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核聚变简史

 鸟瞰古今中外 2022-12-16 发布于山西
核聚变简史

  

  核聚变的原理说起来非常简单,就是两个原子核撞在一起,合并成一个更大的原子核。其中一部分质量会在这一过程中以能量的形式释放出来,其质能转换比就是爱因斯坦著名的方程式E=MC²。因为光速(C)是一个很大的数,所以一点点质量可以转变成超多的能量,这就是为什么核电站的能量密度超高的原因。

  核聚变是宇宙中最为常见的反应,也是宇宙中绝大部分能量的来源。我们的太阳就是一颗不停地进行着聚变反应的大火球,其中一小部分能量以光线的形式传送到地球上,滋养了世间万物。

  如此说来,核聚变应该很容易实现吧?错!因为原子核都是带正电的,彼此之间有电荷斥力,需要很高的密度和动能才能让两个原子核碰到一起并发生聚合反应。换成工程师语言的话,这就相当于把一团炽热的原子压缩得非常紧密。但高温和高压是两种截然相反的物理性质,很难同时满足,再加上核聚变会释放出巨大的能量,这会让原子团变得更热,因此也就更难被压缩。

  1958年,中国第一座原子核反应堆

  另一个难题就是如何控制核聚变,我们起码得把核聚变原材料装在一个容器里吧?但实现核聚变需要上亿度的高温和超高的压力,人类不可能造得出这样一种容器,只能想办法让核聚变材料和容器壁隔开,没有第二种选择。

  太阳完美地解决了这两个问题:它悬浮在真空中,不需要容器,它体积巨大,其中心的温度和压力自然也就非常大,正好可以满足核聚变的所有条件。即便如此,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强度也是很低的,只是因为它太大了,所以释放出来的能量已经足够地球生物使用了。

  《热核艺术》剧照

  可惜太阳所具备的条件在地球上极难实现,这就是为什么人类虽然早在1960年代初期就实现了核裂变发电的商业化,但核聚变电站直到现在都还遥遥无期的原因。

  我们可以简单对比一下核裂变和核聚变:核裂变是放射性元素(比如铀235)自发开始的,裂变之后释放出来的中子可以引发新的一轮核裂变,所以只要原材料的浓度达到一定水平,核裂变可以自发地维持下去,人类反而需要通过各种技术手段来降低核裂变的速度。现在所有核电站的工程师们挖空心思琢磨的都是怎么停止核裂变,这个任务相对来说并不难,只要在原材料堆里插入能够吸收中子的控制棒就行了。事实上,全世界的核电站运行了那么多年,只发生过3次大的事故,其中两次是人为因素,一次是自然原因,所以我坚信核电站的安全性是相当高的,其单位发电量所对应的死亡人数远比化石能源发电站要低得多,和风力发电或者太阳能发电的水平不相上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