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梅花馆诗稿(一) || 张炯奎著 任笃让注释

 天南地北会宁人 2022-12-16 发布于上海

梅花馆诗稿(一)

张炯奎著‖任笃让注释


自序


古人有言曰:一世不作诗,亦藏拙之一道也。斯言也,乃为自己留地步,姑借此说以藉其口耳。夫诗之一道,大之则应诏丹墀,宠幸天颜;小之则寄兴白屋,抒写愫志。上下数千年,有文不存,而诗流传后世者,有名已失,而句脍炙人口者。旷观当世,孰是故为矜奇立异而争巧斗新者哉!盖吾人束发受书,文章诗赋,固学者不可少之事。一朝得志,凡天地之变化,山川灵迹,极之风俗谣歌飞潜动植,偶有所感,即寄之于诗。非好事也,不过藉此以抒发其性情也。一生读书之谓何?而斤斤焉以藏拙自饰,则三百篇亦可删而不传矣。而孔子又从而序之,必使后人讽詠者何耶?若然,则贾岛之祭,李贺之囊,诚多事矣。自唐之上官婉儿评诗禁中,片纸纷纷落楼下,凡一时被拔取者,以为荣幸,古今传为美谈。及我朝又以括帖取士,如馆阁体裁,虽不能媲美于前,然亦可为后世法矣。予固不敏,尤好吟咏。蛩鸣蝉噪,何足言声?近年已来,叹时事之已非,恨风雅之不作。骚坛笔阵,无復有能继之者。触目枨心,恒郁郁不慊于中,一经成句,便尔笔之。自今一往,但不知再有旗亭画壁雅韵否耶?稿既成,故录其意于简端。知我者,当求之阳春白雪,行云绕梁之间乎?
时天运庚辰夏六月伏日 福津翠峰山人书

【注释】应诏丹墀chí:在皇帝面前作诗、或参加殿试。丹墀,古代宫殿前的石阶,染成红色,称为丹墀。

②触目枨chéng心:触动。

郁郁不慊qiàn:郁郁,心中苦闷;慊,嫌恨;不慊,不满足。

④旗亭:市楼。古代建于集市之中,上立旗为观察指挥集市之所。此处旗亭画壁,指文人墨客聚会之所。

⑤行云:比喻纯任自然,毫无拘束。苏轼《与谢师民推官书》:“所示书教及诗赋杂文,观之熟矣,大约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

⑥绕梁:形容歌声优美,令人长久难忘。《列子·汤问》:“昔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馀音绕梁欐,三日不绝。”


七律·吟缸沟里即景遂事设馆

山重水复指缸沟,二十年前忆旧游。
几代名区崇寺观,一川平野好田畴。
应人绛帐思苍意④(两家皆马姓),笑我青毡坐白头。
久欲寄身无乐土,哪知今为此间留?

【注释】①缸沟里:在宕昌县何家堡乡。
②名区:指有名之地,名胜。唐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别序》:“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③绛jiàng帐:红色帐帷。《后汉书·马融传》:“常坐高堂,施绛纱帐,前授生徒,后列女乐。”后因以“绛帐”为师长或讲座的代称。
④思苍意:原诗自注“两家皆马姓”。诗人把主人比作两马所驾之车,自己则是仆人老苍头,应尽驾车责任,意即要教好学生,不辜负主人期望。《十国春秋》记载,王仁裕(五代时甘肃礼县人,官至尚书)解职期间,“每天气和暖,必乘三驷,从三四老苍头……”

七律·过高桥

(上有序文一篇,不知何人所作,询之,云是抄于旧簿,文颇典雅。)

天寒日暮过高桥,轮奂重新异昔朝
仰读鸿文情欲舞,俯瞰鲸浪势全消。
旋知壮客曾题柱,始幸征人不隔宵。
待到来春河上暖,临栏畅叙再逍遥。

【注释】①轮奂:美轮美奂。
②重新:重修如新。
③昔朝:昔日。
④鸿文:汉杨雄《太玄经》:“鸿文无范,恣于川。”《注》:“鸿,大也。范,法也。文章奂然,故无法也。”后以鸿文指巨著、大作。
⑤征人:行人。

白杨村

远指前村号白杨,参天老干历风霜。
年年但愿阴浓盛,留与行人好歇凉。

其二

古村今复识朱陈,旧谊亲中又至亲。
记取林间依附客,苍松枝上茑萝身。

【注释】①朱陈:村名。在江苏丰县东南。白居易诗《朱陈村》:“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一村惟两姓,世世为婚姻。”苏轼《陈季常所蓄朱陈村嫁娶图》:“何年顧陆丹青手,画作朱陈嫁娶图。”亦用为缔结婚姻之词。
②茑萝:草名。茎细而长,卷络于他物上升,夏日开红花,边缘五裂,为观赏植物。

至白杨里望家

怅望家山路不遥,沿河认得是高桥
归心欲向前川去,又恐书童待一朝

【注释】①高桥:在宕昌县南河乡。
②又恐书童待一朝:见出诗人为人师的责任心。

路过高桥

蹒跚策杖到高桥,回望家山路已遥。
雨后微晴风尚暖,倚栏闲看水生潮。

【注释】①高桥:在南河乡,212线过其境。明清时期,为甘川路上一道关隘,兵家必争之地。明代驻军三十,清代驻军二十有五。
②蹒pán跚shān策杖:诗人体弱多病,不过60多岁,就已“策杖”而且“蹒跚”了。有如晚年的杜甫(杜甫59岁去世),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说:“归来拄杖自叹息”。同是诗人,同在乱世,以此,可有一比。

