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六年级三四单元知识点
2022-12-15 | 阅:  转:  |  分享 
  
第三单元?我们的国家机构?5?国家机构有哪些?一、知识点? 1. 国家的正常运转需要通过国家机构实现,我们的生活也离不开国家机构的保障。?
2. 国家机构是国家机关的统称。宪法是确定国家机构的最高法律依据。学校,医院,银行,邮局等单位不享有宪法规定的职权,不属于国家机构
。? 3. 国家机构包括中央国家机关和地方国家机关,前者在全国范围内行使职权,后者代表国家在所在区域内行使职权。? 4. 不同的国
家机关名称不同,职权也不同。它们就像我们身体的器官,在承载着自己独特功能的同时,彼此之间又有着严密的组织性和协调性。宪法是规定国家
机关职权的根本法律依据。5.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有哪些?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它的常设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员委员会,简称为“全国人大常委会”。根据宪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和监督权。?6.人民政府的职权有哪些?
人民政府是行政机关,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它代表国家在经济、社会等领域行使行政管理职权,提供公共服务。人民政府包括政府自身及所属
工作部门,这些部门行使政府的具体职能,我们经常会与它们打交道。?监察委员会、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的职权有哪些?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监
察委员会,是行使国家监察职能的专责机关,是 国家的监察机关。我国司法机关,包括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中华人民共和国法院是国家的审判
机关,中华人民共和国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 8. 任何社会都有争议存在。司法是解决社会争议的重要手段,是维护公平正义的最后
一道防线。? 9.?我国国家机关是如何产生的?? 我国人口众多,不可能每个人都直接行使国家权力。人民通过选举产生人大代表,组成人
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10.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和军队选出的代表
组成,各少数民族都应当有适当名额的代表。每一届全国人大代表总数不得超过3000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5年,每年在第一季度召开
会议。11.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设立常务委员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5年。
12.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国务院总理、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国家监察委员会主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由全国人民代
表大会产生。地方人民政府正职和副职、地方监察委员会主任、地方人民法院院长和地方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均由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产生。? 13
. 国家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根据 宪法,“一府一委两院”由同级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同级人民代表大
会负责, 受同级人民代表大会监督。? 14、“一府一委两院”,其中“一府”指人民政府,“一委”指监察委员会,“两院”指人民法院、人
民检察院。 在地方,“府”指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委”指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两院”指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 15.
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必须依靠人民的支持,按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行使职权,自觉接受人民的监督,努力为人民
服务。?6?人大代表为人民 1. 作为国家的主人,为了行使当家做主的权力,人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统一管理国家和地方事务
。 直接选举是指人大代表由选区选民直接投票选举产生。我国县级人大代表、乡级人大代表,由直接选举产生。间接选举是指人大代表由下一级人
大选举产生。全国人大代表、省级人大代表、设区的市和自治州人大代表由间接选举产生。 2.选举资格: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18周岁的公民,
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的没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4.选举的重要性是什么?? 选举是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重要途径,
选票代表着一种民主权利。县、乡两级人大代表换届选举是全体选民行使选举权重要体现,每一张选票都应当认真对待和珍视。 5、每年的三月初
,来自全国各地的全国人大代表会聚北京,走进人民大会堂,代表全国各族人民行使国家权力,共商国是。? 6、人大代表是怎么产生的?人民代
表是人民选举产生的,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人大代表应当依法行使代表职权,积极履行代表义务,充分发挥代表作用。? 人大代表有何职责?
