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董明珠:成为一个引领者而不是跟随者

 DATSIX 2022-12-15 发布于湖北

始于2012年的10年,是“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加速迈进的10年。10年来,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扎实成效,中国制造加快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作为中国制造的领军企业,格力电器在技术引领、产品布局、智能转型、品牌打造、人才培养、渠道升级等方面不断取得突破,亦走出了一条格力模式的中国制造提档升级之路。

净利润是过去21年总和的10.1倍、纳税额是5.9倍、营业收入是4.3倍……格力电器2012年至2021年的十年成绩单,反映出这家《财富》世界500强企业的十年蝶变。

图片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

“在格力30余年的发展历程中,过去10年是开启全面发展、用创新实现自主掌控核心技术的关键十年。”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接受瞭望智库专访时表示。

1

“关键是要有绝对领先的核心技术”



瞭望智库:这10年间,在全球家电产业的竞速中,中国家电产业实现了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跨越,格力电器作为中国家电的代表品牌之一,既是见证者更是参与者,就格力自身而言,发展的核心经验是什么?

董明珠:这10年的发展,我们的核心经验就是做到了坚守创新,无论是产品研发、质量管理,还是人才培养、营销体系,等等,这一系列都围绕着创新展开。在格力30余年的发展历程中,过去10年是开启全面发展、用创新实现自主掌控核心技术的关键十年。比如,产品层面,我们实现了拓展式创新,从空调起家,如今产品已横跨工业机器人等智能装备以及通信设备、模具等领域。格力旗下这些产品看似跨度很大,但事实上其底层逻辑却具有强相关性。

在过去的10年里,我们在保持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许多挑战,如何实现发展?要实现怎样的发展?都是对我们的考验。也是在这样的思考下,我们开始了10年的多元化发展。格力通过多元化布局,实现了消费品与工业装备同步发展的战略。一方面实现了从空调到全屋家电的转变,为打造智能化的家居解决方案提供了保障;另一方面实现了数控机床、装备模具、工业机器人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格力选择自主研发,去突破海外技术的封锁,希望能够让中国的技术为全世界去服务,我们做这些事,不仅是因为格力需要,更是因为国家需要。

瞭望智库:聚焦到产品本身的创新,格力这些年的突出特点是什么?

董明珠:在物联网、人工智能浪潮的席卷下,家电产品智能化转型已成大势所趋。通过双向换气、分布式送风、人工智能等创新技术,格力大幅提升产品力,在新风空调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导权,推动空调业健康化、智能化转型。我们认为,只有加强创新,让产品具备核心竞争力,才能真正成为一个优秀的品牌,成为一个引领者而不是跟随者。

格力从依赖于别人的技术成长为逐渐掌握核心科技,发展成为了一个真正的创造者。2012年,格力1赫兹变频技术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这是中国空调企业第一个国家科技进步奖。由此开始,这十年来,格力的创新进入到了前所未有的攻坚期和收获期。无论是哪一类的空调需求,我们都做到了世界领先。过去10年,消费者的需求逐渐从满足基本功能的“温饱型消费”,向从外观到功能到品牌的“品质型消费”转变,面对这一变化,格力坚持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开展产品研发、进行产业布局,以自主“智”造为抓手,围绕舒适、健康、智能多维度打造系列高品质家电,可以说,健康和智能是格力产品创新的突出特点。

瞭望智库:过去10年也是格力大力推进多元化的10年,今天回过头来看,这十年的多元化,达到预期目标了吗?

董明珠:为什么要多元化?10年前,我就发现我们的装备基本上要靠进口,作为一个中国制造业,你的发展依赖于别人,那你就谈不上是一个优秀的制造企业。所以,当时我就清楚知道我们要做什么,于是格力就进入了智能装备领域。很多人劝我说,这个又不赚钱,还要拿那么多钱进去,值不值得?企业是要赚钱,但我觉得,企业要有钱,更要有德,格力有这个能力,不去做一个依附型的企业。走到今天,10年了,我们做到了。在保持空调主业优势的前提下,我们加大了多元化发展的力度,形成了完善的全产业链布局,我们还加大了研发力度,在科技核心竞争力上取得了更加丰硕的成果。

这些年来,格力的多元化布局从来不是盲目的,我们希望通过覆盖不同的业务板块,不断扩充产业链、完善供应链,达到全流程的自主可控,实现从零部件到成品的自主研发。

如今,我们实现了家用电器全部核心关键部件的自主制造。可以说,“家电企业”已不足以定义格力电器,包括空调、生活电器在内的家用消费品,只是格力电器在多元化发展中的一大板块。从产业布局来讲,我们还有强大的工业装备,我们有自己的压缩机工厂,将压缩机等核心零部件的自主研发牢牢掌握在了自己手中。凭借自主创新,格力智能装备近年发展迅猛,如今格力智能装备已实现覆盖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智能仓储物流、智能环保设备、工业自动化五大品类,产品规格超过100种。在新能源领域,我们的格力钛电池具有高安全、大倍率、快充放、耐宽温、长寿命等特点,可覆盖全储能应用场景,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应用价值。

2

“刀刃向内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瞭望智库:从“好空调格力造”到“好电器格力造”,我们知道,空调一直是格力的核心优势,从空调到生活电器,格力的转型遇到了哪些挑战?