白水川夜宿彭家

暮色苍茫白水川,枫林深锁寺门烟。
钟声响罢人声静,半榻清闲一觉眠。

【注释】①白水川:在宕昌县何家堡乡,此处也是古代一个驻军之处,至今仍有诸如“校场”之类的地名。在众多关于睡眠的诗篇中,此次是诗人难得的一次好睡眠。
②榻:狭长而低矮的床。

次日渡官鹅河

河水暴急,渡至中流,被水绊倒,幸人望见,急至力救,乃此。

行行平地步维艰,唤渡无人恨力孱
自古冯河师不与,几希问我水滨间

【注释】①官鹅河:宕昌城西,官鹅沟内流出的冰、雪水河流,水流清澈、湍急,即使夏季,水温仍甚低,不宜一般鱼类生存。
孱chán:衰弱。
冯píng河:过河不用船、筏之类工具。《论语·述而》:“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暴虎,空手与老虎搏斗。
④几希问我水滨间:差一点只能在水边问讯我了。意思是差一点被溺亡。

宕昌旅邸夜雨

急雨凄凄夜有声,秋深逆旅觉寒生。
无眠倚枕窗前坐,只恐他乡客梦惊。

【注释】①旅邸、逆旅:均为旅店之旧称。
诗人不说睡觉的环境以及被褥、枕头等等不合平素之习惯,也不十分强调夜雨声的干扰,而另找借口说,“只恐他乡客梦惊”,只好“倚枕窗前坐”到明。很有诗意,极具形象感。

之宕昌杂吟

匹马南来到宕昌,山高地隘晚风凉。
人家聚处临河上,养马城边照夕阳。

【注释】①之宕昌:之,到。
②养马城:今作羊马城,宕昌县城西,西南走向高山,山势陡峻,山上有古代羊马城。此山与花塬山相向扼住峡口,水流湍急,使成为交通要冲。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为入蜀古道上兵家必争之地。古城墙遗址至今犹在,为宕昌一景。登临其上,可俯瞰宕昌全城风貌。


其二

古迹犹留旧日城,西津马政易茶名。
桥通峡口为关锁,山势峥嵘水纵横。

【注释】①旧日城:即旧城。为古宕昌国之遗址。
②西津:宕昌古时曾设驿站,名为西津驿。

其三

晨昏钟音泰山巅,尘梦初醒觅善缘。
底事朝朝闻警后,火坑何不种青莲

【注释】①泰山:因花塬山庙内敬奉从泰山请来的泰山神黄飞虎而得名泰山,并非山东之东岳泰山。
②火坑:佛教语。指地狱、饿鬼、畜生三条恶道为三恶火坑。《妙法莲花经》七《普门品》:“假使兴恶意,推落大火坑。”后用以指悲惨无告的苦境。
③青莲:南朝梁江淹《莲花赋》:“发青莲于王宫,验奇花于陆地。”胡之骥注:“观音大士生于王宫,坐青莲之上。”

其四

药王楼下暮云低,几点寒鸦绕树栖。
最是衙前秋色好,槐花深锁路东西。

【注释】①药王楼:与羊马城相峙的花塬山腰古有药王孙思邈庙,今又重修,称药王洞。
②槐花:药王庙脚下街道名石磊街,东西两侧都有千年古槐树,至今犹存。

其五

崖寺钟声隔岸遥,佛灯一点照深宵。
路通山半高而险,好指行人来往儦

【注释】①崖寺:位于宕昌县簸箕乡崖寺村香山洞内,始建于唐开元年间。
②儦biāo:行人众多的样子。一说,方言,往来穿梭般迅速自如之意。好指行人往来儦,一语双关:表层意思是可以为夜行者指明方向,深层意思是佛灯佛法可以指引人们向善。

宕昌寄子川

夙爱河南寄子川,平畴一望好庄田。
山通樵牧桥通市,树里人家起暮烟。

【注释】①寄子川:今作计子川,在宕昌城之东出口。
②平畴:平整且已耕作的田地。
③樵qiáo牧:打柴,放牧。
此诗描摹景物,用词恰当精微。一川平畴,树里暮烟。极易引起读者思乡思家之情。“山通樵牧桥通市”,写出了这里资源的丰富与交通的便利,是极其省俭的笔墨。


七律·之桦坡一路口占

一路涛声杂水声,风来聒耳动诗情。
翠微堆里炊烟起,红树丛中瀑布明。
落叶萧萧随鸟下,闲云隐隐隔溪横。
小桥三五经过后,遥指人家聚满坪。

【注释】①聒耳:声多乱耳。《太平御览》晋杨泉《物理论》:“夫虚无之谈,尚其华藻,此无异于春蛙秋蝉,聒耳而已。”
②翠微:轻淡青葱的山色。
此诗诗人调动视觉听觉,山色水声,色彩丰富,乐音动人;闲云飞鸟,小桥流水,炊烟人家,真乃一幅美不胜收的自然风光画卷。

