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周舆丨中国历史命脉的三大节点

 老三的窝棚 2022-12-16 发布于河南

中国历史命脉的三大节点

周舆

1、荆轲刺秦王(公元前227年,距今2239
荆轲燕太子丹派遣,携燕督亢地图和樊於期首级,前往秦国刺杀秦王嬴政。献燕督亢地图时,图穷匕见,刺秦王不中,事败被杀。仅仅6年后,秦兼并天下。

图片

荆轲刺秦王,这是古代自由社会对即将形成的专制大一统的一次绝望反击。此时,各国已经无法动员起统一而有力的军事行动,而不得不诉诸于一次侠客的义举。
假如嬴政真的被刺身亡,历史真的很有可能发生彻底转机,因为秦国王室未必再会出现一个像秦始皇那样的人物。参照春秋战国时代的历史,一国之兴衰往往寄于一身。但遗憾的是,荆轲未能达成使命,秦制主宰了中国两千年。秦制尽管有利于维持一个天下框架,但对于社会内在活力的伤害却是致命的。

2、靖康之变(公元1127距今885年)
靖康二年(金天会五年)金朝两路大军再次攻至宋都汴京(今开封)城下。宋廷不战而降,宋钦宗被迫出城议和,被金人拘禁。金军索要天价的金银财富,不足则以全城女性包括皇妃公主抵价。金人立张邦昌为帝,国号“大楚”,北宋灭亡。随后金人押解徽钦二帝、皇后、妃嫔公主等数千人北返,沿途又网罗10万民众,包括教坊乐工、技艺工匠及普通农民。史称“靖康之变”,又称“靖康之耻”、“靖康之乱”、“靖康之难”、“靖康之祸”或“丙午之耻”。

图片

农业文明在北宋发展到了顶峰,靖康之难则标志着专制大一统下的农业文明是如此的脆弱,诺大的国力竟然无法组织一次有效的抵抗,经常瞬间轰然脆断。显然,农业文明在对内控制方面可以玩到登峰造极的程度,但在对外方面是非常失败的,有时是一触即溃的。

3、苏军进攻东北关东军(1945年,距今77年)
根据美、英、苏三国领导人签署的雅尔塔协定,苏联于194588日发表对日作战宣言,89日苏军从东、西、北三面进入中国东北,向日本关东军大举进攻。至8月末,苏军粉碎了日本关东军主力,毙伤俘虏日军68万人。

图片

正史称:“对八路军、新四军挺进东北的行动,只要不影响苏联在《中苏友好同盟条约》中所承担的义务,苏联红军也给予非公开的支持,并向他们移交部分缴获的日军武器。同时,苏联红军还多次阻止国民党军队经海路登陆大连、葫芦岛和营口。苏联红军采取的这些措施,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争取时间先机进入东北,起了积极的作用。” (见《中国共产党历史系列辞典》,中共党史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19出版。)
苏军进攻中国东北的关东军,对中国历史的走向影响巨大。
20221214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