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喜鹊

 jxyslza 2022-12-16 发布于江西

喜鹊,在中国大江南北都有。小时候我家乡赣东北喜鹊很多,后来不知什么原因越来越少了。在中国的古代诗歌中,喜鹊是常见的意象,通常是报喜的标志。例如家里远行的游子回家,喜鹊报信,就是人们的普遍说法。唐朝诗人刘希夷的一首古诗,写秦地的一位女子盼望出征的丈夫回家的愿望,其中有四句:
今朝喜鹊傍人飞,
应是狂夫走马归。
遥想行歌共游乐,
迎前含笑著春衣。
诗人心情好,喜鹊往往成为好心情的象征,如唐朝诗人韩偓《秋深闲兴》写了他久病初愈的精神状态:“晴来喜鹊无穷语,雨后寒花特地香。”喜鹊的叫声其实不好听,但诗人心情就像晴天一样明朗,听着喜鹊无休止的叫声也不嫌烦。
当然,喜鹊在古诗中有时候也有遭人嫌弃的时候。晚唐著名诗人皮日休的诗文兼有奇、朴二态,且多同情民间疾苦之作,对于社会民生有深刻的洞察和思考,他写的一首五言古体《喜鹊》就借喜鹊讽刺了某些得到别人恩赐的好处就阿谀奉承的“佞幸(古代以谄媚而得到君王宠幸)人”:

弃膻在庭际,双鹊来摇尾。

欲啄怕人惊,喜语晴光里。

何况佞幸人,微禽解如此。


在山东淄博,我看见的最多的鸟就是喜鹊。有两个品种,一个是我很熟悉的,在江西也见过的喜鹊,体型比较大,腹部是白色的羽毛,其余基本上都是黑色。这种喜鹊一般不群聚,经常是一雄一雌在一起,算得上是“模范夫妻”。它们小夫妻的“安乐窝”都是用树枝搭在高高的树杈上,“工程量“不小,算得上是勤劳的。《诗经·召南·鹊巢》写道:“维雀有巢,维鸠居之。”这首诗的本意是说女子出嫁,定居于夫家,后来变成了贬义词,这就是成语“鸠占鹊巢”的出处。斑鸠不会做窝,就强行霸占喜鹊的巢。斑鸠体型比喜鹊大,算得上是以强凌弱。



见得最多的是灰喜鹊,属雀形目、鸦科的中型鸟类。外形酷似喜鹊,但稍小。体长33-40厘米。嘴、脚黑色,额至后颈黑色,背灰色,两翅和尾灰蓝色,初级飞羽外翈端部白色。尾长、呈凸状具白色端斑,下体灰白色。外侧尾羽较短不及中央尾羽之半。栖息于开阔的松林及阔叶林,公园和城镇居民区。喜欢成群觅食,杂食性,但以动物性食物为主,主要吃半翅目的蝽象,鞘翅目的昆虫及幼虫,兼食一些植物果实及种子。以前看过一部科教电影片,说的是人工驯养灰喜鹊除灭松毛虫,印象深刻。


其实喜鹊都怕人,警觉性很高,要近距离拍摄它们不太可能,所以,以下照片都是长焦拍摄。摄影人把拍摄鸟类动物称为“打鸟”。我不习惯“打鸟”,从硬件来说,相机镜头不上档次,这不是技术可以弥补的;更主要的原因是没有耐心,“打鸟”要凭运气,无聊的漫长等待我受不了。所以,“守株待兔”般的守望,我坚持不了多久。随机拍摄显然不够水平,日积月累,攒了一些照片,今天编成专辑,只能算是玩摄影过程中的“花絮”。


七绝·盼喜鹊

否泰欺心盼雀鸣,

休烦咶噪恋黄莺。

阴霾久锁神农地,

只望春风送晓晴。



         第1065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