又绝句

桦满荒坡水满沟,云中山地胜平畴
今年共道蹲鴟好,闻得家家乐有秋。

【注释】①桦满荒坡:对桦坡这个地名的诠释。桦坡:今名花儿坡,在今南河乡之南河沟深处。这里有原始森林,天然草场,风景优美,地广人稀。1957年,曾在此设立花儿坡农场,种植以当归为主的中药材。有许多右派曾在此劳动改造。农场一度归甘肃省农垦局管理,改革后1985年交付地方,归南河乡管辖。
②平畴:平坦的田地。陶渊明《古田舍》:“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
③蹲鴟chī:大芋。因状如蹲伏的鴟,故称。

五律·草坪遇雨(在缸沟)

一夜残秋雨,潇潇触客情。
云从山涧起,风向屋檐鸣。
煨芋围炉火,烹茶拾野荆。
石缸何处是?水涨每闻声。

【注释】此诗颔联颈联对仗十分工稳,用词切当,写出了深山老林原汁原味的乡野生活,令人神往。

五律·山中看月

一样团圞月,今宵分外明。
山深知夜静,地僻觉天清。
兔影缘松岭,蟾光满草坪。
频来高处望,好景动幽情。

【注释】①团圞luán:圆貌。
②兔影、蟾光:巧用关于月的传说。
此诗饱蘸淡墨,描写深山明月。雨霁月明,地僻天清。深山老林,生态绝佳。空气清新,光线透澈。月光如水,泻满山川。此诗颔联堪为绝调。

冬月至师婆寨路上望家山口占

远指深山是我家,苍松林下雪交加。
笑予非爱清闲处,为避风波度岁华。

【注释】①师婆寨:即今之寺卜寨,在宕昌县南河乡。国道212线过其境。
腊八日由镇回家至古堆寺望乡而作

天寒日暮雪花飞,冷逼行人马上归。
远望家山三十里,烟云罩处是耶非?

【注释】①古堆寺:在宕昌县哈达铺镇上罗村西。
②家山:南河忍藏山。
七律·望西固里有感

光绪十一年乙酉。余先父于此设馆,时余年八岁。

望去前村认旧庐,幼时曾忆戏嬉居。
山巅古寺楼头画,1路畔柴门楹上书。2
同学童蒙多物故,3元宵灯火自丰馀。4
今经此地浑如梦,五十年来已老余。

⑴ 寺前有穿心楼,上有曹师曾画月竹云影,玲珑可爱。
⑵ 余先父曾书:“吉第春风增五福  德门瑞色集三多”之句。
⑶ 余先父设馆时,授教之徒,至今多半亡故,所存者寥寥无几。
⑷ 尔时,时和年丰,人民殷实,故令节甚丰饶。
【注释】以上四个注释为原稿自注。
西固里,在宕昌县阿坞乡。

游登新寨

当年随侍忆游山,秋景犹怀诗句间。
(余忆幼时随先父曾游此处,当时九秋,先父有诗述怀,今犹记之。)
转眼光阴惊我老,一生能得几盘桓?

【注释】①新寨:在宕昌县哈达铺镇西。

七律· 秋游青冈庙题壁四章(有序)

岁在乙丑之秋,九月既望。适邑创建青冈庙,落成后,余假游而薄观焉。见远山叠翠,深林流丹,露明菊径,风扫桂岩,秋水长天,不禁人怀高山仰止之思。乃即景抒情,足成俚句四章,书之垩壁,以记其胜。非敢自矜,聊叙逸兴云尔。

满山黄叶送残秋,偶趁天晴试一游。
雁字排空同幻化,鹗飞振翮幸夷犹
峰峦叠翠占鳌背,垩壁重新想虎头。
嘘气真能通帝座,谢公佳句此堪留。

【注释】①青冈:在宕昌县将台乡。
②薄观:薄,靠近。
③高山仰止:《诗·小雅》:“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古人有高德者,慕仰之。
④俚句:俚,鄙俗。乃自谦之词。
⑤鹗飞振翮hé:凶猛的鹗鸟振翅高飞。鹗,鸟名,雕属。翮,羽茎,也代指鸟翼。
⑥夷犹:犹豫不决。
⑦垩è壁:用白土粉刷的墙壁。
⑧谢公:当指南朝宋之谢灵运。谢公好山水,肆意遨游,各处题咏。

其二

振衣闲步陟高冈,俯视群峰逸兴长。
几处人家横暮霭,数丛林木映斜阳。
青山绿水遥环抱,碧草黄花暗点妆。
欲画愧无摩詰手,聊搜佳景入奚囊

【注释】①振衣:“新浴者必振衣,新沐者必弹冠。”诗人参观游览神庙前是沐浴过的,以示对神灵的恭敬虔诚。
②陟:登。《诗·商颂·殷武》:“陟彼景山,松柏丸丸。”
③摩詰:王维,以诗画名盛开元天宝间。
④奚囊:李贺“每旦日出,骑弱马,从小奚奴,背大锦囊,遇所得,书投囊中”。后因称诗囊为奚囊。
诗人不愧为丹青妙手,不仅使画面构图合理,而且能让诗中色彩丰富,光线明丽。真正做到了诗中有画。

