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改善生态环境,治沙人永远在路上

 齐森 2022-12-16 发布于陕西

坐落在昆仑山脚下的且末,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县,很多人也许没有听说过这个地方。不过,只要提示这几个名词,即和田玉、塔中油田、小宛国,稍懂常识的人一定会联想到且末。且末是和田玉山料主产地,是古代小宛国、现今的塔中油田所在地。
说且末小,只是指人口少,但且末的土地面积并不小,有十四万多平方公里。这是个什么概念呢,内陆常常有人问我,人都说新疆大,究竟有多大?我便对他们直说,新疆相当于三个法国、六个新西兰,相当于国内十三个省直辖市面积的总和。而我工作过的且末只是一个小县,它的面积比世界上一百多个国家的国土面积还大。朋友们一听,哇,不会吧,这也太大了吧!
在且末工作生活三十年,我穿过沙漠戈壁,走过高原无人区,对这里的生活条件、自然环境深有体会。尽管条件艰苦、环境恶劣,但且末人有一种精神,即吃苦耐劳、甘于奉献、善于拼搏。或许,正是在极端艰苦的自然环境下造就出且末人的精神,而缺乏这种精神的人,很难在这个地方待下去。

这种精神赋予且末人敢于开拓创新的胆识,有人就说,且末人能干大事,敢创造奇迹。的确,且末是全国最早开通民航班机的县城之一;且末申请成功多项世界吉尼斯纪录;且末是环塔里木盆地唯一申请建成两条沙漠公路的县;牧民搬迁、安居富民工程走在全疆前列。还有,且末人已经并在继续创造的又一个奇迹就是沙漠治理。
多数国人一定熟悉塞罕坝沙漠变森林的故事,也了解恩格贝沙漠变绿洲的传奇。然而,很少有人知道,在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边缘也有一批治沙人,在与无情的大漠争夺地盘,他们就是且末治沙人。
从自然条件尤其是水资源上讲,塔里木盆地的沙漠远不如库布齐沙漠、毛乌苏沙漠、塞罕坝那么有利。因为盆地的蒸发量比降雨量大很多,特别是位于盆地东南处的且末、若羌一带,年降雨量在十几到几十毫米不等,而蒸发量却都在两千毫米以上。可见,在且末治理沙漠,其艰难程度可想而知。

学地理的人一般都知道,且末、若羌是地球上有人类居住的降雨量最少的地方。这里常年干旱少雨,风沙不断,仅沙尘暴天气每年都在三十天左右。且末人口最稠密的县城离沙漠直线距离不到两公里,每当沙尘暴来临,茫茫黄沙遮天蔽日、沙浪滚滚,整个县城笼罩在暗无天日的尘埃之中。
讲一个真实的故事。有一年,县中学从内陆大学毕业生中招聘来几个新教师,到达且末的那一天正好遇上沙尘暴。当时,县城风急沙响、昏天黑地,沙尘暴持续了一个晚上,几个大学生哪里见过这样恐怖的天气。第二天一大早,其中一人提起行李就离开了且末。临走时,他对同来的人说,快走吧,这里不是人待的地方!
且末遭遇的极端天气不只是沙尘暴,还有干旱、酷热、寒冷。尤其在沙漠地带,极冷时达到零下二十几度,最热时地表温度达零上七十多度,可煮熟鸡蛋。

有人形容在沙漠里作业,像是在朝鲜战场上打仗,要经历上甘岭的干渴、长津湖的寒冷,和敌人炮弹燃烧弹的烘烤。只有在这里的治沙人,才能真正体会到抗美援朝的艰难和曲折,才能懂得中国军人的坚强和伟大。
且末自古就有植树种草、防沙治沙的优良传统,但规模化治理沙漠还是从1998年开始。最初治沙站只有十几个职工,但在植树的季节,全县动员成千上万人参加植树造林活动。在县上统一部署和鼓励下,短短的几年时间,便在全县形成了治理沙漠的热潮。
在河东治沙点,除了十几名职工对树木进行浇水、补种、看护等日常管理工作以外,还吸引来一些外地的投资商,湖南人刘知林便是其中之一。他抓住治理沙漠的商机,将四万亩沙漠改造成绿地,并种植一万两千亩肉苁蓉,年收入在三百万左右。

刘知林的成功具有一定的示范效应,在他之后先后又有十几家投资商在且末承包沙漠,种植中药材和经济林,他们逐渐开始有所收获。
至今,且末治沙活动已历时二十多年,围绕县城四周约十五万亩沙漠被改造成绿地。境内的生态环境得到改善,沙尘暴和扬沙天气比过去明显减少,降雨量持续增加,这是无数治沙人用心血和汗水换来的结果。
治理沙漠,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是一项艰巨而长久的工程。且末治沙人正在将这项工程当作一项全县人民的接力赛,一代接着一代干。改善生态环境,治沙人永远在路上。

在二十多年改造沙漠的伟大事业中,且末当地涌现出一批感人事迹和模范人物。以下这些治沙模范人物,让我们永远记住他们的名字。
刘振东,且末县河东治沙站第一任站长
铁树堂,且末县林业局原局长
居来提,河东治沙站第二任站长,全国林业系统劳动模范
刘知林,且末县治沙工程投资人
帕提古丽,且末县治沙站职工,治沙模范人物
佟戈雁,且末县治沙站职工,治沙模范人物
2022630日 星期四
于群贤北府

论养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