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是许世友的勤务兵,4年后许当上副军长,他却成为许的顶头上司

 君临天下100 2022-12-16 发布于湖北

无论是官场还是军界,较为忌讳的一件事情就是“越级”。那么以前是下属,有朝一日,越级成为自己旧上司的上级,又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呢?此事情,在历史上发生过不少,就拿建国功臣许世友来讲,他戎马一生,创下赫赫战功,麾下带领不少将士,以及一批优秀的勤务兵。后来其中一位勤务兵,却成为了他的顶头上司。大家知道此人是谁吗?

这位“后浪”勤务兵名字叫,陈海松。家住河南罗山李陈洼村。生于1914年,成长在战争前夕的民国军阀混乱时代,那时候各地闹起了革命,年少英勇的陈海松,就加入了我党组织的童子军。之后,陈海松高唱苏维埃战斗曲,带领比他更小的童子,执行各种任务。因表现突出,便被提升为童子队长,率领一支童子军,为革命努力。

时值1930年春天,日军的野心逐渐暴露,侵华战争不可避免面,陈海松心系百姓,义往直前,先后加入了中国工农兵红军团,随后成为共青团员,翌年就加入了伟大的共产党。后来,陈海松被分配到许世友的兵团,充当勤务兵,他虽个子矮,但从不怕苦怕累,一有风吹草动就用身躯挡在前面。为此,团长许世友就决定把他培养成一名真正的红军战士。

得到上前线打仗的机会,陈海松无比激动,感恩许世友的提携,决定要在战场上表现一番,报效国家。结果事实也是如此,陈海松一打仗就异常勇猛,打起鬼子来毫不手软,且颇有战绩,遇到上级领导谋划战略时,自己也勇于献些计策。

而平时没仗打的时候,陈海松就喜欢琢磨一些机枪知识,练习射击,随着知识经验增加,领导就看中了他这一些优点,于是指派他成为了一名机枪指导员,负责教导一个连的士兵。然而成为指导员的陈海松,仅仅18岁。

军途畅顺的陈海松始终不忘提携恩人许世友,每次和战友谈起,都夸团长很照顾自己,若是没有他的提拔,就不会有今天的自己。然而是金子总会发光,许世友上将见识广,会眼人,想必当年也是想被我党添加人才,但未料陈海松如此突出,后来的军职竟高过了自己,成为自己的顶头上司。

1932年,战争打得异常激烈,川系军阀田颂尧率领近40个团,兵分三路围剿红四军。敌强我弱,但红军战士毫不退缩,陈海松在当中更是发挥不怕死的作战精神,领导麾下部队边打边守,苦熬90多天不倒。

期间我军不断吸收各路农民参军,还有援军加入,一共发展80000余人,最终局势得到扭转。此战之后,陈海松被记了大战功,随升为红军第二十五师的政委员。巧的是这二十五师的师长正是他的老上级许世友。

战后数月,敌军刘湘统率200000兵力反扑,以6路合围战略,更凶猛的围剿红四军。这时,25师面临的是敌人的6个旅团,对方人数强于自方,但师长许世友和政委陈海松毫不退缩,带兵勇敢抵御,此战异常激烈悲壮,双方激战长达四个多月,最终给我红四军突围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此战过后,许世友因表现被封为第九军副军长,陈海松随后也成为了第九军的军政委,年仅20岁。论其军职,确实是政务大于副军长,陈海松虽成了许世友的顶头上司,但依然敬重许世友,两人友情颇深。可惜,陈海松于1937年3月份,带兵于梨园口战斗时,不幸中弹牺牲,英年早逝,实属可歌可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