其三

一生痴性好游山,杖履登临不避艰。
幸有烟霞堪啸傲,每逢林麓即盘桓。
清心摆脱尘凡累,胜地消除利欲关。
独坐松阴聊习静,贪看秋色顿忘还。

【注释】①杖履:拄杖步行。
②啸傲:歌咏自得,形容放旷不受拘束。
③林麓lù:长满林木的山麓。麓,山足,山脚。
④尘凡:人世。
此诗抒写诗人寄情山水,顿然忘俗,反衬风光之美。

其四

节届重阳律令清,秋高气爽最分明。
枫林玉露山添色,箨叶金风树有声。
落帽赋成留笑柄,插花归去胜簪缨
来年此日知何处?预把茱萸暂订盟。

【注释】①箨tuò叶:树叶。箨,竹笋上一片一片的皮,此处指树叶。
②落帽:《晋书·孟嘉传》:“后为征西桓温参军,温甚重之。九月九日,温燕龙山,僚佐毕集。时佐吏并著戎服,有风至,吹嘉帽堕落,嘉不之觉。温使左右勿言,欲观其举止。嘉良久如厕,温令取还之,命孙盛作文嘲嘉,著嘉坐处。嘉还见,即答之,其文甚美,四座嗟叹。”后因成为九月九日重阳登高的典故。
③插花:古代遇典礼宴会佳节,男女皆插花。
④簪缨:古代官吏的冠饰,因以喻显贵。

三月十九之铺一路口占

平原一望势旋开,倦眼迷离马懒催。
一路饱看山水色,今年知复几时来?

【注释】①之铺:到哈达铺。
迷离:模糊。《木兰诗》:“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之舖邑路见人负柴炭赴集者

男女纷纷赴集场,东来西往为谁忙?
笑人非是寻劳苦,事到艰难要备尝。

【注释】①之舖邑:之,到。舖邑,哈达铺。

由铺河堤步至新寨里

绿堤缓步趁时来,记得春秋已两回。
况值今朝天气好,凉风伴我共徘徊。

【注释】①铺:哈达铺。新寨距离哈达铺千馀米。

晚过鸦林山

夕阳斜映傍山隅,岭上牛羊已下来②。
日暮料应人迹少,乌鸦阵阵隔林催。

【注释】①鸦林山,在宕昌县阿坞乡麻界村。
②牛羊下来:《诗·王风·君子于役》:“日之夕矣,羊牛下来。”下来,归家。

其二

前途隐隐似人行,树影微茫辨不清。
约到半沟天色暝,东山月上恰相迎。

【注释】①微茫:隐约模糊。
míng:日暮,天黑。

过左布沟寺院

隔岸枫林古寺秋,为经荒乱懒遨游。
记得当年曾历处,时遥人老感离愁。

【注释】①左布沟:在宕昌县哈达铺乡。

过园林

谁家遗得好园林,数百年来称到今。
为问主人何处去?高山流水正秋深。

【注释】①园林:村名,在左布沟。奇山异水,名副其实,风光如画。
石媳妇

石家姊妹是耶非?遗迹深山事香微。
不识谁人双媳妇?朝朝伫立望夫归。

【注释】①石媳妇:天然石头,似人工凿成。在宕昌县金木乡力藏村之西。

宿草滩沟

一天秋雨阻西行,隔断云山懒问程。
幸是主人能识客,黄昏下榻意偏诚。

【注释】①草滩沟:在南河乡之原始林区。
②下榻:东汉陈蕃做豫章太守时,一般不接待来访宾客。特设一榻,平时挂起来,只遇郡中名士徐穉来,才放下来。见《后汉书·徐穉传》。后因称接待宾客为下榻,也泛指留客住宿。

其二

猝遇他乡识面生,素行赢得好声名
天涯任是相逢处,纵属农家也动情。

【注释】①好声名:诗人另一身份是医生,以医德高尚,在缺医少药的穷乡僻壤,深受欢迎。

其三

数家茅屋聚成村,日为农忙尽掩门。
指点前途投宿处,小桥溪水树林昏。

【注释】诗人笔下之小山村,环境优美,小桥、溪水、树林,数家茅屋,一派宁静。

七律· 过桦坡山

时当雨后过山岗,况值深秋分外凉。
道倩五丁难太白,坂同九折畏王阳。
泉流石壑莓苔绿,雪积山巅草木黄。
昂首青天应不远,烟云足下逼人忙。

【注释】①五丁:五个力士。传说,秦惠王要伐蜀而不识道路,于是造了五只石牛,把金子放在石牛尾下,扬言石牛能屙金。蜀王负力信以为真,派五丁把石牛拉回国,为秦开通了入蜀的道路。
②太白:李白,字太白。有《蜀道难》。
九折:即九折坂,在今四川荥经县西邛崃山,山路险阻廻曲,须九折乃得上,故名。相传汉朝王阳为益州刺史,行部(汉制,刺史常于八月巡视部属,考察刑政,称为行部。)至邛崃九折坂,叹曰:“奉先人遗体,奈何数乘此险。”怕出意外,讬病辞官。后王尊为刺史,过此,问吏曰,“此非王阳所畏道也?”吏对曰:“是。”尊叱驭曰:“驱之!王阳为孝子,王尊为忠臣。”后以九折喻道路艰险。

古堆寺

极目平原一古堆,突如龟背势崔巍
荫浓树木围栏若,境爱清幽望几回。

【注释】①古堆寺:在今哈达铺镇上罗村之古堆山。
②崔巍:高峻貌。
③围栏若:“若围栏”之倒装,树木有如围栏,倒装,乃为平仄之需。一说,兰若,梵语,寺庙。不过字形有别。仅存一说。

