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标点符号使用优质教学材料课件PPT
2022-12-15 | 阅:  转:  |  分享 
  
1·1,问号肯定出现在句子末尾,假如该句是倒装句,问号也应放在最后。例1.?“到底去不去呀?我的小祖宗!”妈妈“咚咚咚”地敲着我的房门,“人
家来电话催好几趟了,你倒是给人家一个回话呀!”?(2004年浙江高考卷)1·2,假如一个问题只充当某个句子的一个成分,那它就不是一
个完整的问句,句后不能用问号。例2.?最近多名省部级高官因贪污受贿被判处死刑,人民群众无不拍手称快,但人们还在关注着检察机关对那些
行贿者将如何处置?? (2004年全国高考卷
)1·3,一个问题用一个问号。选择疑问句事实上是一个问题,所以除特意强调选项的内容外,只能用一个问号。例3.?茫茫宇宙到底有没有外
星人,生命能不能合成,人果真由命运主宰?这一切都引起人们深深地思考。?(2004年浙江高考卷)例4.?姚明在整个NBA赛季中都会因
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成为关注的目标。这到底是什么原因?是他的体型?他的亲切?还是他的什么??(2005年山东卷)2·1,约数之间不能用
顿号,因为约数间的关系并不是并列关系。例5.?“近乡情更怯”,他在离老家三、四里路的山冈上犹豫地停下了脚步。2·2,因为顿号表示的
句子中最小的停顿,所以带语气词的并列词语间不用顿号,而用逗号,因为语气词的加入已经使得原先为词语间的停顿扩大为分句间的停顿。同理,
谓语动词(除所带宾语相同)或主谓结构之间的并列关系不用顿号,因为一个谓语即为一个分句,它们之间的停顿也已经扩大到分句间的停顿了。例
6.?古人清明踏青往往还举行体育活动:踢球呀、射柳呀、放风筝呀、荡秋千呀······其中荡秋千最受人们喜爱。2·3,要注意多项并列
成分间的层级关系,只有最小的层级之间的并列关系可用顿号。例7.?地方剧有发展,上海的越剧、沪剧、淮剧、安徽的黄梅戏、河南的豫剧、湖
南的花鼓戏,在这次演出中都带来了新剧目。3·1,因为冒号本身起的作用是提示下文,所以,不能跟表示提示下文的词语,如“即”等同时使用
,以避免重复。例8.?大朋友对青少年成长可产生正面影响:即增强与人相处的能力,提高学习的自觉性,融洽师生、亲人和朋友关系,培养特长
兴趣和出众的技能。3·2,冒号只起提示下文或总括上文其中的一项作用,所以当引用语涉及到前后两方面内容时,不能用冒号。例9.?“学习
就怕‘认真’二字。”张老师说:“‘态度决定一切’,确实很有道理。”(2004年天津高考卷)3·3,冒号所提示的内容应该包括出现下一
个句末点号之前的所有内容,同理,它所总括的内容也是冒号前直至出现句末点号为止的所有内容。例10.?一方面是旅游路线老化、接待能力不
足,另一方面是游客口味不一、经济承受能力不同:这是我国开放欧洲旅游面临的两大难题。?(2004年全国高考卷)例11.?人的一生中有
很多时候需要通过书面向别人介绍:“我是怎样一个人?”或“我有一个怎样的方案?”这样的问题,因此现代人有更多的理由需要学好作文。?(
2004年青海等省高考卷)4·1,括号必须紧承被解释说明对象。例12.?我们在田间,可以看到一些瓜果、蔬菜的叶子(如丝瓜、番茄)是
平伸的,有的作物的叶子(如水稻、小麦)是直立的。?(2004年重庆高考卷)5·1,引文为全部引用时,点号应加在引号内。引文为部分引
用时,点号应加在引号外。全部引用和部分引用的区分主要在于引文是否单独成句,如单独成句则为全部引用,如引文仅充当某个句子的某一成分,
则为部分引用。例13.?“激情”源于希腊语,原意是“上帝本色”,这里的上帝本色不是别的,而是指一种持久不变的爱心——恰当的自爱(自
我接受)和由此延伸出的对别人的爱。?(2005年重庆高考卷)例14.?古人赏梅,欣赏的是它那盘曲的虬枝老干,品味的是它那馥郁的浓香
。宋代范成大《梅谱》云:“梅,天下尤物,无问智愚不肖,莫敢有异议。”?(2005年重庆高考卷)例15.?李老教导他的学生说:“一定
要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要强不知以为知”。?(2005年江西高考卷)6·1,栏目名、活动名、丛书名(许多书
的集合概念)等不用书名号,而用引号。例16.?上海文艺出版社最近推出了《当代文坛大家文库》:《巴金七十年文选》、《冰心七十年文选》
、《夏衍七十年文选》、《施蛰存七十年文选》、《柯灵七十年文选》,这些书都是留给子孙后代的精神财富。?(2005年江西省高考卷)例17.?近日,《重庆日报》、重庆电视台和重庆电台共同推出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栏目——《不朽的红岩》,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
献花(0)
+1
(本文系在羡智库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