董明珠:实际上我们这几年一直在做一件事情,就是把从“好空调格力造”转型成为“好电器格力造”,这个事做起来还是比较有难度的。格力空调知名度太高了,格力再进入到其他家电领域的时候,消费者对格力其他产品可能没有意识,他认为空调就是格力。我们一直在努力改变大家对格力生活电器的认知,告诉我们的消费者你要买格力空调也要买格力洗衣机,买格力冰箱,我们的其他产品和空调一样值得信赖。比如我们的如新洗护一体机,洗出来的衣服是不皱的,它还有蒸汽护理功能,可以省去拿出去干洗的麻烦。

因为空调的优势,格力在这做其他家电产品上,也做到了高起点。格力用自主创新的技术,坚持更高标准,坚持健康导向,研发高品质的产品。我认为,等我们的产品逐渐被外界了解了,我们的生活家电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瞭望智库:转型的挑战对格力来说也许并不算什么,因为格力的文化就是斗争,这么多年来,格力是如何保持斗争精神的?

董明珠:企业的发展和布局不应该是逐利而行的,不是什么赚钱就去做什么,这么多年下来,我还是自己,一个企业要对市场负责,对用户负责,一定要有一种执着的挑战自我的精神。遇到问题,我们老是把刀对着别人,实际上只有把刀刃对着自己,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在如今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下,我们要依旧敢于去攀登、敢于去挑战。在企业的成长过程中,没有事情是没有风险的,重要的是企业能否承受这份风险。一个企业真正的价值,不是这个企业赚了很多钱它就是好企业。所以,企业文化建设非常重要,一个企业,一定要有创新的文化,要有奉献的文化,用奉献的精神去奋斗。

瞭望智库:格力特别注重对年轻人的培养,在对年轻人的培养上有什么经验可以分享?

董明珠:格力的人才队伍建设始终坚持自主培养,是以公司发展经验和文化底蕴为基础,形成了自主人才引进渠道、自主培养与发展机制、全方位激励保障体系为核心的人才自主培养模式。格力目前有8万名员工,有16个研究院,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6万研发人才全部来自我们国家自己的高校。

我们注重对年轻人的培养,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放手让他们干。年轻人对人生有不同的理解,也有不同的人生梦想。所以我觉得,年轻人要有自己的喜好,要做自己喜欢的工作,当然也不是让每个人都按照自己意愿去工作。当你选择了一个职业的时候,无论你喜欢不喜欢,既然选择了,就要尽职尽力把工作做好,这对当下的年轻人来讲非常重要。有一个好的心态,还要脚踏实地的去做自己的工作。

3

“我最引以为豪的是格力的奋斗文化”



瞭望智库:从格力来看,对于制造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有何感受和经验可以分享?

董明珠:“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党的十八大以来,在这样的目标指引下,格力明确并强化了企业的创新属性和创新范围,开启了全面赶超的发展征程。我们认为,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国制造一定要走品质路线。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和要求,第一个就是品质,第二个是技术。我觉得如果没有品质做基础,如果连质量都保证不了,凭什么说你有技术?

我一直说,好东西一定贵,因为它是将材质和设计实现了完美结合。很多人说,格力的空调要比别家的贵,但是如果结合运营成本算总账的话,会发现其实完全不是这样。格力空调能耗更低,更省电,如果这样想,用10年时间省下了1万块的电费,就不会觉得格力空调贵了,反而格力更合算。

格力空调在行业里一直是排在第一,但第一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有绝对领先的核心技术。本届卡塔尔世界杯上,教育城体育馆、974体育馆、麦蒂娜娜球迷村等多个场馆的空调设备都是由格力提供的,总计高达4万多台套。卡塔尔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即使到了冬季,最高气温也可达到30摄氏度左右,而到了夏天,最高温度可达五六十度,通过空调降温降到20度,要达到这样一个比较舒服的温度,需要很强的技术来支撑。格力能够中标,就是因为我们具备这样的实力。

瞭望智库:具体来说,格力下一步发展的着力点在哪里?有着怎样的目标?

董明珠:让世界爱上格力造,爱上中国造,我们的理想就要满足消费者美好生活的需求。深刻领会美好生活这个概念,能带给我们发展和创新的无穷动力,指引我们孜孜不倦地去努力。我最引以为豪的,就是我们格力的奋斗文化,那种不断挑战自我的勇气和决心。

格力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面向未来,我们的产品规划就是围绕“双碳”目标,围绕绿水青山做产业布局。在消费品类的家用电器产品中,以绿色环保节能为底线,以智能化的方式持续推进产品升级,以此更好满足当下主流消费者尤其是90后的年轻人的需要。

在格力的发展历程中,营收、利润对我们对我们来说只是一个数据而非我们最终追求的目标,更重要的是我们要着眼于格力自身的成长。我一直强调,绝不能以破坏环境、浪费资源为代价实现发展。尤其在当前国家提出新发展理念的大形势下,低碳环保是每个企业都必须遵循的发展法则,现代化企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要走节能环保的道路。

格力走到今天,真正实现了一个智能化的科技制造。历经10年发展,格力如今已拥有35项“国际领先”技术,在智能装备核心部件方向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3500多项,授权专利1489项。技术是保证品质的根本支撑,所以未来格力将继续坚持自主创新,在智能装备、新能源等领域不断发力,成为一家以智能科技为指引的全球工业制造集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