望新寨寺有怀

丛林胜境望山巅,庙貌巍峨尚岿然
自恨老年难步履,今生游兴竟虚悬。

【注释】①新寨寺:在哈达铺之西。诗意近杜甫《望岳》——只有远望,未能登临。
②岿kuī然:屹立貌。

官地水泉

树裹清凉石罅泉,冬温夏凉自天然。
行人到此消烦渴,溥博空留不歇渊。

【注释】①官地水泉:官地,在宕昌县阿坞乡西固村。官地水泉,水流以10公分左右直径向外喷涌,前几年将主流输送哈达铺作自来水,之后馀水甚少。
②溥博:周遍,广远。《礼·中庸》:“溥博渊泉,时而出之。”

行至古堆寺望舖邑

斜风细雨晚凉天,望去前程路正绵。
遥指天街应不远,沿村记得过三川。

【注释】①舖邑:哈达铺。
②天街:京城中的街道。此处指哈达铺街道。

自家之铺路上口占

连年兵祸乱纷纷,一路疮痍不堪闻。
深信今秋时岁荣,村场叠比稼如云。

【注释】①自家之铺:从自己家里到哈达铺。之,动词,到。
②口占:不用起草而随口成文。多指当场作诗。
③疮痍:创伤。比喻人民疾苦。
村场叠比稼如云,丰收景象。上世纪九十年代末之前,岷县、宕昌一带农民,割了麦子这类庄稼,不是马上打碾脱粒,而是捆绑到事先搭起的层层叠叠、鳞次栉比的粗大木头架子上,待晾晒干透了,再卸下来打碾。打麦场四周全是高可八九米的架子,架满了麦穗朝外朝下的麦束子,从远处、低处看上去,真有如云的感觉。第一次看到时,不无新奇与惊喜。
至白杨见一路割麦

节近天中大麦黄,农家争起筑圃场
看来信是低田好,早获偏能度岁荒

【注释】①圃场:打麦场。
②信:的确。
早获偏能度岁荒:仅此一句,即知当时民众过着青黄不接,朝不保夕的日子。可见诗歌的认识作用。

七律·游白杨后山子孙庙

忆昔春游涉此山,良辰今复独追攀。
云横岭岫望甘雨,涛声松林似激湍。
蓄三年须自采,花开一路与人闲。
哪知风景依稀在,不惮身劳再往还。

【注释】①岫xiù:峰峦山谷。
②艾:艾蒿,茎叶有香气,晾干后制成艾绒,可作中医灸病之材。

石缸

(在缸沟里,去村二里许。石峡急湍,吼声如雷,亦奇观也。沟以缸名,因此。)
水趋深峡怒奔泷,激浪翻腾吼石缸。
客爱探奇浑莫测,惊心惟有叹难扛。

【注释】①奔泷lóng:激流。

桦坡夜宿

炉中煨火夜为灯,兀坐更深旅感兴。
慨彼囊萤随月者,看来境况不胜增。

【注释】①兀坐:独自端坐。唐宋之问《自洪府舟行直书其事》诗:“愚以卑自卫,兀坐去沉滓。”
②囊萤:《艺文类聚》九七,南朝宋檀道鸾《续晋阳秋》:“车胤字武子,学而不倦。家贫不常得油,夏日用练囊盛数十萤火,以夜继日焉。”后因以囊萤形容读书刻苦。

其二

深山时际晚凉天,炉煨生柴火不燃。
半辈未尝如此苦,无灯强自抱衾眠。

【注释】①生柴:刚砍来的鲜嫩树木。
②衾qīn:大被。《诗·召南·小星》:“肃肃宵征,抱衾与裯,寔命不犹。”裯,帐。

架子山即事

数家茅屋傍山依,树作栏杆石作梯。
时到秋分天籁静,空馀明月照人低。

【注释】①架子山:在南河乡诸葛沟。此处一种纯天然的原生态景致。
②天籁:自然界的音响。

其二

身遭污世厌纷繁,忽见山林忘俗喧。
无怪卜居思隐客,问津都想访桃源。

【注释】①卜居:用占卜选择定居之地。《史记·周纪》:“成王使召公卜居,居九鼎焉。”后泛指择地定居。
②问津:问路。津,渡口。陶渊明《桃花源记》:“……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其三

几亩荒田水一湾,耕云锄雨翠微间。
农人喜得清幽境,我亦营钱欲买山。

【注释】①翠微:轻淡青葱的山色。唐宋之问《龙门应制》诗:“塔影逍遥绿波上,星龛奕奕翠微边。”
②营钱:谋划、筹措资金。
以上三首抒写深山老林的架子山原始状态,要是没有苛捐杂税,就权当是世外桃源了。

六月二十一日至铺夜闻鹊噪

宿鸟枝头正好栖,缘何夜半忽惊鸣?
常言乾鹊知来事,凤有先机预指迷。

【注释】①铺:指哈达铺。
②乾鹊:喜鹊。《西京杂记》:“乾鹊噪而行人至。”
③先机:事先预知。

七律·之后沟一路有感

多年未到此地游,满目凄凉忆旧俦。
昔日亲朋皆殁谢,沿村家户尽忧愁。
荒滩已垦成田亩,华屋脊颓变土丘。
况是春寒天雨雪,何堪回首望山头?

