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母亲泪》批评不孝子女

 戏剧传媒 2022-12-15 发布于河北
2017年3月7日晚上19时30分,太原星光剧场安排的是山西省2017新春新创优秀剧目展演的最后一个剧目,也是最后一场演出,即忻州市二人台戏曲研究所、忻州市二人台剧团联合创作的二人台大戏《母亲泪》。该剧简单明了,似乎像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故事,批评不守孝道子女的同时,也需要思考剧中的故事到底有多少普遍意义。


年过七旬的孤寡老婆婆,膝下有三儿一女,均已成家。女儿嫁到了南湾,三个儿子成家后与老婆婆住在一个村子。老大是做豆腐专业户,生意兴隆;老二是木匠,生活也好;老三是民办教师,收入稳定。但是,因为受妻子干扰,除去老二与二媳妇还算孝道外,老大、老三完全被自己的妻子所左右,二人台艺术家们用两个小时左右的时间,演绎了一场亲情被严重注水、子不敬母、道德真空的“轻苦剧”。

大媳妇叫大娇,被三媳妇在家里称作“母老虎”;三媳妇叫兰云天,被大媳妇在家里称作“狐狸精”;二媳妇没报姓名,但身上有贤妻成分。几个妯娌之间是既“和谐”又斗争,许多情节看上去十分憎恨,但却又总会在诙谐幽默中完成人物形象塑造与舞台表演任务。

二人台演大戏,《母亲泪》已经不是首例,如山西大同市玲玲二人台艺术团就曾经把晋剧《清风亭》移植成了二人台剧目,在丰富二人台人物表演、音乐旋律、新创剧目等多方面做了大胆尝试。作为在民间很受欢迎、很有气场的二人台,历来擅长表现百姓生活中最最鲜活生动的内容,《母亲泪》的诞生,就是忻州二人台艺术家们挖掘提炼的一段发生在农村少数家庭不该发生的故事。

这出戏由以下几个艺术节点和主要故事情节构成:

第一场议养,主要铺陈了老婆婆年迈,到底由哪个儿子供养,争来吵去,即使由女儿荷花出面请来舅舅调解,也没有弄出来结果,最后还是三个弟兄在各自妻子参和下,定下了三天一轮换,逢十到姑娘家的办法。

第二场逢十,则借鉴了一些传统戏的编排方式,首先是大雪飘飘,寒风朔朔,老婆婆拄着柳条拐杖,爬山过坡,前往南湾女儿家去,不幸因困饿路滑摔倒在雪地里面,恰逢前来接应的女儿荷花,又恰逢办案路经此处的法庭庭长,两人急忙将老婆婆送往医院救治。

第三场规劝,场景转换到了医院,老婆婆已经痊愈,很高兴,但又发愁回家看儿媳妇们的脸色,法庭庭长正好把病房当法庭,先依法律向三个儿子问话,但老婆婆不忍,遂改为规劝,除去每家分担333元医疗费外,回去在谁家生活而其他家出30元生活费给谁家的办法。

第四场虐待,有人管了,但小儿媳妇却让老婆婆洗衣服,大儿媳妇让老婆婆搓玉米棒子,女儿回来看着心情不顺,但又非常无奈,只好做出了接走老婆婆的决定,而就在搬动衣箱的时候,发现了老婆婆的一张存折,且被小儿媳妇看到,遂改变主意把老婆婆留住,撵走了大姑姐。

第五场纷争,主要围绕老婆婆的存折如何分配展开故事情节,除去二儿子、二儿媳不要外,你看大儿媳、小儿媳两个人那个闹腾,一跳三尺高,一吐给对方满脸甩出去的都是唾沫星子,推推搡搡,真是无法说出来的丑陋。

第六场酷情,争来抢去,结果把20元存款看成了2000元存款的大儿媳、小儿媳,气急败坏地互相推诿不养老婆婆,老婆婆只好拄起拐杖,拿上饭碗,准备沿街乞讨,孙女放学回来,问,难道人老了都要沿街乞讨?一句话点醒了不孝子女,齐刷刷跪下,挽留老婆婆别走,幕落……

二人台艺术家们在演绎这些生活细节的时候,各有特点,极尽了人物性格塑造。如扮演大儿子的演员憨憨的,却又似乎对闹腾的小弟弟能镇住,那种艺术样子,实在看着可爱;扮演大儿媳的演员明显有舞台实践经验,头一圪颤,腰一扭,脚一剁,浑身是戏……全剧基本上给每个角色的戏份分配得很均匀,唱念做打都有,能展示出来每一个演员的艺术长处。戏文唱词也很通俗,如醋瓶里泡圪针、卖片汤、楞圪泡等,都是民间俗语。置景也很节约,几场戏都是在一个农家小院里完成,大门顶上挂着玉米棒子,老屋的窗户两旁挂着大蒜和红辣椒,舞台视图既形象又质朴。角色名字也有寓意,如舅舅的名字叫常守信,确实很守信;二儿子的名字叫张扎根,确实比较孝顺,能够扎根等。

散戏了,人们议论着,几位观众边走边说,扮演老婆婆的演员唱得不赖,形象也好,就是装扮年轻了点,服装漂亮了点,如果再从形象上老一些,甚至修改成瞎眼老婆婆,打动观众的可能性会更大些;也有观众质疑,如今农村里真有这样的事吗?如果真有,村委会的人呢?党的新农村政策呢?

我则更多地看到的是《母亲泪》以二人台形式出现在舞台上的艺术表现力,演员在塑造故事人物时的表演细节,还有在舞台上所展示出的浓浓的乡土气息。如舅舅让几个外甥在赡养老婆婆的规矩上签字,大儿子用的是图章,二儿子按的是手印,小儿子用的是签字笔,三个人的不同方法,正代表了三个不同年龄段的个人文化程度和对应的社会文化状态,编剧的人物与生活构思永久地留在了我的记忆深处……

2017.03.07-23:16开题
2017.03.08-06:36续完

附言:《母亲泪》看过去五年多时间了,但是,想起来还会很有感觉。从网上获悉,这部戏还在演出,说明已经成为二人台剧种的一个保留剧目。我常想,什么叫优秀剧目?其实,获奖作品是一种,而没有获奖且能持续演出的作品也是一种。老百姓看戏,除去欣赏艺术体现外,更主要的是与演员、与剧目、与舞台一起体验生活,并因人而异,受到程度不同的教育。现在回头检视,《母亲泪》的创作和演出做到了。此篇文字写在五年前,不妨拿出来,以期唤起更多人对《母亲泪》的推崇,也唤起更多人对其主题思想及其教育意义的喜爱,进而避免“子欲孝而亲不待”的悲情发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