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马达声声】值得追寻的“晚阳”/马 达

 我的卧虎湾 2022-12-16 发布于福建
我有平台,你有故事?


欢迎关注平台,底部可以留言
主  编:傅群雄


卧虎湾藏龙卧虎,群英会聚贤群英!



“现在还没'阳’的人/他们没有社交圈子/也不爱扎堆/更没有人可以亲密接触/他们就是清流/值得被珍惜。”
看到朋友圈里这样的诗句,我偷着笑了:是说我吗?
说实在的,目前我的目标正是定在这里:力争“晚阳”,最好“不阳”。
能不能做到呢?还真不好说。起码至今未阳。据说,我居住的这个城市有百分之好几十的人阳了。
晚阳,说到容易做到难。就像司马南先生说的那个隔壁王奶奶,天天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前天也还是烧起来了。哪里来的病毒呢?购物时、空气里、下水道中?简直无孔不入。
正在我发愁没有啥好招儿时,去美国看望女儿的北卫老战友贺秋刚传来一个帖子,说的是他和老伴这一年多在美国生活,没有“阳”着的经验。我看了以后,觉得可学可鉴。
一是美国那是什么地方?早就疫情“躺平”的地方。一年前那会儿,正是因新冠病毒肆虐死亡人数上升的时期,能在那里“出污泥而不染”,经验可谓弥足珍贵。
二是秋刚比我年轻几岁,但也六十挂零,基本上属于同龄人,他能这样防护,我也应该能够做到。
三是这是熟识的身边人,绝对真实可信。不是网上那些瞎忽悠的信息可以比拟的。而且这些防护手段和途径并不高深莫测,可以说简便易行。关键在于自觉坚持。
好,那就看看人家贺秋刚怎么说的吧!姑且叫做《贺秋刚十条抗疫招法》

在美国生活一年没有中招是怎样做到的


贺秋刚


我和妻子都是已经过了60岁的老年人啦,去年12月初到美国生活一年。在该国疫情一直很严重的情况下,我们始终没有被感染,不少人问是怎样做到的,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下,仅供参考:
一是始终不麻痹、不放松。到美国后,尽管有人说该国疫情很严重,不被感染是不可能的;也有的说,一会儿半会儿不被感染有可能,但时间长了很难不中招。我们自己也曾想,可能很难逃脱被感染的结局,并做了心理准备。但同时又想,能不感染就不感染,能晚感染一天就晚感染一天。至于努力防护了还被感染,那只能是凭天由命了。
二是坚持打疫苗。去美国前在国内先后打过三针科兴疫苗,最后一针是在2021年的10月22日。到美国后,又分别于2022年4月1日和9月22日接着打了两针辉瑞疫苗(也是免费的)。这样,也就是大约每隔半年打一针,加起来一共打过5针。有人问,你们打了那么多疫苗,是不是有后遗症呢?我回复说,至少目前还没有。
三是坐飞机严格防护。从北京飞香港,从香港飞美国西部的旧金山,再从旧金山飞到美国东部北卡州首府罗利,前后3段航程共飞了20多个小时,全程穿防护服、穿鞋套、戴防护帽和防护面罩。尤其是从香港飞旧金山14个多小时,在飞机上始终没有上厕所,尽管穿着纸尿裤,但也没有用上。在从香港飞往旧金山的飞机上,与几个外国人挨着坐。从旧金山飞往罗利的飞机上,除我们外基本上是美国人,而且大都不戴口罩。说实话,当时我们也是非常担心的,也有点后怕。
四是外出坚持戴口罩。早在2022年4月,美国联邦范围内就统一取消了戴口罩的法令,包括坐飞机和坐火车。在当地人公共场所普遍都不戴口罩的情况下,我们外出一直是坚持戴口罩的。在人多的地方,戴N95口罩。
五是购物戴手套并常手消。无论是在超市还是普通商场,只要是购物就戴手套,不用手直接接触所购物品以及购物车。好在他们无论是中国超市还是韩国超市,以当地的costco等,都提供免费的手消液,我们每次购物离开这些地方时都进行手消。
六是外出回家严格消毒。在家一进门门口和车上都放有手消液,无论是外出购物、吃饭,还是游玩,回来后一进门第一件事就是进行手消,并把在外面带过的手套扔掉。然后把在外面穿过的衣服都放洗衣机加消毒液洗一遍,然后烘干,并洗澡。特别是对买菜或是其他用品用的塑料袋,全部用家里的新塑料袋换掉,不能够用塑料袋装的东西如豆腐、牛奶的外包装等,也都用消毒纸巾擦拭一遍。从外面买回来的东西只要是在地板上放过的地方,也都用酒精或消毒液进行喷洒消杀。
七是家里有人出现阳性后,立即进行隔离。10月下旬,女婿在参加一个上千人的国际会议时被感染,开始没有症状,与我们一起生活了4天。第5天有症状后立即进行隔离,主要是让他戴口罩,单独在一个房间网上办公和睡觉,不接触式给他送饭。他仅是有咳嗽症状,没有发烧,连续吃了几天莲花清瘟,一周后就好了。我们开始非常担心,认为这次跑不了了,肯定会被感染,但结果令人欣慰,我们两口和女儿都没有被感染。
八是日常在小区散步遇人绕着走,遇到熟人尽量不交谈,远距离打个招呼即可。在小区遛狗时,遇到喜欢狗的人摸了狗的头或者是身子的某个地方,甚至是遇到熟悉的朋友家里的狗,两只狗在一起打闹玩过后回家,也都用酒精对其进行擦拭消毒。
九是坚持每天喝一袋牛奶、吃一个鸡蛋,每周吃一两次鱼,适当增加蛋白质的摄入量。
十是始终关注该国的疫情发展动态,及时了解学习有关防疫知识,尽量睡眠充足,保持良好心态,有被感染的思想准备,但也不害怕、不畏惧。
以上做法不一定都科学。没有被感染的因素也可能很多。要说有什么体会的话,那就是防疫重在一个''严''字,严之又严方可安全。
再次重审仅供参考,并祝您平安!
添加几张照片吧
2021年12月3日出发时在首都机场留念。
2022年4月初到位于大西洋海岸的一个小镇旅游时的留念,可看到远处当地人都不戴口罩。
2022年9月1日在当地再次打疫苗。

怎么样?至今还没有“阳”的朋友们,咱们一起来吧!就照着贺秋刚老战友说的办。力争“晚阳”,最好“不阳”。

2022.12.16于北京知行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