【注释】①后沟:在今宕昌县金木乡,其实就是金木的旧称。这里住着诗人的一个兄长。
②华屋脊颓:此处以“华屋脊颓变土丘”,描摹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农村的残破凋敝,以雨雪霏霏的天气,渲染自己内心感受的凄楚。

宿侄(育德)家(有序)

盘桓数日,此夜起视天色,明日将行。
满天星斗甚光华,一夜风和淑气嘉。
真箇东风能解冻,雪消冰泮好回家。

【注释】①淑气:温和之气。
②冰泮:寒冰溶解、分离。
此诗中所说侄(育德)估计就是金木兄长之子。

次日至脚力铺旅邸闻雷

路远心烦强自行,刚休逆旅叙闲情。
倏然天变风和雨,卧听春雷第一声。

【注释】①倏shū然:忽然。
以上三首诗,时间上是先后衔接的。

律·夜宿山家
  
夜坐闲谈兴味长,不闻鸡犬似仙乡。
数声啼鸟闻蜗舍,几点流萤绕鹿场。
妻喜煎茶消溽暑,儿勤汲水爱清凉。
山家饶有逍遥趣,虽处贫时亦慨慷。

【注释】①不闻鸡犬:若不是有一两声鸡鸣犬吠,那简直就是仙乡了。
②闻蜗舍:闻,使动用法,使闻于卧舍。卧舍,形容屋舍狭小得像蜗牛的房子。
③溽rù暑:盛夏湿热的气候。
此诗不仅写出了山家的居住环境,生活概况,也写出了风情民俗,主人十分慷慨好客,同时刻画出了生动的人物形象,妻喜煎茶,儿勤汲水,一家人和和美美,苦中作乐,其乐融融。

过山漫兴

(山在桦坡,西即南沟河)

远指晴烟锁翠峦,野花临路画中看。
此来偏是匆忙甚,未数萦回有几盘?

【注释】①桦坡:今名花儿坡,在宕昌县南河乡南河沟深处。
萦回:旋绕转折。《水经注·若水》:“高山嵯峨,岩石磊落,倾侧萦回,下临峭壑。”也作萦廻。

吟白杨村

白杨称里信非诬,数百年来即此呼。
过客要知名实处,须看古树十三株。

【注释】①白杨村,在宕昌县南河乡。

七律·游山寺
(山寺在白杨村)

慕名山每欲游,欣逢佳日且勾留。(时庚午正月)
时当浊乱思幽静,境到清闲忘虑愁。
兹地悟空真自得,今生终老复何求?
岷南胜景探寻遍,惟此山林冠宕州

【注释】①夙:早也。
②勾留:迁延逗留。
③浊乱:混乱。
④宕州: 即宕昌。

其二

世事纷纭乱欲侵,每闻佳境必登临。
交春气暖崇冈秀,避劫形留古洞深。(上有古洞十余,相传同治间避回【回,原文有反犬旁】乱于此)
几处烟霞封曲径,一山松柏护丛林。
游人不尽盘桓兴,到此俱生出世心。

【注释】①盘桓huán逗留不进貌。
②出世: 宗教徒以人间世为俗世;脱离俗世的束缚,称出世。

七律·游缸沟寺

闲来古刹偶忘机,地既清幽客到稀。
庙貌凋零生感慨,香烟冷落叹衰微
几株古柏临风啸,数点寒鸦带雪飞。
佛亦同人遭劫运,今朝恨与世相违。

【注释】①刹: 佛寺,梵语刹多罗的省称。
②衰微:事物由强盛渐趋微弱。

夜宿草坪

連宵信宿在深山,地僻人稀意自闲。
雪满空林明月照,此身疑到玉堂间。

【注释】①草坪:在宕昌县何家堡乡缸沟深处。
②信宿:连宿两夜。一宿为舍,再宿为信,过信为次。
③玉堂:宫殿的美称。

其二

茅屋高低倚草坪,一年时历两三程。
不分晴雨兼霜雪,赏遍山中景物情。

其三

天寒重系故乡情(主人系福津人),偶遇山林别感生。
每到更深人静后,石缸雷吼梦魂惊。

【注释】诗人祖籍福津,即今之舟曲,故曰故乡情。

十九日闻省(兰州)被炸

猛听雷霆震一声,天惊地动满城轰。
纵然逃到无人处,身战心摇势欲倾。

其二

強启双目望日斜,仓惶归去已无家。
惊心欲把旁人问,口噤惟闻乱磕牙。

【注释】①仓惶:匆忙,慌张。亦作仓皇、苍黄。
②口噤:口不能张或不敢张。

其三

尘飞烟合一天昏,火焰冲霄气欲吞。
震地轰声闻百里,当场真箇摄人魂。

【注释】此三首诗抒写四十年代日寇轰炸兰州事。

咏岁

家家杼柚叹愁空,此地真如大小东。
怪道大夫曾告病,人无今古性情同。

【注释】①杼zhù柚yóu:纺织机上的零件,泛指纺织。《诗·小雅·大东》:“小东大东,杼柚其空。”
②大夫曾告病:朝廷官员以政治黑暗而称病不上朝。

初闻子规夜啼而作
其一
一夜嘤嘤不住啼,断肠声里最凄凄。
更深触起思家梦,听到伤时月转西。

【注释】①断肠:形容极度思念或悲伤。曹操《蒿里行》:“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其二

