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故乡一望一心酸,云又迷漫,水又迷漫

 谷山居士 2022-12-17 发布于上海

古诗词赏析

Image

看久了会写诗的

今天,读一首蒋捷的春词。

与昨日赵长卿的《卜算子·春景》一样,《一剪梅·宿龙游朱氏楼》打动诗词君的,还是那种让人欲罢不能的极强节奏感。

照理说,节奏是诗歌的“四大要素”之一,每首诗词都具备,没必要拎出来细谈。但不可否认的是,依相同的格律,不同的人填出的词,韵律感强弱有别。来看蒋捷的《一剪梅·宿龙游朱氏楼》:

一剪梅·宿龙游朱氏楼

Image
Image

蒋捷 〔宋代〕

小巧楼台眼界宽,朝卷帘看,暮卷帘看。

故乡一望一心酸,云又迷漫,水又迷漫。

天不教人客梦安,昨夜春寒,今夜春寒。

梨花月底两眉攒,敲遍阑干,拍遍阑干。

注:看、漫,古音读平声。

诗词赏析

Image

前面提过,蒋捷虽生活在山河易色之际,亲眼目睹了南宋的覆亡,但他绝大部分词作都与“低沉”“阴暗”等字眼无关,相反却显得清新而明快。如我们之前读过的那首《梅花引·荆溪阻雪》,他的心情明明沉重到极致,却写出了一支音调清越、纤巧流丽的优美随想曲。再如那首《霜天晓角》,在“南宋恭帝被掳北去,宋端宗在福州、潮州等处建立小朝廷”的时代大背景下,他却以调皮的调子写了一首折花词。或许,正如他自己所说“把旧家风景,写成闲话”吧;又或许,他的痛苦唯有用轻快之调才能排解吧。

这首《一剪梅》亦作于宋亡之后。蒋捷漂泊至“龙游”(今属浙江省衢州),宿于“朱氏楼”上,望乡而心酸,作此春日思乡词。

Image

“小巧楼台眼界宽,朝卷帘看,暮卷帘看”,明明想家想到了极点,朝思暮想,蒋捷却以淡笔写道:站在这小巧的楼台上,视野开阔,正适合望乡;我从早到晚,时不时卷起帘子向远方眺望。

他看到了什么?“云又迷漫,水又迷漫”,回家的路云水茫茫,望不见,更回不去。“故乡一望一心酸”,每一次望乡,就添一层苦涩。现实生活中,回乡已是奢望,他只有把希望寄于梦境。可“天不教人客梦安,昨夜春寒,今夜春寒”,昨夜今夜,春寒袭人,他连一个安稳的梦都做不成。

“昨夜春寒,今夜春寒”,自打他开启了漂泊之旅,何曾遇见过一个暖春?“春寒”虽寒,终究敌不过心中的凄寒。

睡不着,干脆披衣而起。于是,他在“梨花月底两眉攒,敲遍阑干,拍遍阑干”。梨花淡白,月光惨白,白中透出一种清冷、孤伶。梨花月底的词人,如何不攒紧双眉?“敲遍阑干,拍遍阑干”,最后用“敲”“拍”阑干的动作结束全词,写尽了酸楚与无奈。清代陈廷焯评曰:“'敲’与'拍’无甚分别,然其妙正在无甚分别,乃见愁人情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