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白下驿饯唐少府》——2022年全国乙卷诗歌解读

 和马老师共读诗 2022-12-15 发布于四川

仓促成文,思虑不完备的地方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轻点“通俗国学”四字,和你一起解读高考诗歌。

白下驿唐少府    王勃

下驿穷交日,昌亭旅食年。

相知何用早?怀抱即依然。

浦楼低晚照,乡路隔风烟。

去去如何道?长安在日边。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A.这首诗系饯行之作,送别的对象为唐少府,是诗人早年的知心好友。

B.诗人与唐少府都曾有过潦倒不得志的经历,这也是他们友谊的基础。

C.颈联中的“低”“隔”,使得饯别场景的描写有了高低远近的层次感。

D.颔联和尾联中的问句,使语气起伏,也增添了诗作的豪迈昂扬气概。

15.本诗与《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都是王勃的送别之作,但诗人排遣离愁的方法有所不同。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赏析

这是2022年全国乙卷诗歌鉴赏题,主观题将本诗与初中八年级课内《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进行对比阅读。这种考察方式既注重了课本知识考察,也将课内知识有效延伸。是一种很好的考察学生学习能力的方式。
从标题来看,“饯”有饯别、送别的意思。因此这是一首送别诗。白下驿是古地名。在今江苏南京西北。送别的对象是唐少府,唐少府真名不详。此时的王勃要南下去往交趾探望父亲,而友人唐少府即将启程前往长安。于是王勃写下这首诗来为唐少府告别。

下驿穷交日,昌亭旅食年——“穷交日用了典故。《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记载,战国时,虞卿和魏齐是从小的穷朋友,后来虞卿做了赵国的宰相,魏齐做了魏国的宰相。魏齐和秦国的当权人物应侯有仇,秦国向魏国讨要魏齐,并且讨要的态度很严峻,魏齐就逃到赵国虞卿这里。虞卿为了救从小就是穷朋友的魏齐,立即丢了宰相印,跟魏齐一同偷跑出赵国到了魏国,求情于魏信陵君。信陵君犹疑不决,没有慷慨答应。魏齐见事如此,就自杀了。根据这个故事,汉班固《汉书·游侠传》曾说:“赵相虞卿,弃国捐君,以周穷交魏齐之厄。”穷交日由此而来。“不驿穷交日”暗示两人属于知交好友那一类,有着过命的交情。“昌亭”也用了典故。《史记·淮阴侯传》记载:韩信没有做官以前很贫穷,行为又不检点,不能被推选去当个小官吏,他又不能做买卖设法自谋生计。因此,韩信经常去别人家吃闲饭,人们都讨厌他。他曾去南昌亭长家里吃饭,吃了几个月,亭长妻子不高兴。一天早晨,亭长家在草席上吃饭,韩信去了,亭长妻不给安排饭食。韩信看出人家讨厌他,很生气,马上离开亭长家。“昌亭”句出于此。意思是说寄人篱下。昌亭,是南昌亭的省略词。“昌亭”这一句写两人都曾有潦倒不得志的经历,“旅食”二字写两人寄人篱下,漂泊不定。两人有了相同的经历,自然关系变得越来越亲密。这两句借用两个典故写两人于漂泊中相逢相知的可贵。为下面抒发离别不舍做铺垫。
相知何用早?怀抱即依然——两个人成为知交好友何必要早年相识呢?只要两人抱负相似,观念一致就可以成为好友。颔联用了一个反问句。言下之意两人并非很早就是好友。所以选择题A选项有误。

浦楼低晚照,乡路隔风烟——颈联写离别之景:两人在江边酒楼告别,夕阳晚照,天色已晚。暮色低沉,风烟塞路,前路漫漫,看不到尽头。这两句是实写,渲染离别的伤感与不舍。
去去如何道?长安在日边——“去去是远去的意思。“长安在日边”引用了“日近长安远”的成语故事。晋元帝司马睿在都城建康(今南京)大殿上,当着众臣的面问年幼的长子司马绍:“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答曰:“日近。举目见日,不见长安。”这个成语后用于表达对京城遥不可及的眷恋、向往。唐少府此去长安,虽然路途虽远,但是前程似锦。表达了对友人此行的祝愿。尾联明面上只写了友人要去长安,而暗写自己要去交趾探望父亲。友人前路光明,自己前路如何,未为可知。所以尾联还隐隐表达了自己前路不明的失落与怅惘。

【参考答案】

①《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通过直抒胸臆的方法来排遣离愁。“海内”两句直接表现了诗人广阔的襟怀,而“无为在歧路”的“无为”既是对朋友的叮咛,也是自己排遣离愁的情怀吐露,表现出诗人志向高远,乐观豁达的特点。
②本诗通过借景抒情,虚实结合的方法来排遣离愁。颈联的“浦楼”两句实写饯别时凄清的场景,夕阳西下,余晖照水边酒楼,一路风烟;尾联的“去去”两句虚写友人要去的地方在日边,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不舍和担忧之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