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语文园地
2022-12-16 | 阅:  转:  |  分享 
  
教学内容计划课时2主备课人教学目标1.交流平台。创造性地讲述民间故事。2.词句段运用。体会口语化的表达和成语之间的不同之处;学习把故事情节说
具体的方法。3.日积月累。正确朗读《乞巧》,并熟读成诵;感受人们乞取智巧、追求幸福的美好心愿。教学重点感受人们乞取智巧、追求幸福的
美好心愿。教学难点体会口语化的表达和成语之间的不同之处;学习把故事情节说具体的方法。教学方法措 施1.创造性地讲述民间故事。 2
.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体会民间故事口语化的表达和成语之间的不同之处。教学准备1.学生复习回顾课文主要内容和部分语句;诵读《乞巧》。2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及师生活动二次备课一、交流平台。1.布置复习,自主回顾。本单元的课文都是民间故事,读到了好的
故事,忍不住要跟别人分享,讲给别人听。民间故事流传很广,你想讲的故事别人可能听说了。为了让故事更有新鲜感,你可以来点儿小创作。那可
以怎样创作呢?2.小组交流创作方法。教师明确并板书:变换人称,添枝加叶,续编故事。3.学生根据课文提示任选一项进行创作。4.学生创
作后交流。(1)变换人称。用猎人海力布的口吻讲故事。(第1~4自然段)我的名字叫海力布。我生活在内蒙古自治区。我经常热心帮助别人,
每次打猎回来,总是把猎物分给大家,自己只留下很少的一份。 有一天,我到深山去打猎,忽然听见天上有喊救命的声音。我抬头一看,只见一
只老鹰正抓住一条小白蛇从我头上飞过。我急忙搭箭开弓,对准老鹰射去。老鹰受了伤,丢下小白蛇逃了。 我对小白蛇说:“可怜的小东西,快回
家去吧!”小白蛇说:“敬爱的猎人,您是我的救命恩人,我要报答您。我是龙王的女儿,您跟我回去,我爸爸一定会重重地酬谢您。我爸爸的宝库
里有许多珍宝,您要什么都可以。如果您都不喜欢,可以要我爸爸含在嘴里的那颗宝石。谁嘴里含着那颗宝石,就能听懂各种动物说的话。”我想,
珍宝我倒不在乎,能听懂动物的话,对猎人来说,可太有用了。我问小白蛇:“真有这样一颗宝石吗?”小白蛇说:“真的。但是动物说什么话,您
只能自己知道。如果对别人说了,您就会变成一块石头。”(2)添枝加叶。老牛是如何知道织女下凡的时间的:原来,这头老牛,不是普通的牛,
而是天上的金牛星转世,因犯天规被贬下凡。相传,金牛星与天上的月老在一次饮酒时,看到月老手中捧了一本书——《姻缘簿》。匆忙中就好奇地
翻了翻。恰好看到了织女这一天会到凡间洗澡,牛郎与织女是命中注定会有这段感情。再如,织女是如何被抓的:王母娘娘一觉醒来,发现众仙女中
唯独不见织女的踪影。大家都说不知道织女在哪儿,她便掐指一算,原来织女在人间结了婚,还有了一儿一女。顿时,火冒三丈。她一拍座椅,大声
喝道:“织女简直是吃了豹子胆了。也不想想自己是什么身份,竟敢违反天条!二郎神。”“到。”“哀家命你下凡去查访织女的下落,但千万别打
草惊蛇。”“是。”二郎神经过一番打探,向王母娘娘禀报了织女的住处。“四大天王何在?”“末将在此。”“命你等即刻率领天兵天将,跟随哀
家前去捉拿织女归案!”再说织女跟着牛郎辛勤劳动,日子过得挺美满。可是,织女有时候也发愁。愁什么呢?她怕王母娘娘来找她。这一天,牛郎
照常去田里干活。织女在家一边做饭一边看孩子。突然,天空乌云密布,转眼间,天兵天将已到家门口。王母娘娘冲进屋里,一把拉住织女就往外走
。织女“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央求道:“外祖母,您就饶了我吧。老牛死了,牛郎一个人孤孤单单的,加上孩子还不懂事,您就让我留下来吧!”
“做梦!”王母娘娘一点也不为所动。再看那两个孩子,见此情景,上前死死地拽住王母的衣服,哭着叫着:“放了妈妈,放了妈妈……”王母见状
,一咬牙,把两个孩子甩得远远的。天兵天将押着织女飞向天宫。织女一边挣扎,一边大叫:“快去找爸爸……”(3)续编故事。海力布变成石头
后还会发生什么故事?过了不知多少岁月,有一天,小白蛇来到人间,她要找自己的救命恩人——海力布。她四处寻找、打听海力布的住处,费尽千
辛万苦,终于来到了石头面前,伤心地哭起来:“恩人啊——你怎么那么傻啊?那群乡民不信你,那你就不告诉他们,难道你忘了我嘱咐你的话吗?
