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饶学锋:许 家 湾 石 坝

 故人旧事2020 2022-12-16 发布于重庆

          许 家 湾 石 坝

                     文/饶学锋
 
 儿时的许家湾是一个世外桃源,那时候罗家院子旁有一个花园,一年四季鲜花盛开,让人赏心悦目,整个许家湾到处都是参天大树,仿佛是一片森林,但是就在罗家大院的旁边有一个很大的石坝,整个许家湾只有石坝是光秃秃的,石坝的边缘有几棵洋槐树靠院子一边。
许家湾石坝上方有一个熊姓人家开的小酒馆,人们称为;“熊太太酒馆”的地方,因熊先生早年去世,酒馆由熊夫人打理(人们都称她熊太太),熊太太酒馆的粮食酒的醇香味和小酒馆的卤肉香味随时飘到石坝来,加上小酒馆门前那株七里香树在花开时的幽香味也和卤肉香味,粮食酒的醇香交织汇聚在一起,总是让在石坝的人神清气爽、心旷神怡。
 因为许家湾是农村社员和城镇居民杂居的地方,记得小时候常看到农村合作社,后来的东方红人民公社(中苏友好人民公社)许家湾生产队的社员在石坝开大会,评公分,分粮食,分柴草,时常也听到那些人的争论声,甚至是吵架声。在石坝还经常开社员大会,那时讲阶级斗争,开斗地主的大会也在石坝进行,也能听到口号声和一浪高过一浪的声讨声。
 过年过节石坝就变成了唱歌跳舞扭秧歌,打年萧划彩船搞活动的场所,高亢的歌声,锣鼓声也响彻云霄,所以石坝经常都是人声鼎沸,非常热闹的地方,总之许家湾石坝无所不能,是一个功能齐全的地方。石坝也是孩子们的娱乐场所,逮猫猫,官兵捉强盗,蛇爆蛋都是孩子们的最爱,女孩子也爱在石坝跳绳,修子,抓沙包。那里随时也是一阵阵呐喊声和欢笑声。
      小时候看到在石坝的人(多数是农村合作社或者是后来的人民公社的社员),头上都盘着一盘大大的白布,穿着对襟衣服,岁数大一点的多半是穿满襟长衫,布纽扣在右侧,在长衫的腰间还系着一根很粗的布腰带,他们穿的裤子上腰部有一段近三寸宽的扁,也称为幺二三裤儿,夏天男人们都穿一条火烧遥裤,基本上打光巴胴。
 

石坝上晒的粮食

 
 夏天石坝被太阳晒得滚烫,自然就是农村的晒坝,生产队的谷子,麦子,高粱,包谷等粮食都在那里晾晒,每次晒粮食都能见到两个40多岁的妇女在那里翻晒粮食,这两个女人已是徐娘半老,但那健康的身体和较好的容颜还是有几分姿色,她俩像男人一样,打着光巴胴,在那里翻晒粮食,嘻嘻哈哈大声说话,摆龙门阵,聊家常,浑圆的乳房在劳动中抖动,毫无顾忌袒露无疑,如同滚瓜一般,还和路人打招呼,甚至和一两个壮汉打情骂俏,双方都很坦然,不会感到羞涩,在那个年代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罗家院子里也住着一家姓叶的社员,男主人我们叫他叶四爸, 一个干瘪的老头儿,很注重外表,头发向后梳理,随时看起来打理的巴巴适适,长长的眉毛下一对炯炯有神的眼珠,镶嵌在眼眶里,颧骨有些突出,平时总是笑嘻嘻的,夏天的很多晚上,在石坝玩耍的所有孩子都喜欢听他讲故事,他讲起故事来绘声绘色,眉飞色舞,口若悬河,他爱讲重庆掌故,猫儿石的来历、呼归石、珊湖女、炮打人头山、巴寡妇与秦始皇、青狮白象锁大江、杨柳街的故事、磁器口的龙隐传说等,他每次讲故事就像说书人一般,把故事里的人物及情节描述得活灵活现,随着故事的发展,我们听故事的人一会儿十分紧张,咬牙切齿,紧握双拳,一会儿又面带笑容,轻松自如,惊喜万分,总是听得津津有味。现在每当想起许家湾石坝时,总会想起在石坝听故事的情景。
 随着人类波澜壮阔的发展,许家湾石坝和其他很多地方一样,经历沧桑数十载,脱胎换骨改变了模样,历史的舞台在这里暂时落下了帷幕,在这里的故事也告一段落,以前的许家湾石坝,和许家湾连同整个猫儿石地区一道,已灰飞烟灭,现在那一片已经变成了高楼林立的小区,许家湾石坝也只有在记忆中了。
 

 作者近照及简介:
饶学锋,1969年下乡到铜梁插队落户,1971年招工到重庆101化工厂工作,后为重庆川庆厂,化工局下属企业,曾经有3000多职工,地址在渝北区洛碛。2011年退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