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公众号第一百篇文章——复盘

 九把叉 2022-12-16 发布于上海

今天是我开设《九把言》个人公众号的第三年,正好也写到了第一百篇文章,所以就用这篇文章给这三年来的公众号写作做个复盘。

先来看看数据

产量:三年写了100篇,这个产量算是很低了。看看周围朋友圈里,很多都是周更,甚至日更的,感觉自己还是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还需更加努力才行。

阅读量:到昨天为止,总共的阅读量是35,000多,也就是平均每篇的阅读量大约为350。这跟那些动辄10万+的大号没法比,但是跟自身来比的话,平均阅读量是在逐年上升的,从最初的每篇平均100多,到今天这个数字,有进步还是最重要的。(哈哈,自我安慰一下。)

关注人数:到上个月刚刚超过了1000人,算是完成了当初给自己设定的一个小目标。其中男性读者占了超过77%的比例,这应该与文章主要涉及的领域有关。就年龄段来讲,26-35岁占了47%,将近一半,36-45岁年龄段有31%。所以这两个年龄段是我的读者的主力群体,以我输出的内容和风格来说,这一点并不意外。在18岁以下年龄段,有2个读者关注了我,其中一个是我儿子,是在我的各种威逼利诱下关注的。另外一个是谁,我还是挺好奇的。

分享转发和收藏数:相比于上面三个数据,我更关注的是分享和收藏的数字,因为这两个数字反映了我的输出是非让读者觉得有用,值得分享给TA的朋友,或者是给TA带来了确实的帮助,值得长时间保存。

看到有1000多个人收藏了自己的文章,知道自己花时间整理出来的内容给别人带来帮助,内心还是有点小小的喜悦的。

留言数:还有一个我很在意的指标,就是这个留言数。每一次发完文章,我都很期待能看到用户的留言,期待与读者产生互动,从而直接了解大家对自己文章的反馈。每次看到留言,不管是批评的,还是赞同的,都觉得很高兴。到目前为止,我一共收获了369条留言,真心希望以后的留言越来越多。

几条分析

内容方面

我把公众号分成了三种主题,用以归类三种不同的内容输出,分别是学习体会、智能随想、技术园地。其中,学习体会用来输出一些学习中的总结和感想,比如平时学习得到线上或者线下课的心得,读书的读后感等等;智能随想则是关于我所处的智能家居及智能楼宇行业的一些思考;技术园地则是更为细节的深度技术交流。

一开始,我的内容主要集中在技术园地和智能随想两部分,主要是把之前的一些思考和总结梳理出来。随着时间的推移,自己的存量不够用了,就倒逼输入,开始总结输出学习中的体会。

从数据看,关于智能随想主题的内容,获得的平均阅读量是最多的。这表明读者更关注我在这些方面的思考和输出,这给我指出了今后坚持的一个方向。当然,不断的学习是必须的,我需要把学习所得更多的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在近期阶段,我逐渐开始把每次学习的内容,尽量结合到本行业中,进行一些分析和应用,做到学以致用和更有针对性的输出。

形式方面

在最初开始公众号的时候,我借鉴其他公众号的样子,在文章前面插入一段音乐或者歌曲,但是对增加阅读量没什么帮助。这告诉我,如果内容不好,这些辅助动作跟内容相关度也不高,是没有用的。推而广之,如果产品不好,再好的包装也是没有用的,如果它没有带来直接的用户价值。

后来,我向得到学习,自己录制了音频解说,还制作了背景音乐,反响还不错。因为这个动作提高了用户对内容的使用方便性和多样性。但是遗憾的是,由于制作音频耗费时间非常多,几乎跟写一篇文章一样多,甚至更多。随着工作上越来越忙,我只好忍痛停止了音频的制作。

不过,随着写作能力的提高,每篇文章花费的时间在逐步减少,我正在考虑有计划的恢复音频内容,来提升用户的体验。

单体方面

在单篇文章的阅读量方面,排名前三位的,恰好各自有一篇出自三个不同的主题,分别是:

其中,第一名的阅读量能够达到平均阅读量的十倍,是我发文之前万万没有想到的。究其原因,大概是因为文章的故事性比较强,读者看起来比较轻松,一看都能看懂,而且觉得比较有趣,引起了转发的欲望。加上文章的题目也是讲故事的口吻,内容也是关于行业中讨论比较多的一个话题,几个因素叠加,造成了阅读量的大幅增加。这个案例告诉我,在今后的输出中,无论是写文章、做演讲还是普通的沟通交流,学会讲故事都是非常非常有帮助的。

第二名的内容,是关于行业中一个专用工具的最新版本的介绍,是很多技术人员关注的话题。而且由于文章发的比较及时,时效性也是造成阅读量比较多的一个原因。因此,如果是某个大家都比较关注的话题,关于它的最新报道往往是比较容易吸引眼球的。这就像是关于某个八卦话题,最新动态的报道总是很多人看一样。只不过我报道的这个“八卦”比较小众而已。

第三名的阅读量,则是来自于大V的加持。记得那天我是白天上完得到F4的线下大课,晚上写好文章发到大课群里。没过一会儿,刘润老师在群里当众点评了我一句,结果不到半个小时,阅读量就超过了500。也就是说,群里基本上每个人都打开看了,而且还有转发。可见大V的能量是巨大的。所以,想要一个信息快速的被传播,找到一两个关键节点是非常重要的。这就像是烽火台,一旦最高的那个烽火台被点燃,传播到其他烽火台的速度就大大加快了。

总结

当初开设这个公众号的目的,一是为了梳理自己平时的思考,锻炼写作输出能力;二是为了通过输出倒逼输入,加强学习效果。如今看来,我分别给这两个任务的完成程度打70分和80分。

锻炼写作输出能力方面,起到了一定的效果。现在写一篇文章,不会像刚开始那样,抓耳挠腮,几乎要拿出一整天的时间才能勉强完成。但是不满意的地方是,写作的密度还不够高,也不够有规律,偶尔也会因为自我要求不严,产生目标侵蚀的状况。写作这件事本身,是我一直感兴趣的事,所以未来我还是会挤出更多时间来写,而且要更为规律,更有计划性。为了监督自己能够做到每周都有输出,我还加入了007写作社团,跟着一群小伙伴一起,来做一件长期的,有价值的事情。

用输出倒逼输入方面,写公众号这件事确实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因为要输出,逼着自己到处去找输入,而且还要高质量的输入,这样才可能做到有质量的输出。这三年的读书、上课总和,大概超过了前面十年的总和。

更令人高兴的是,通过学习,通过输出,我还结识了很多新朋友。这里面有来自同行业的朋友,因为读了我的文章而结识,甚至成为了很好的合作伙伴。也有通过学习认识的朋友,我们一起练习写作,练习演讲,交流学习心得,就像一个大家庭一样,彼此赋能,共同成长。

所以你看,三年的公众号写作,带给我的不仅仅是100篇文章和1000多个关注,还有新朋友,新视野和新经历。这些都将是我今后人生道路上的一笔财富。今天的我,很感谢三年前那个开启公众号的我。我相信,三年后,甚至三十年后,我也会感谢今天的我,继续在一件有价值的事情坚持了下去。

也要感谢你,一直陪伴着我的朋友们,你的支持、鼓励、反馈,都是我继续前行的动力。

谢谢你!


阅读量排名前十推荐:

  1. 《关于KNX总线和RS485总线的区别,我有一个故事要告诉你》

  2. 《终于等到你,ETS inside简介》

  3. 《从得到的线下大课,看大神们的演讲技巧》

  4. 《智能家居主流无线技术对比》

  5. 《智能家居之“马斯洛需求金字塔”浅析》

  6. 《5G将会给智能家居带来什么》

  7. 《建设团队的7种武器》

  8. 《比武时间到——主流KNX开关驱动器对比》

  9. 《智能家居的“智”与“不智”》

  10. 《十大动物论战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