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药探秘——药性之起源本质

 滴水映天 2022-12-15 发布于江苏

防、治、管一体化 哈尔滨绿色春天中医院 2022-05-28 13:49 发表于黑龙江

“神农尝百草,始有神农本草经”这句话给后人的启示为,中药都是用身体和嘴巴尝试出功能主治的,其实不然。

老祖宗首先通晓了自然规律,冷地生热物,热地生冷物。寒冷地区的动植物多数身体里有大量热能,如人参、虎骨。

图片

图片

热带地区的动植物多数身体里有大量寒凉能量,如犀牛角、青黛,潮湿之地生长的植物多数不怕湿气,可以有效疏水利水,如车前草,水中生长的植物多数可以利水、清热、宣通湿热如芦苇根、糯稻根。即耐热又耐寒的多年生宿根植物,地上部分清热,地下根部温阳,如牛蒡子、牛蒡根、葱叶、葱白。再比如动、植物、矿物的味道不同,引导体内的能量运动方向,苦味是寒性能量,自然界中冷气向下流动,据此得出苦能降气的规律,如大黄,寒性能量可以清热、故“苦能败火”如黄连。辛辣味是燥性能量,自然中燥热,气向上流动,向外扩散运动,据此得出“辛能散、能行、能燥湿”,如吴茱萸。

图片

图片

第三是观察动植物的外形特征,比如杏仁核是闭口的,据此推断杏仁具有敛气的作用。桃仁核是开口的,据此推断桃仁具有外张的能量,可以破血。水蛭切断后能自我修复身体而不死,水蛭喜欢吸食动物的血,据此推断水蛭有除旧血,通血脉的作用(现代研究证实天然水蛭素是最强的凝血酶抑制剂)。

图片

第四是发现了植物的花、籽、叶、茎、根部蕴含的能量不同,籽有孕育生命的能量,根部具有向下生长的能量,叶、花有散发的能量,茎有传导的能量,比如莲花、莲籽、莲蓬、莲藕、荷叶、荷梗。莲花去湿消风,莲籽补脾肾涩精,荷叶清暑化湿,升发清阳,荷梗理气化湿,通气和胃,莲藕凉血止渴。

凡此种种自然规律都是中药材的选择根据,而非现代药理学的化学成份所能涵盖。中国祖先的智慧成就了中医药的伟大宝库,是造福全人类的瑰宝。继承和创新中医药是中国人民的责任和使命,我辈当努力守护和推行,为人类的健康和繁衍做出独有的贡献。

图片

李桂林

哈尔滨绿色春天中医院院长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常务理事

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体质分会常委

哈尔滨市首批中医世家传承人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自闭症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会长

主张治疗得病的“人”,惯用“扶阳”治“人”

自幼受家父李殿生大夫的影响和熏陶,喜欢中医药,于1989年毕业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得家父和栾兴志教授的指导,深谙中医“天、地、人”合的整体观念,主张治得病的“人”,“人正邪自去”,擅长用火神派医术“扶阳正人”治疗内、外、妇、儿等难病、怪病。

常年坚持到海外讲学,引进俄罗斯医学科学院院士的专利技术,“干细胞再生”自然疗法与中医疗法结合,调整肠道微生态,用于治疗肥胖、糖尿病、便秘、腹泻、失眠、抑郁、帕金森、自闭症、早老症、肿瘤、过敏、皮肤病等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