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颜色编年史(14)至高无上的黄色

 大馅儿说瓷 2022-12-15 发布于北京

现代中国文化中对蓝色定义一般是受西方影响。但是中国对黄色的热爱,在华夏文明的初始阶段地位就超过其他颜色。中华文明起源于黄土高原,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黄河,中国人对于黄色的热爱之余更多的是一种崇拜感。

将黄色上升到文化高度的是《易经》,其中有“天玄而地黄”的说法。天为黑色,地为黄色。

古人在绘画中也大量使用有色土,土黄,土绿,土红等等。黄色在传统的五行色彩观中代表“土”,象征着大地的颜色,承载万物生长。土居中央,黄色也成为中央正色,“中央”不仅指代方位、地域的概念,还蕴含政治权力的意味,被视为尊贵之正色。古代天子乘车以黄缯覆车盖,自唐高宗起,“天子服黄袍,庶人不得服之”。天子所颁文告称为“黄榜”,皇室所藏典籍以黄绫封表,宰相的居宅为“黄阁”,释迦诸佛像以黄金为饰。黄色的美好寓意还来源于人们对黄土地的向往与深情,每当金秋十月,庄稼丰收,黄澄澄的稻田里泛起喜悦的波浪,它代表着希望与收获。
清 康熙 黄釉暗刻团花纹碗​

除了土地,自然紧密相连之外,黄色还是权利,富贵,光明和智慧的象征。黄色除了曾是皇族的专用色外,同时还是有着浓厚的宗教气息。从佛教建筑到僧服,以至寺院的装饰都会用到黄色。


黄色颜料是中国最早提取的颜料之一,中国先民懂得用栀子的果实制成黄色植物染料,到了南北朝以后又有地黄,槐花,黄蘖,姜黄,柘黄等植物染料。后又有我们绘画常用的藤黄颜料。

R252 G201 B39 

 C0 M25 Y86 K0

藤黄

藤黄色是我国应用广泛的国画颜色之一,取自于南方热带雨林中的海藤树,从其树皮凿孔,流出黄色树脂,以竹筒承接,干透后便可作国画颜料。其色泽纯度较高,有活泼明快之感,多用以画花卉、枝叶等。


琉璃瓦——耀眼的中国黄色

琉璃是由石英等矿物质烧结而成的,透明而有光泽的建筑材料,通常被施以黄金,翠绿,碧蓝等彩色铅釉。因其质地坚固,色彩鲜艳,被广泛用在烧制瓦,砖,正脊,鸱吻,脊兽等建筑构件上,是中国古建筑的一大特色。黄袍加身——清朝成为象征皇权的最高色彩
明黄色取自栀子的果实,色泽鲜艳明亮、纯度高,是透露轻微青色的冷调黄色,至清朝成为象征皇权的最高色彩,意味着高贵和权力。自古天子为龙的化身,色彩与皇权的结合,受到传统的“礼”以及“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黄袍加身的天子如同一条能上天入地、腾云驾雾、翻江倒海的“猛龙”,为社稷江山谋福利。有诗云:“江南十载战功高,黄袿色映花翎飘。“诗中的黄马褂还是皇帝赐予有功之臣的官服,得此赏赐乃是臣子的无上荣耀。姜黄色在室内设计的运用
姜黄色指草本植物姜黄的颜色,姜黄又名郁金、黄姜,可入药,呈深黄带褐色,是明度和纯度略低的一种黄色。除沿袭了黄色的温暖亮丽外,姜黄色则更显低调典雅,古旧的色彩沉积了岁月价值,令人想起旧日的好时光。

姜黄色和棕褐色的搭配是室内设计最常见的搭配,沉稳却不沉闷。

而现在比较主流的北欧风格中,有一种颜色的固定搭配,就在灰白色调的基础上,搭配姜黄色背景墙、以及墨绿色的家具和绿植,这种搭配被用在很多家具样板间和民宿设计中。

而姜黄色和黑色的组合具有典雅的东欧风情,属于很传统又不过时的搭配,是设计师钟爱的配色方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