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64)关于疫情,随便聊聊

 青旗沽酒有人家 2022-12-16 发布于河南

        三年前差不多这个时候,新冠疫情刚起。三年后,再以另一种形态初步呈现。

        一夜之间,朋友圈又多了几个症状明显的。大家对疫情的应对和讨论,并不亚于三年前。不同的,公众的情绪三年前是从恐慌到逐渐地趋于严肃,现在是从轻松戏谑开始,但总的感觉也在趋于严肃。

        一、是不是一次“感冒”。从身边的情况来看,因人而异,大多数人的症状要远比感冒难受。加上较强的传播力,不能说是简单的一次感冒。至于后遗症,现在不能作出结论。之前一些专家的话,有待时间的检验。同时需要思考的,前段时间许多宣称“就是一次感冒而已”的论调,是否夹杂了个人的某种情绪或者主观目的,对大众有没有产生一定的误导。

        二、社会面的反应。随着感染者的不断增加,很多人开始自觉减少外出,与防控政策刚调整后两三天“报复性反弹”的热闹不同,现在的餐饮再次遭遇挑战。昨晚从新华路步行至桐本路北段,所遇路边饭店整体上座率看上去不足十分之一。街上人员流动明显减少,在无需社区干部管控的情况下,大多数人真地做到了“自觉静默”。所以,及时准确的信息公开,对现代治理至关重要。

        三、暂时没有出现严重的医疗挤兑。了解到的消息,各个诊所和发热门诊就医人数正在较快增加,但没有出现医疗挤兑。一方面是医疗机构的未雨绸缪,所有的发热门诊和诊所都已经被动员起来。另一方面也有公众提前备药、居家“自治”的原因。包括个别药品紧缺,也并未引起严重的抢购和恐慌。倒是某百姓大药房前几天“购药百元以上才能买一盒连花清瘟”的做法,相比于公立医院免费提供去热的汤剂高下立辨。资本的逐利是必须的,但道德和底线不能突破。作为医药机构,哪怕是民营,也要有一点济世的情怀。

         四、未来的应对。​物来顺应,未来不迎。不管是已经感染的还是尚未感染的,都要避免焦虑、恐慌。中医讲“七情伤五脏”,不是没有道理。道家的“冲虚恬淡”之论,对于健康是有帮助的。特别是一些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基于之前的认知,产生恐慌的心理不可避免,还是要努力地调整,平和以对。“成住坏空”,一切事物都有生发和灭寂的过程,疫情亦然,总会过去。

        三年了,希望疫情早日结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