”“你放心,不管用什么办法,我一定要救你!”小白蛇发誓说。说完,小白蛇来到了水晶宫,向父亲寻问解救海力布的办法。可龙王怎么也不答应
,小白蛇便威胁龙王:“您要是不告诉我,我就永远不吃饭!”龙王听了,无可奈何,只好给了她一颗珍珠,说:“这种珍珠一万年才能得一颗,非
常珍贵。你把它喂给海力布,他就会复活,但从此他只能生活在水中了!”小白蛇马上来到海力布身旁,用眼泪把海力布的嘴化开了,小心翼翼地把
珍珠喂给了他……当海力布恢复人形的时候,已经没有脚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条鱼尾巴……直到现在,海力布还生活在海里呢!二、词句段运用。1
.指名学生读左右两组词语。鼻子都气歪了 气急败坏前怕狼后怕虎 畏首畏尾一个巴掌拍不响 孤掌难鸣打开天窗说亮话
直言不讳吃水不忘挖井人 饮水思源2.读一读,体会这两组词语在表达效果上有什么不同?左边的词语都是俗语。俗语,是群众所创造的
,并在群众中流传,具有口语性和通俗性的语言单位,是通俗并广泛流行的定型的语句,简练而形象化,反映人民生活经验和愿望。右边的词都是成
语。成语是中国汉字语言词汇中一部分定型的词组或短句。成语是汉字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
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在用词方面往往不同于现代汉语,它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3.教师
小结。俗语的主要特点是口语化,语言通俗易懂,字数有字面不能随意更换,具有概括性。有不少的俗语和成语存在着一定的对应关系。4.小练习
。下列成语可以用哪些俗语替换?自相矛盾——自己打自己嘴巴祸不单行——屋漏偏逢连夜雨欲盖弥彰——此地无银三百两礼尚往来——来而不往非
礼也张冠李戴——张公帽子李公戴一丘之貉——天下乌鸦一般黑第2课时一、词句段运用。1.指生朗读课文中的例子。想一想,第二段比第一段增
加了哪些内容?2.小组互相交流。明确:第二段里的句子添加了一些适当的修饰和限制词语,使句子的意思表达得更具体、生动、形象。把第一段
里的一些句子加上了语言对话,增加不少的动作、神态描写。这种写法其实就是扩写。那么什么是扩写呢?如果把一个句子比作一棵大树,那么,缩
句就是给“句子”这棵大树修枝剪叶;扩句就是给句子添枝加叶。从阅读角度讲,缩句就是把握一个句子的主要意思;从写作的视角看,扩句就是在
简单的句子上,添加一些适当的修饰语和限制词语,使句子的意思表达得更具体、生动、形象。如:原句:红旗飘扬。扩句:鲜艳的五星红旗在天安
门广场上迎风飘扬。可以看出,前一个句子的意思是完整的,但是不具体、不明确,从这个句子中看不出什么样的红旗、在哪里、怎么样地飘扬。后
一个句子在前一个句子的基础上加上了“鲜艳的 “五星”“在天安门广场上”“迎风”等修饰的词语,使句子的意思更明确、更具体。3.小练习
。仿照课文中的例子,把牛郎织女初次见面的情节说得更具体。二、日积月累。(一)民间故事导入。1.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你们都知道
哪些民间故事?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和牛郎织女这个民间故事有关的古诗——《乞巧》。(二)识字解题、指导书写。1.板书课题。学生书
空,说笔画。2.“乞”字和哪个字特别像?(板书“气”)这两个字有什么区别?观察“乞”字在田字格中的占位,怎样写才能把这个字写漂亮?
教师示范。拿出田字格本,工工整整、漂漂亮亮地写一个。3.“巧”字能组词吗?怎样把“巧”字写漂亮?(教师示范)工工整整、漂漂亮亮地写
一个。4.普通话有一个音变规律:当两个三声连读时,前一个音读二声。5.“乞巧”是什么意思?6.大家对作者林杰有多少了解?师简介:林
杰,唐代诗人。小时候非常聪明,六岁就能写诗,还精通书法棋艺。下面,我们就一起来领略大诗人林杰的文采。(三)“一读”——读音正确。1
.请大家打开课本,自由、大声地读一读,要求:字音读准确,诗句读通顺。2.《乞巧》这首诗当中有两个字的读音是一模一样的,是哪两个字?
(“宵”“霄”) 你们有什么发现吗?师:查字典,看看这两个字的字义有什么不同?有什么好的方法能记住这两个字?(有个顺口溜记住它们:
肖加宝盖熬通宵,雨落肖头是云霄)3.指名读。(四)“二读”——读出韵味。1.大家见过古人读诗吗?读出古诗的节奏。2.师范读,生思考
:老师读的和你们读的有什么不一样?3.师生合作,分句读。4.齐读。(五)“三读”——入情入境。1.在小组内说说这首诗的大概意思。2
.生生交流,说说自己从诗句中知道了什么。3.这首诗前两句隐藏着一个民间故事,你们知道吗?(牛郎织女)师:牛郎和织女在干什么呢?生:
鹊桥相会。4.就在这样一个新月当空的夜晚,人们在做什么呢?由这两句诗你看到了怎样的场面?5.如果有一双像织女一样的巧手,就可以——
6.让我们一起来到这场景中,姑娘,你好!你姓——姑娘,你在月下干什么呢? 不管是陈家的姑娘,还是王家的姑娘,或是李家的姑娘,姑娘们
都在穿针引线,这真是——7.难怪唐朝诗人崔颢曾这样赞叹:长安城中月如练,家家此夜持针线。这是怎样的盛况呀!民间《乞巧歌》这样唱道:
乞手巧,乞容貌;乞心通,乞颜容;乞我爹娘千百岁,乞我姊妹千万年。8.(音乐起)就让咱们一起加入乞巧的人群中去,眼望浩瀚的银河和皎洁的明月,许下美好的心愿吧!姑娘,七夕之夜,你要乞的是——男孩,在这美好的七夕之夜,你也来乞点什么——这是我们每一个人的美好心愿。9.此情此景,诗人林杰情不自禁地吟道——让我们把这美好的心愿都融进这首诗中,一起来吟一吟——(六)适度拓展、课后积累。牛郎织女这个美丽的传说感动了许多人,七夕也成了一个美丽又凄婉的节日。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竞相题咏,留下了许多诗篇,大家可以课下去收集。读一读,背一背。教学反思或案例分析检查意见检查人时 间
献花(0)
+1
(本文系老马和老马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