他们是如何履行职责的呢?人大代表要按时出席人民代表大会,依法认真行使大会期间的各项职权。人大代表要密切联系人民群众,听取和反映选民
的意见和要求。?8、关心国家大事不仅仅是人大代表的职责,其他公民也可以积极建言,参政议政。这既是公民应有的权利,也是公民自觉承担社
会责任的体现。9、公民参政议政的重要性是什么?? 国家的兴旺与每个公民息息相关,公民参政议政是权利,也是责任:它不仅有利于政府听取
广大人民的意见,更好地实现民主、科学决策,管理好国家事务;也有利于我们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愿望,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10.小学生能
参政议政吗?如何做?? 参政议政并不仅仅是成年人的事,作为小学生的我们也可以积极参与。生活中有很多和我们关系密切的问题,我们也可以
通过不同的方式提出来。? ?7?权力受到制约和监督 一、知识点? 1. 我国国家国机关的职能是什么,行使哪些权力,如何行使权力,宪
法和法律中有明确的规定。其中我们熟悉的公安部门、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教育管 理部门等行政机关,都在行使行政权力。? 2、行政机关要受
到宪法和法律的约束,做到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也就是说,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职责,行政机关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没有授予的权力
,行政机关就不能行使。3、在我国国家机关的权力是如何受到制约的?? 国家机关必须在法定范围内,依照法定程序行使权力,既不能对应该履
行的职责不履行,少履行或慢履行,也不能超越职责范围行使权力。? 根据宪法和法律规定,我国的行政机关下设的各部门职能分工不同,他们各
司其职,各负其责,共同服务于人民,维护国家安定和社会秩序。??4、为什么必须加强对权力的监督?? 在我国的经济、社会等领域,必须加
强对权力的监督,以保证权力的行使符合人民的意愿,体现人民的利益。 5、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必须按照法律要求,保持同公民与社会的联系
, 倾听意见,接受监督,保证国家机关依法行使权力,自觉履行职责。? 6、在我国,对权力的监督来自多个方面。把党内监督同国家机关监督
、民 主监督、司法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贯通起来,增强监督合力,保证权力的依法运行。? 7、在我国对权力的监督有哪些种类?? 在
我国,对权力的监督来自多个方面。把党内监督同国家机关监督、民主监督、司法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贯通起来,增强监督合力,保证权力的
依法运行。? 8、公民可采取哪些方式参与监督?? 生活中,公民可采取多种方式参与监督,例如采用书信、电子邮件、电话、走访等形式向有
关部门举报或反映;通过网络、电视、广播、报刊等媒体进行监督。 9、接受监督是法治国家的要求,更是社会发展需要。国家机关要主动创造条
件接受监督;公民也要积极参与监督国家机关,这是法律赋予我们的责任。? 10、行政机关信息公开的形式和种类有哪些?我国法律规定,行政
机关在行使行政管理职权的过程中,要通过政府公报、政府网站、新闻发布会、报刊等合法的形式,主动向社会公开有关信息,包括与公民切身利益
相关的信息,需要公民广泛知道和参与的信息,各行政机关的机构设置,职能,办事程序等信息,以便更好地接受监督。监督行政机关是公民依法享
有的权利。公民怎样依法行使监督权?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不论年龄大小,我们都有对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他
们的违法失职行为有提出申诉、控告或检举的权利。我们要依法行使监督权,在提出批评、检举问题时应该尊重事实,不能诬告陷害。12、国家机
关行使职权时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就是违法行为。对于国家机关的违法行为,要及时依法纠正,防止因国家机关违法行使职权给国家和人民的权益
造成损失。13、人民法院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公正、及时审理行政案件,切实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有效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
权。? 14、国家机关行使职权时的违法行为该怎么办?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职权,侵犯公民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 国家要依法承
担赔偿责任。这既保障了公民的合法权益,又促使国家机关依法行使职权。? ? 第四单元?法律保护我们健康成长8?我们受特殊保护 一、知
识点? 1、在我国,未满18周岁的公民为未成年人,18 周岁以上的公民为成年人。2、很多法律规定都涉及具体年龄的节点,不同年龄阶段
在法律上具有不同的意义。有些法律规定达到一定的年龄才享有相应的权利,承担相应的义务或责任。? 3、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提供法律保障
,已成为我国法治建设的重要议题。我国制定了专门的法律,以更有效地保护未成年人,促进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发展。?4、专门为未成年人制定的
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5、义务教育
关乎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不仅有助于促进教育公平,而且对全民族素质的提高和民族的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6、《中
