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肩峰撞击综合征的治疗思路(5)

 黄远升 2022-12-16 发布于广东

    之前做了胸大肌短缩造成肩峰撞击的原因分析,胸大肌短缩有问题影响到肩胛骨、肱骨及肋骨的变化,造成整个肩关节的结构也跟着变化。那么现在我们来讲另一块肌肉也会造成肩峰下撞击的问题。

   上图可以看到肩胛下肌,这块肩胛下肌在肩胛骨是附着在肩胛内窝,在肱骨上是附着在肱骨小结节嵴,它的主要功能是肱骨内旋和稳定肱骨内侧的力量,维持肱骨内侧与肱骨外侧的力量平衡。

     由上图我们可以看出,这块肌肉是横向生长的一块肌肉,它的上束可以参与肩关节的外展,整个肩胛下肌由于它的肌拉力线是横向行走,那么它的作用力有牵拉肱内头向盂窝的方向和将肱骨头拉向盂窝向下滑动的作用,拉肱骨头向下滑动主要是肩胛下肌束来作用,整个肩胛下肌的作用是牵拉肱骨向盂窝,保护肱骨头与盂窝的位置。

    那么问题来了,肩胛下肌短缩之后,肱骨头在盂窝之间的间隙将会变小,造成肱骨头在盂窝的运动将会受限,这种情况下,上肢做举手类的运动时,由于肩胛下肌短缩了,肱骨头在盂窝的滑动受到限制,上肢在运动时就会与肱骨头相碰撞,是因为肱骨头滑动的限制造成肱骨头与肩峰相碰撞出现了肩关节的疼痛。

     肱骨头与肩峰的撞击,同时也挤压了肩峰与肱头之间的组织,由于上肢的运动频率较高,就容易造成肩峰与肱骨头之间的组织挤压出现炎症状,出现肩关节的疼痛。这种肩峰与肱骨头挤压性造成的炎症,原因并不是本身的问题,而是由于肩胛下肌短缩造成,处理局部的症状问题,进行局部的炎症处理,并没有真正解决掉发生问题的本质原因,造成肩关节疼痛问题解决不了,时间长了进一步发展成为肩周炎、五十肩的问题。

     在肩胛下肌的解决结构上,我们分析肩胛下肌的问题上,就要由它的功能和肌拉力线结合来分析这块肌肉,才能正确了解肩胛下肌有问题所发生的问题。肩胛下肌的功能是肱骨内旋,当肩胛下肌短缩了之后,当然受影响肱骨的外旋,从肩胛下肌的肌拉力线来分析肩胛下肌,那么就可以分析出肩胛下肌短缩了之后,影响到肱骨头在盂窝的滑动和滚动的问题和影响了盂肱关节的间隙问题。

   由于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双手的运动大部分都是旋内,双手洗菜时肱骨不停地做旋内动作,双手在健盘上打字等等的日常的上肢运动都是这样,肱骨内旋的频率大于肱骨外旋的频率,造成肩胛下肌比较容易短缩,加上平时没有科学的合理的针对性的肱骨外旋的训练,时间长了,肱骨内旋的力量就大于肱骨外旋的力量,肩胛下肌就比较容易出现短缩的问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