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含泪借粮

 唐白甫grpj8q5p 2022-12-17 发布于新疆

含泪借粮

李伦平

1971年5月8日,我插队落户到绥宁县白玉公社黄洋坪大队四生产队,那年,刚满16岁。顺应“上山下乡”运动大潮,四年又三个月的农村艰苦生活即历练了我,也让我收获颇丰,一是深刻领悟到了底层农村老百姓实际生活中的疾苦,凡事要实事求是,尊重科学;二是不断增强了吃苦耐劳,顽强拼搏的知青精神,更磨砺了个人意志。
在黄洋坪与大家一起劳作、生活四年,除了习惯了当地生活,过劳动关,也增进了与老乡们之间淳朴的友情、亲情。当了解到知青当中我家条件差、没有任何经济来源,全凭自己争工分糊口还要赡养母亲时,经常得到老乡们的接济,千恩万谢。承蒙黄洋坪的父老乡亲没有歧视我们这帮“知青”,在我困难的时候,总是给予最无私的帮助,有养育之恩,感激涕零。同比,当时老乡们的境况并不比我优越许多。
大约在下乡的第二个年头,全国上下掀起“农业学大寨,工业学大庆”的热潮。为积极响应号召,提高粮食产量,时任白玉公社书记王某某(邵东人,当过工人,学徒打过铁,人称“王铁匠”造反出身。)号召全公社由原来的一季稻改双季稻,要求田间密植(秧苗间距5×6寸)并作为政治任务落实到大队,要求干部们带头贯彻落实,不得阳奉阴违,各村、大队逐项落实检查,不放过每一坵田。

这可难坏了队干部和老百姓,为啥?这不是好事吗?由过去一季改为两季多收一季,7×8寸改5×6寸田间密植,充分利用现有的土地面积,何乐而不为呢?难道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农民们不懂吗?君不知,黄洋坪的地理环境,四面环山,日照短,大部分都是常年山水浸泡的冷水浸田,在这种地理环境下,根本就不适应大面积推广双季稻。而“王铁匠”不尊重科学,不实事求是,断章取义,不因地制宜,只求密植,强行全面推广双季稻,将我队已经插好的单季高杆稻秧苗,亲自带头下田,号召大队不懂事的小学生,全部踩掉,改插“双季稻”。他践踏的不仅是秧苗,而是农民的心啦!大队干部农民只能眼睁睁看着,敢怒而不敢言,无不伤心落泪,这就是底层民众苦难与无奈。一位年长有资历的老农看到此番情景,感言到:“挨饿的苦日子就要来了。”当时的我也义愤填膺,恨不得上前一脚把他掀翻在地,大快人心,考虑到自家历史背景,只能望而却步;无知、盲干,从内心发出呐喊,要尊重科学,要实事求是,要因地制宜,合理密植,绝不能违背自然。否则,必招来天灾人祸。

果然,应验了老农的那句话,全队改插的双季稻,那年晚稻几乎颗粒无收,原本指望能多收一季,结果连种子的老本都赔进去了,不管你怎么施肥,精细管理,秧苗就是不变不长,熙熙攘攘几颗稻穗,扬不了花,结不成谷,一眼望去,整片稻田就像癞子老壳的头发,参差不齐,惨不忍睹。二季稻还不于原来一季稻的产量高,而且劳动成本增加,劳动价值下降,一年的辛苦白费不打紧,关键是一年的收成没了,稻秧高还不到一尺,就连牛过冬的稻草也收割不回来。所见一个字“惨”,收获二个字“教训”现实就是这么骨感。
由于决策者不实事求是,盲目的追求推广指标,完成政治任务,不因地制宜,脱离底层群众,缺乏调查研究。应尊重科学,先在小范围实验,待取得足够经验之后,再全面推广为宜。其次对山区早晚温差大,缺少日照,大部分都是冷水田的地理环境,缺少足够的认知,强行在大山区大面积推广双季稻造成水土不服,不懂万物生长靠太阳这个最基本的常识。这不是天灾,是人祸,是无知,是瞎指挥造成结果。所谓;“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

通过这件事警醒了我,任何事物都不能违背常规,不能生搬硬套,要顺其自然,尊重科学,多学习善思考,常三省吾身,三思而后行,再做出正确的决策,否则害人害己,殃及无辜。当我走出黄洋坪迈向社会,进入企业管理层,都时刻警醒着我,做老实人,讲实事求是,循规蹈矩,尊重科学,不断努力加强学习给了我很大的帮助,使我在多方面取得优异的成绩。
我的队长是新化县修柞溪水库移民过来的,姓梁,(划船航运出身,)是个铁血男人,身强力壮,力大如牛,一人顶两,做事手脚麻利,很有经营头脑,有魄力,雷厉风行,为人刚正不阿,我十分敬佩他,就像整天不停转动的机器,全心全意为全队的生计操心劳作。为了弥补颗粒无收的损失,队长带领全队男女老少采用最原始的刀耕火种方式上山种玉米、高粱、萝卜,开荒种红薯等展开自救,农民们都勒紧裤腰带节衣缩食,每天只吃两顿饭,饭中参杂粮红薯米,早晚都离不开“三打三吹”(形容、描述农村吃烤红薯,将烤好的红薯从柴火余灰中拿出来,先拍打几下,排出烤红薯中的热气体,以免烫伤嘴唇,然后再吹几下,吹掉烤红薯上面的灰尘,既入口进肚,故农村吃烤红薯风趣的称它为“三打三吹”)忍饥度日,这样无米之炊的日子,要等到来年新谷下来才有粮食,民以食为天,怎么办?真难为一村之长,经协商,大队梁书记、队长决定到本公社曾家桥大队借粮,待来年新谷下来,再送到公社粮站抵他们上缴的公粮,既帮助了我们渡过挨饿的难关,又免去了他们送公粮的劳作,曾家桥大队一举两得,名利双收,同意借粮。

第二天一大早队长带领全队男女老少一行,挑箩派担前往曾家桥大队借粮,要翻山越岭走十五里地,来回就是三十里,我也在其中,队里剩余的口粮快吃完了,不去借就没有粮食啊!妇孺们一路上眼泪婆娑不停的抱怨,骂这个挨千刀的害人精,害得我们走几十里地借粮,形同乞丐讨饭,都觉得丢人,守着金土地讨饭吃不甘心啦,一位大娘含着泪对我说;“以前的黄洋坪从来就不缺粮,糍粑都要吃到来年打新谷。”谈及三年自然灾害他们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城市里闹饥荒没有粮食吃,而他们这里整仓整仓的粮食被老鼠吃光,因那时交通不便,公粮要送到绥宁县红岩,一个来回八十里,上一年的公粮还没送完,今年的新谷又下来了,只好将公粮存放在老百姓的谷仓中养老鼠,多余的粮食家家户户蒸酒打糍粑不愁没饭吃,而如今三十里外,含泪借粮,无不痛兮
现如今黄洋坪的老百姓赶上了党的好政策,给农民减负,帮助农村脱贫致富,村村通公路等,层层贯彻落实到位。已旧貌换新颜,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这充分说明,底层老百姓不单是要有党的好政策,还要有好的执行人,好的父母官,那才是老百姓真正的福音,天佑中华,百姓爱好官啊!

                            二〇二二年十二月二日

作者简介:李伦平,初中毕业于邵阳市二中。生于1955年3月,1971年5月下乡,在湖南省绥宁县白玉公社黄洋坪大队四生产队务农。1975年8月,邵阳市石油公司招工回城,一直在该公司工作至退休。中层干部,经济师,工程造价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