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是我国为了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施,提高全民族素质而制定的法律。7. 《中
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是我国第一部专门保护未成年人各项合法权利的法律。 8.《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是为了保障未
成年人身心健康, 培养未成年人良好品行,有效地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而制定的法律。9. 保护未成年人是国家机关、武装力量、政党、社会团体
、企业事业组织、 城乡基层群体性自治组织、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和其他成年公民的共同责任。只有家庭、学校、社会、国家各司其职,才能全方位
保护未成年人。? 10. 从世界范围观察,青少年犯罪已经呈现出低龄化、手段智能化、团伙性 和暴力性犯罪增多的特点。有效预防未成年人
犯罪,关键在于集合全社会力量,创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作为未成年人,要从小养成遵纪守 法的好习惯,知法、守法,铭记“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11. 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中国强。为未成年人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在我
国,家庭、学校以及整个社会在未成年人成长过程中 都给予了许多特别关怀。国际社会也一直致力于对未成年人的保护。? 12. 家庭是构成
社会的基本单位,也是未成年人生活、成长的主要场所。父 母作为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有管教和保护未成年子女的权利和义务。作为未 成年人
,应听从父母的教导,孝敬父母。子女在成年后,还有瞻养扶助父母的义务。? 13. 父母应当关注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健康和行为习惯,以
健康思想和适当的方法教育未成年人,引导未成年人进行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在法治社会,不得实施家庭暴力。? 14.世界大多数国家和地区
已将遏制家庭暴力纳入法律程序。我国于2015年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2016年3月正式施行。15、一个社会对未成年
人的态度,可以反映出它的文明程度。全社会应当树立尊重、保护、教育未成人的良好风尚,关心、爱护未成年人。16、关爱和保护农村留守儿童
,不仅关系到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家庭幸福与社会和谐,也关系到我国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协调发展。为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
环境,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也是家庭和全社会的共同责任。9 知法守法 依法维权1、知晓法律,学好法律,用好法
律,才能依法维护权利。2、公民享有人身权、财产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受教育权以及参与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各项权利。宪法及民法、
刑法、行政法等各部门法,从各个角度、各个方面,对公民的权利进行全方位的保护。在公民权利受到侵害时,应当运用相应的法律维护自身权利。
3、未成个人除了享有公民的一般权利外,还享有法律规定的其他权利,如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等。法律对未成年人的保护,还体现在对未成年人犯
罪的预防方面:通过对实施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进行及时教育、矫治,将未成年与可能诱发犯罪的环境隔离开来,以保护其健康成长。4、法律是保
护我们权利的最有效、最有力的手段。当权利受到侵害进,我们应当运用法律手段依法维权,而不能采用违法方式维权。同时,权利的行使和保护也
有边界。权利人应当在法律的范围内行使和保护权利,而不能超越法律范围滥用权利,超越法律的诉求得不到法律的支持。5、法律既维护权利人的
合法权益,也对违法犯罪行为进行严厉惩处。一方面,在我们的权利受到侵害时,需要运用法律武器捍卫自己的权益;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遵守法
律,做守法公民,不违法犯罪。6、我们应该勇敢地对欺凌行为说“不”。这些欺凌行为不仅严重侵害了他人的权利,危害我们的身心健康,也破坏
了和谐有序的校园生活。对于校园欺凌行为,我们可以向有关国家机关请求追究行为人的法律责任。大家共同努力,构建和谐美好的校园生活。7、我们在和他人接触时,应当注意自己的身体隐私部位不能被人随意触碰。一旦有人侵犯我们的身体,应当设法尽快远离并告知父母和老师。我们应加强自我保护能力,提高警惕,预防性侵害。8、法律保护未成年人的成长。当我们的权利受到侵害时,应该及时将情况告诉家人或老师,寻求法律专业人员的帮助,向有关部门寻求保护,运用法律维护我们的权利。9、未成年人在维护自身权利时,要学会保护自己。当遭遇侵害时,应当冷静应对,尽量避免危险,设法逃离现场,及时报警求助,以保证自身安全。10、依法维权要靠证据,一切能够证明案情事实的材料都可以成为证据,例如合同,书信,指纹,录音,电子邮件,证人证言等。
献花(0)
+1
(本文系纪晓武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