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给县官出主意,说咱这儿的蝗虫都是从隔壁的雍丘县轰过来的,应该告诫雍丘县令,不要再干这种损人利己的事儿。 地方官一听,妙啊,于是开始大张旗鼓地宣传本县必须守住本分,自己的蝗虫自己埋,同时写了公文,指责雍丘县往邻县驱赶蝗虫,希望立刻停止这种做法。 你看,这么一折腾,蝗灾的责任不就撇给邻县了吗? 还有一个办法,就是要想方设法抓住上级的小尾巴。 这个典型案例,来自北宋著名高官文彦博。 那时候的文彦博还没特别显达,只不过是成都太守。四川美女特别多,但文彦博男女关系方面相当谨慎。但这么一个正派官员,却因为一件小事,栽了。 在一次宴会上,文彦博的衣服没穿好,扣子开了,露肉了。 文彦博赶紧系扣子,可越急越系不上。 这时候,名妓秦凤仪走了过来,靠在他身边,帮他系好扣子。 文彦博很自然地转头,对秦凤仪笑了笑,点点头,表示谢意。 秦凤仪娇声细语地说:“原来领导也有正眼看人的时候嘛!” 就这么一句话,就把文彦博的心给说酥了。 从此以后,每有应酬,文彦博一定要带着小秦。 很快,风言风语传到朝中,说文彦博道德败坏。 朝廷立刻派御史何郯到成都核实,要把文彦博拿下。 朝廷来人了,文彦博说不紧张那是假的。 这时,有人把何郯的小把柄告诉了文彦博:“太守达人,您别紧张。我保您嘛事儿没有。” 原来,何郯到汉州核实某案时,当地招待他,请了女演员跳舞。 有个杨姑娘特别招人喜欢,何郯给她起了个外号叫“杨台柳”,还作一首《竹枝词》相赠:“蜀国夫人号细腰,东台御史惜妖娆。从今叫作杨台柳,舞尽春风万万条。” 这诗谱上了曲子,姑娘们边舞边唱...... 文彦博立刻做了一系列安排。 等何郯到了成都,文彦博先为他举办了盛大的招待晚宴。 晚宴之上,酒酣耳热之时,一大群姑娘袅袅婷婷,边唱边舞,出现在何郯面前。 此情此景,让何郯的眼睛湿润了。 为啥啊?因为姑娘们唱的,正是何郯在汉州填的《竹枝词》。而领唱的女孩,正是刚刚被秘密接到成都的杨姑娘——“杨台柳”。 旧爱相逢,那还调查个屁啊! 那天,何郯喝了个酩酊大醉,从此,天天陶醉在温柔乡里。 不久,何郯回京,告诉圣上,文彦博是个好官,少有的好官。 文彦博,历仕仁、英、神、哲四朝,荐跻二府,七换节钺,出将入相50年。绍圣四年(1097年)年无疾而终,92岁,谥号“忠烈”。 配图:山西介休文公祠 ![]() ![]() ![]() |
|
来自: longxin0616 > 《职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