忆得家山三月天,春深应候自年年。
不知何事怀幽恨,叫月啼花亦可怜。

其三

不如归去在何时,故国深情祗自知。
夜夜更残啼破月,血痕犹染树花枝。

【注释】①祗:通只。

其四

春烟漠漠草萋萋,征客魂销梦欲迷。
纵使催归人已老,莫教愁听到深闺

【注释】闺:按今读guī,不押韵。《集韵》《韵会》:闺,涓畦切。如此则完全可以押韵。

其五

吁嗟化鹤几何时?怜汝身悬挂树枝。
诉尽含冤啼尽血,不知千古怨阿谁

【注释】①化鹤:注见《挽陈先生紫封殉难》其九。
②含冤:子规,又名杜宇、杜鹃,为古蜀帝王——望帝所化。《十三州志》:“当七国称王,独杜宇称帝于蜀……望帝使鼈冷鑿巫山治水有功,望帝自以德薄,乃委国禅鼈冷,号曰开明。遂自亡去,化为子规。”望帝后来想回到故国却不能,因而其叫声凄厉,似为“不如归去,不如归去……”。元好问:“望帝春心托杜鹃。”
③阿谁:古代口语,在谁前附加字头。阿,为发语词,无义。谁,在此处读古音si。押韵。

其六

雨歇孤村月正明,更深梦断不胜情。
行人莫效残春鸟,催尽离愁是此声。

【注释】以上六首,有几处化用杜宇典故,如啼血、故国深情等,以抒写自己情怀。

夜宿陈训斋家不寐
(五月十五日)

东山月上一窗明,暑气熏蒸志不清。
况是离人怀远想,迢迢深夜梦难成。

【注释】诗题之下,或诗句中间,或诗作后面括号内的字句,均为诗人自注。

次夜大雨
(时方大旱)

半岁初闻好雨声,檐前急溜隔窗鸣。
阿谁今夜回天力,乃作商霖救众生。

【注释】①商霖:《书·说命》上记商王武丁称赞宰相傅说说:“若岁大旱,用汝作霖雨。”后因用“商霖”为颂扬大吏之词。宋禹俦《主簿昨示喜雨之作》:“佳名徳雨闻前代,尺出商霖证昔年。”

观妇割田

此间风俗似蛮方,少妇如何学赶场
早起持镰群赴市,任人指摘品低昂

【注释】①蛮方:古代对南方少数民族的泛称。《诗·大雅·抑》:“用戒戎作,用逷蛮方。”逷,同逖,远。后来用作对少数民族的泛称。
②赶场:赶麦场,作麦客子。
③指摘品低昂:品头论足。

闲吟

深山一雨便生凉,忽地炎天暑气藏。
屈指新秋还觉远,如何早晚换衣裳?

七律·偶成

不入词场二十年,风流一线待谁传?
无如散社情难已,久欲登坛韵再联。
看罢闲吟偏技痒,听残佳句便心牵。
有人能续赓歌谱,深幸斯文未丧天。

【注释】①词场:指文坛。
②风流:此处亦指文坛活动。
③技痒:擅长某种技艺,急欲有所表现。喻怀才思逞。元好问:“撼树蚍蜉自觉狂,书生技痒爱论量。”
④赓:继续,连续。
⑤斯文:斯,此;文,礼乐制度。后以斯文指儒者或文人。

七律·九月十七日夜伴母灵口占

堂前移换烛三条,罢吊人归夜寂寥。
帐外寒风吹苫草,树间凉月照供簝
频含泪眼难成梦,无限愁肠未肯消。
今晚一过看不得,伤心最记是明朝。

【注释】①口占:不用起草而随口成文。后多指当场作诗。
②苫shān草:古人居丧时睡的草垫。《墨子·节葬》:“寝苫枕块。”
③簝liáo:古代宗庙盛肉的器皿。

七律·二十日捧土述怀

落花啼鸟正三秋,满目凄凉泪欲流。
一别直成千古恨,两年深著半生忧。
霜寒露冷心何忍?鼎食钟鸣志未酬。
拜罢不堪回首望,荒烟衰草尽含愁。

【注释】①鼎食钟鸣:古代富贵之家,列鼎而食,食时击钟奏乐。所谓志未酬者,以诗人之文才,应该能考中进士,那时,自然鼎食钟鸣。可惜身处清季之末,无可奈何!

冬日书怀
(附录丁卯年作)

干戈扰攘不须占,避地聊将岁月淹。
每值雪晴冬日暖,偷闲曝背向南檐。
(时西北兵驻扎铺镇,夤夜掳掠。明知事不可为。人民皆避乡,草率过年。)

【注释】①扰攘:混乱,纷乱。《汉书·律历志》上:“战国扰攘,秦兼天下,……”
②占:占卜。
偷闲曝背:在饥寒交迫的寒冬中,诗人同其他民众一样只能靠“曝背”——在太阳下晒脊背取暖。
yín夜:深夜。

吟露
(时在己巳夏月)

