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代的科尔沁部落出了几个皇后?

 謨地方 2022-12-16 发布于福建

顺治十年(1653年),顺治帝下旨将皇后博尔吉特氏废黜,将其降为静妃,这件事情以后,这位废后就没有相应下文。之后顺治帝又迎娶了科尔沁部的孝惠章皇后。

清朝建立初期,由于自身力量不足,采取了满蒙联姻,无数满洲公主、格格远嫁蒙古,也有不少蒙古贵族之女嫁到清朝皇宫,这种联姻方式一共持续了三个世纪,由于不断的联姻,让满清和蒙古之间关系不仅亲密而且坚固。

满蒙之间联姻了很长时间,但要说全部的蒙古部落能将自己女儿嫁到满清皇室,这种事情不太可能,毕竟满清皇室作为中原之主,肯定不会允许实力不强部落之女嫁到自己皇室,因而清朝初期,他们所选的蒙古部落之女基本上都是实力最强的部落,科尔沁部毫无疑问是首选,所以,清朝入关后科尔沁部嫁到满清皇室之女都有极高的地位,在这期间总共出了四位皇后。

开始的时候科尔沁部和满清之间关系不太亲密,后金建立以后,四周都是敌人,这让高层认为如果四周都是敌人,很不利于自身发展,所以他们决定拉拢周边势力,科尔沁部毫无疑问是最佳选择,在这期间科尔沁部不仅富裕而且强悍,后金方面认为很值得拉拢,于是他们和科尔沁部联姻,科尔沁部出于同样考虑答应了后金联姻要求。

努尔哈赤时期,皇太极迎娶了科尔沁部哲哲,也是未来的孝端问皇后,她是清朝历史上第一位科尔沁部出身的皇后,然而她并没有生下皇子,仅有公主。

由于哲哲没能生下皇子,科尔沁部又将哲哲的侄子布木布泰和海兰珠姐妹,布木布泰就是孝庄太后,海兰珠则是后来的敏惠恭和元妃。

然而孝端文皇后和孝庄文皇后这对姑侄,都没有真正做过皇后,因为孝端文皇后的封号是大福晋,皇太极驾崩后,将其尊为国主福晋,并不是真正的福晋。

清朝入关后,逐步融入了中原文化,所以在孝端文皇后去世后,顺治帝将其追封为孝端文皇后,所以我认为她生前有皇后之实,却没有皇后的名分。

顺治帝母亲孝庄文皇后有些不一样,她是皇太极的庄妃,由于儿子福临登基,母凭子贵的她在去世前被册封为皇后,也就是孝庄文皇后,这对侄女生前都没有做过皇后。

顺治帝年幼登基,多尔衮摄政,在多尔衮的主持下科尔沁部贵族之女嫁到了满清皇室,她是孝庄太后的侄女,后来的清世祖废后。

这位皇后性格乖张狠辣,十分喜欢奢靡,这让顺治帝觉得自己皇后就算再漂亮也不喜欢,毕竟她不是自己心中的白夜光,最终顺治帝将其废黜,降为静妃,关于她的资料就没有在出现。

清世祖废后消失一会,孝庄太后又从科尔沁部弄了几个女子来,其中一位成为顺治帝第二任皇后孝惠章皇后,她是清朝历史上寿命最长的皇后之一。

孝惠章皇后是清朝历史上最后一位来自科尔沁部皇后,康熙帝登基以后,皇宫中来自蒙古尤其科尔沁部后妃越来越少,满蒙之间联姻逐步转换到宗室之间进行。

康熙帝之所以减少满蒙联姻,主要是清朝已经坐稳江山,之所以和蒙古继续联姻就是制约,既然制约的话,那就没必要自己出马,所以他让宗室继续和蒙古保持联姻,皇宫方面就没有继续和科尔沁蒙古联姻,这样一来蒙古皇后就不会在进宫。

清朝统治者做饭确实有些过河拆桥,然而这种情况也正常,政治面前利益为上。

以上我们可以得知,科尔沁蒙古出身皇后有四个,一个直接被废,还有个是有实无名,剩下的要不是去世后追封,或者就是不得宠没有孩子,这四个皇后都姓博尔济吉特氏。

对此,你们有什么想法?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