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冬天很伤电动车电池的5种充电方式,好多人都犯,难怪续航下降快

 电动车小行家 2022-12-16 发布于天津

现在我国大多数地方都已经感受到冬天带来的寒冷,而电动车是出名的“怕冷”交通工具,随着冬天温度降低,电池续航也会下降,作为车主,就有必要了解冬天会伤电动车电池的充电方式,来避免损伤电池、提高续航,小行家今天就来分享5种很伤电动车电池的充电习惯,好多人都在犯,难怪电池续航下降快,如果您也中招,一定要及时避免。

冬天要避免让电池“充电效率降低”的充电方式

很多人一到冬天,都会发现电动车续航能力大打折扣,平常能骑百十来公里,现在只能跑五六十公里,这主要是因为冬天的温度低,导致“充电效率降低”,损伤电池的蓄电能力,电池容量达不到100%所致。

而且,长期频繁的“充电效率降低”的充电方式,还会导致电池容量下降,老化加剧,充不满、充不进电,一旦电池损伤,即便是天气回温,也很难达到之前的续航水平,因此,作为寒冷的冬天,车主很有必要学会避免让电池“充电效率降低”的充电方式,其中有5种充电方法,好多人车主都有的习惯,要避免。

有5种充电方法,会导致“充电效率降低”

第1种:不完成电动车的“浮充”

给电动车充电的充电器,一般都是采用“三段式”电流输出,而最后的“涓流阶段”,也就是“浮充”,是充电器变为绿灯的充电,完成“浮充”可以让电池容量充满100%,有利于保养电池,频繁的让电动车不完成“浮充”,既让续航下降,又容易损伤电池。

正确做法:充电器变为绿灯,不要马上拔掉充电器,冬天至少要继续充电一个小时,完成“浮充”。

第2种:晚上才给电动车充电

冬天的早晚温差比较大,比如小行家所在的地方,白天温度可以达到10℃,晚上只有零下3℃,这个时候白天充电,电池的电解液粘度不会那么大,充电效率就不会那么低,而晚上充电,充电效率变低,电池充不满,很伤电池。

正确做法:冬天电动车补充电量,最佳充电时机是中午,尽量避免晚上给电动车充电。

第3种:在寒冷的室外充电

冬天除了白天和晚上温差大,室内和室外温差也很大,室内基本上都会维持在10℃以上,是相对来说,有利于电动车保养式充电,在充电的时候,活性物质更活跃,电解质阻力变小,而相反在室外寒冷天气充电,很容易导致“充电效率低”,有人做过实验,32AH容量的电池,冬天室内充电会比室外充电,续航多跑15公里左右。

正确做法:冬天尽量选择室内空间充电,即便是没有室内停车处,也要选择可以有遮挡的地方充电。(切勿私自上楼停放和充电)

第4种:明知已经是0℃以下,还进行充电

电池并不是什么温度,都还具备充电条件的,以小牛锂电池电动车为例,充电温度只有0℃~35℃,当温度低于0℃,其实就不能进行充电,否则会导致电池出现“锂枝晶”,而该物质一旦变多,就有可能戳破锂电池的隔膜,形成易爆易燃风险,具备隐患。

正确做法:如果所处在的地方,冬天温度经常低于0℃,就要选择一些经过特殊处理的耐低温电池,比如胶体电池,带有耐低温BMS系统,耐低温的石墨烯电池等。

第5种:冬天不骑车、不充电

一到冬天,就有许多人不选择骑行电动车,换乘其他更为舒适的出行交通工具,但经常会发生一些事,车主不骑车了,也不给电动车充电,等天气回温,不少电动车就出现充不进电,电动车不存电的情况,往维修店里跑,但事实上,这个时候电池已经因为亏电而严重损伤了。

正确做法:即便是不骑车,也要注意根据电池的容量大小,及时补充电量,一般电池每天自放电在3~5%左右,建议每半个月充电一次。

总结:

以上就是电动车在寒冷的冬天环境下,车主应当避免的5种充电方法,它们会导致电池因为“充电效率降低”,从而导致电池活性物质不活跃,出现包括续航下降、充不满电、电池容量缩小等问题,这些问题虽然有的是可以修复的,但修复之后的效果,也很难恢复最佳状态,因此,大家要积极避免,如果长期中招一个或多个,电池自然会续航下降快,耐用性变差。

希望以上的内容可以帮助到您,您还有什么想了解的电动车知识,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