朝朝窗外雾昏昏,寂坐凝思懒出门。
得雄风清眼界,吹开翳障荡乾坤。

【注释】①安:疑问代词,哪里、怎么。
②翳yì障:障蔽。

五柳吟

门前五柳号先生,树以人传得令名
但愿白衣常送酒,终朝对饮畅幽情。

【注释】①五柳: 陶渊明门前栽植五棵柳树,自号五柳先生。有《五柳先生传》。
②令名: 美名。《左传》襄24年:“非无贿之患,而无令名之难。”
③白衣: 古未仕者著白衣,犹后世称布衣。这里指晋王弘遣白衣使者(骑士)送酒给陶潜事。后指内心渴望的东西,朋友及时送到。如雪中送炭。(《宋书(卷92)·陶潜传》)

某妇得中风不语症,余医之而痊,吟此自兴

窗前默默忆前身,欲诉衷肠懒启唇。
不是千金今续命,几同当日息夫人
(以危急之症,却以娇娜绮丽出之,写来煞是可爱)

【注释】①千金: 旧时对人家未婚女儿的敬称。
②息夫人: 息妫(妫guī,姓)。春秋时息侯的夫人。楚文王灭息,以息妫归,生堵敖及成王。传说,以国亡夫死之痛,与文王不通言语。楚文王问她,她说:“我以妇人而侍奉两个丈夫,不能死,还有什么话可说呢?”。唐杜牧《题桃花夫人(即息夫人)庙》(庙在湖北黄陂县东):“细腰宫里露桃新,脉脉无言度几春。至竟息亡缘底事,可怜金谷堕楼人。”“清邓汉仪《题息夫人庙》:“千古艰难惟一死,伤心岂独息夫人。”

其夫以原韵和之

蹙眉欹枕强支身,幸遇春风点绛唇
今日忽逢开口笑,回生莫谓更无人。
(用典切当,读书得闲,亦精于此道者)

【注释】①蹙眉: 眉头紧皱,忧愁貌。
②点绛唇: 词牌名。此处一语双关:病人红唇恢复,病已痊愈。

有以诗赠余者

愚公妙术可移山,造化频教一笔删。
神手果然能肉骨,长沙今复在人间。

【注释】愚公移山,古代寓言。后用以比喻有志竟成。
①造化: 指自然的创造化育。
②肉骨: 肉,使动词,使骨头生肉。谓妙手回春。

寓意
(正月初二日事也)

赤水中飞万马蹄,纷纷踏破雪天泥。
一声雷震春风暖,顿使妖氛尽向西。

又醒世

从来乘机作乱之徒,只图一时凶蛮之气,不自量力,辄敢与国家为难,真愚痴之甚矣。抑不思螳螂当臂,其不损者几何?夫撫剑疾视,匹夫之勇。盖与古今书史中,细玩考究,其得失成败,了然于心。然后知余言不谬。要在猛省人反躬求之而后可。翠峰山人记

愚民堪笑太愚顽,敢恃么魔竟撼山。
试看古来乌合辈,阿谁强暴抗过官。

【注释】①螳螂当臂: 疑为“螳臂当车”之误。
②么魔: 亦作幺麽,一般指微不足道的人。

慨世

白马青羊定有期,此中消息信难移。
世人漫效哀鸣雁,乱极生治正及时。

【注释】①白马: 洛阳有白马寺。
②青羊: 神话中之木精、煞神。
③哀鸣雁:哀叫的大雁。后用以比喻哀伤痛苦、流离失所的人。

夜宿马生见龙家听昆季鼓乐感而赋此
(以下壬申年)

伯氏吹壎仲氏篪,一堂兄弟自怡怡。
今宵洵有天伦乐,好似棠华楼上时。

【注释】①壎xūn:古代一种用陶土烧制的吹奏乐器。
②篪chí:古管乐器。《诗·小雅·何人斯》:“伯氏吹壎,仲氏吹篪。”伯仲,老大老二。
③洵:诚然,实在。
④棠华:喻兄弟和睦团结。参看《七律·述怀》“棠棣”注。

时有送方劝人为善免难者

听说秋冬劫运来,纷纷劝善梦初回。
此时堪笑人愚甚,事到临头欲避灾。

【注释】此处诗人表达了对如龙华会、同善社之流异教的胡作非为的鄙夷态度。

秋郊闲步

秋郊散步喜新晴,乘兴携孙缓缓行。
际此身强无事日,偷闲寻乐度馀生。

偶吟

细雨凉风八月天,光阴还怪自迁延。
他乡忘却秋容老,辜负黄花又一年。

【注释】①秋容:指自己衰老的面容。
②黄花:指菊花。菊花以黄色为正色,故称。

忆菊

忽忆家园菊正开,连番风信及时来。
笑余饶有渊明癖,爱向东篱泛酒杯。

【注释】①风信:应时而至之风。陆游:“屐声惊雉起,风信报梅开。”
②渊明癖:陶渊明酷爱菊花。癖,成为习惯的嗜好。诗人爱菊花到了痴迷程度,因而称渊明癖。
③东篱:陶渊明嗜菊,有诗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后因以借指菊花或种菊之处。


《梅花馆诗稿》及诗注将分六部分登载完毕,以上为第一部分。





任笃让,男,汉族,甘肃会宁人,宕昌一中退休语文教师,宕昌政协文史优秀撰稿员,《宕昌文史》特聘副主编、文字校对。曾任陇南市教研室中学语文兼职教研员。

大家都在看

这个秘密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