化血脉的道。

中国人安土重迁,就是舍不得离不开土地,离不开这种熟人世界,离不开这个差序格局。背井离乡或许有不得已之处,但最终一定会“叶落归根”。

屈原说“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鸟无论飞多远,最终一定要飞回故乡;狐狸死在外地,一定要把头朝着自己的洞穴。动物尚且如此,更何况我们人呢?

图片

一定要家国同构

我们对故乡的情感是复杂的,既希望家乡田园牧歌,又希望家乡高速实现现代化,这个矛盾可能伴随着每一个人。

故乡就像老茧,剥落便剥落了。小时候常在老屋捉迷藏,河边放牛,溪边捉鱼,水田里钓黄鳝……故乡承载了我们太多美好的、难忘的童年记忆。但现在故乡变了,更要命的是,每个人的故乡都在沦陷,很可能我们自己就参与了拆除的过程。所以我说,故乡不是用来美化的,而是要用来反思的。

故乡确实老了,如果每个人都逃离衰老的故乡,未来还有谁来守护我们的故乡?当烟囱不存,炊烟安在?我们是不是就找不到回家的路?是不是就丢失了今生今世的证据?这就进入下一个问题,我们的根在故乡,但故乡的根在哪里?所以有必要家国同构,把小家上升为大国。

为何只在中国形成了家国同构?

一是农耕社会的孕育。农耕生产要求耕作者固定一地,采取最适合的家庭经营方式。若干个小农家庭组成村庄,若干个村庄又组成国家,进而形成“集家为国”的国家治理形态。二是国家治理的架构。秦汉以后全面推行的以“户”为基本管理单元的户籍制度,进一步固化了小农家户在国家治理中的基础性地位,家户组织不仅是生育单元和生产单元,更是社会单元和国家治理单元。

家国同构的特点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一是治理结构的趋同性。治国与治家相通,家是小“国”,国是大“家”,作为国家最小的组织单元,家与国在治理结构上具有趋同性。二是治理方式的共生性。国与家处于共生状态,相互依存。治国与治家的规则、逻辑和模式是相通的。三是治理过程的延续性。治家构成了治国的必要前提和准备。封建时代常常号召忠孝治天下。为何强调孝道?在家庭伦理中灌输“孝”,走入社会就会“移孝为忠”。四是治理伦理的差序性。家国同构并非家与国等量齐观,二者存在区别与矛盾,在治理秩序中国优先于家。

在这个过程中,文化起了重要的作用。儒家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本身就隐含着只有先“齐家”方能“治国平天下”的潜在意涵。齐家不仅是治国的准备,很可能就是治国本身。中国人讲责任,讲个人对家庭的责任,更讲个体对国家的责任,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种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担当,构成了中华民族在历史上能克服磨难的强大精神力量。

中国人的文化属性就是家国同构,家国是一个共同体。家国情怀是家庭精神成长的沃土,家庭感情的逻辑起点在于家风的养成和家庭教育的养成。一定要厚植家国情怀,要把爱家和爱国融为一体。不仅有爱家之心,还要有爱家之行;不仅要有爱国之志,还要有报国之才。

图片
一定要建设家乡

萧伯纳说:“人们总是抱怨他们成为现在的自己,是因为所处的环境,但我不相信这是因为环境。改变世界的是这样一群人,他们寻找梦想中的乐园,当他们找不到时,他们就会亲手创造它。”

我常常被这句话所激励,故乡不是用来失望的,感觉到失望的就是萧伯纳说的抱怨者。故乡应该是用来回归的,如何回归?我觉得最重要的就是要做故乡的建设者。

很多时候,故乡让我们首鼠两端。

细雨如烟,老牛如定,木犁如船,白鹭如歌,翻开的土垡如波如浪……这是一幅烟雨牛鹭图,确实很美,如世外桃源。没有拖拉机,没有化肥,没有杀虫剂,没有汽油味儿,没有订单农业,没有CEO,没有环境污染……

但我们之所以觉得美好,是因为我们远距离欣赏,如果让我们回到这样的农耕生活,你愿意吗?如果你不愿意,那你凭什么让农民们继续过这样的生活?

农耕文明太古老太陈旧了,一无现代文明的气息。所以该怀念的怀念,该建设的建设,这就是我们的责任。指责泥泞小路被柏油路替代,恬静悠然的农耕生活被紧张快节奏的工业发展打破,这是诗人的抒情,不是真正的生活,更不是真正的回归。真正的回归和反馈是,我们要做新农村建设,要开创青山绿水的现代化的农业文明。

新农村建设,亟待重建新时代的乡村文化。复兴文化需要文化自尊、自觉到再造,同理,复兴农村也包括了乡村自尊、自觉到再造。新农村建设,首先要让农村变得美丽起来,可爱起来,要建立新的农村文化。新的乡村文化是什么?可以有几个指针:能否成为人们魂牵梦绕、落叶归根的所在?是否拥有安详稳定、恬淡自足的环境?能否如过去一样,成为礼仪的发源地、传统伦理的根基、中华文明的发源地?

离开是为了回归。家园建设需要更多儿女的合力,需要外出社会精英返乡,为家乡发展贡献才智,改善家乡的交通、医疗、教育、环境的落后面貌。

作家刘亮程说:“身体之外,唯有黄土。心灵之外,皆是异乡。”每个人的家乡都在累累尘埃中,需要我们去找寻、认领。年轻时,或许父母就是家乡。当他们归入祖先的厚土,我便成了自己和子孙的家乡。每个人都会接受家乡给他的所有,最终活成他自己的家乡。家乡在土地上、在身体中。故乡在厚土里、在精神中。

—  END  —


来源 | 本文刊于《教育家》2022年11月刊第4期,原标题《故乡不是用来失望的》

文 | 王开东 苏州市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党支部书记、主任

编辑 | 邢晓凤

设计 | 朱强
统筹 | 周彩丽

图片

视频推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