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台东邮电局,难忘的城市记忆!

 俯首甘为孺子儿 2022-12-17 发布于北京
今年,台东邮电局消失恰好已是十年。一声"台东邮电局",再度勾起了无数老青岛人暖暖的回忆!

图片


那一张张生张熟魏的面孔,拥挤在车水马龙的街口,话说着家长里短的琐事,坐拥着鸡零狗碎的生活,这里曾是青岛人最接地气的地方!

俯视这座建筑,像是一个被颠倒了的字母“V”。这感觉就如同身处闹市之中,听见有人喊你名字,猛一回头,那个摆出胜利手势的人,可能就是你的发小、你的朋友、你的同学、你的恋人......,青岛人对它有着深厚的感情,它总是一丝不苟的立在台东那巴掌大点的地方。所以,大家伙也就基本没把它当外人,有事约在哪,那就约台东邮电局吧。

图片

那些年,台东邮电局的位置相对于青岛,就是地图上连接东西南北四通八达九省通衢的交通咽喉。北面接壤利津路、沈阳路,通往四方长途站,海云庵;南面直通海信立交桥,榉林山,可以直达青岛的东部;东面拐弯就是威海路,长春路、延吉路、人民路,哪一条也算得上是这座城市的大动脉;西面中山路往这开始,胶州路、热河路、辽宁路、泰山路这一趟下来,都是一个绳儿上蚂蚱,全都是一伙的。

南来的北往的都要在这里碰头、会面、约会、接洽、换乘。这里犹如一个巨大的磁场,人们从四面八方汇聚于此,再从此扩散到四面八方。收发信件、订阅报刊杂志是邮局坐落于此的意义,而熙熙攘攘的人流早已经把这里当作台东的一个标志杆、一个指示牌、一个导向标,一个人们不见不散的聚散地,却渐渐忽略了它本身的作用。

图片

台东邮电局对面的公交车站上,一辆2路小公共的售票员正在揽客。(源自网络)

  在还有小公共的年代里,台东邮电局这一站历来都是乘客难过的一个坎儿。把车一停,司机干脆将火熄了,点上根烟,懒洋洋的打量着车外逛台东的俏丽姑娘,任凭售票员在车底下扯着嗓子往车上张罗着乘客,他都不带哼哼的,眼神早跟着姑娘跑了,只知道张着大嘴傻乐。难得的大站,拉满了活儿就可劲儿风驰电掣的撒丫子狂跑,车上再上个漂亮姑娘,司机一边嬉皮笑脸的和姑娘搭讪,一边伴着姑娘和车上乘客的惊呼把油门踩到了底。

图片

曾经热闹繁华的人和路,如今已成为记忆。(网友“调色板”提供) 
九十年代末零零年代初,在台东邮电局周边的人和路、桑梓路、郭口路、历城路,云集了青岛水平最高的美发师傅,大姑娘小媳妇们在这里不再为三千青丝而烦恼;青岛小哥能不出百步,从里到外换一身行头,再配上一个山寨的名牌手包;音乐影视爱好者能从成千上百的盗版中精挑细选出属于自己的“FELLING”;喜欢各种口味的吃货能在路边摊、大排档中找出可以大快朵颐属于自己的那盘“菜”......

图片

照片右侧的五星电器,就是以前的南山百盛,照片左侧建筑已消失。(源自青岛新闻网)

南山百盛可以满足任何购物狂家庭妇女妇男的购物欲望和需求;大包小包的从超市里出来还可以顺手从百十种杂志报刊中挑一份回家的路上看,遇上老板娘在还能给你打个九折。出门就是11路和30路的始发站,往东走的上11路大盒子,往北走的上30路长辫子电车,中间遇上人多没座还能被小公共打个截胡。


图片
最终被拆除的这片威海路、郭口路、台东一路与山口路合围的区域(华龙提供)
  坐在车上,从桑梓路右拐出来上了威海路就能看见台东邮电局,在夜色中显得深沉而静默,大家在台东一路和威海路的十字路口各奔东西,而它依旧不动声色的凝望着这座城市的生活百态。
图片
搬迁完毕,即将被拆除的台东邮局大楼。(源自网络)

2012年4月12日,随着挖掘机的长臂挥舞,有着半个多世纪历史的台东邮电局主楼终于在轰鸣声中倒下了,人们再也看不到这座再熟悉不过的地标性建筑了。 

图片
正在拆除的台东邮电局大楼(源自网友“深深的海”)

图片

正在拆除的台东邮电局大楼与台东公交车站上等车的人们。


那一天,风有些大,漫天的灰尘四处飞舞,台东邮电局笼罩在一片混浊之中,但在附近的人们并没有忙着去遮嘴挡脸,而是纷纷驻足,向这座即将消失的建筑行注目礼。此时不管是站在邮局门前观看的行人,还是已经上了公交车的人们,聊的都是一个话题,那就是台东邮电局。路上过往的司机开着车缓缓行驶,侧着头观看邮局最后的影像,马路有些拥挤,但鸣笛的不多。


图片
一片废墟的台东邮电局(源自网友“深深的海洋”)
  时光冉冉,人去楼空朱颜改,尽管历史的车轮不可阻挡,但数年前消失的台东老邮局,依然是老青岛心目中永远的一座地标建筑。

图片

即将消逝的台东区著名标志——台东邮电局。(摄影师“大熊”、曲维斌老师提供)

据读者“马建森”老师留言,其实所谓的台东“老”邮电局并不是很老,上世纪六十年代以前的台东邮电局还是平房,与四方,水清沟,沧口邮电局的建筑风格差不多,前些年拆除的台东邮电局大约是上世纪六十年代以后改造的,与它后边的台东文化馆一并拆除改建,台东文化馆原址成了后来的业大,电大。

这里除了寄信、邮物品、收发电报、长途电话等等日常所需之外,还有着许许多多令人感动、让人难忘的回忆。

图片


郭口路2号的职工业大,曾经吸引了无数的在职员工,他们或脱产或业余入校学习,克服了工作、家庭的各种困难完成了学业,其中很多人成为了各自行业的骨干。

图片
台东工人俱乐部录像厅(王挺摄影)

八十年代,台东邮电局一侧的台东工人俱乐部设有舞厅,是很多年轻人流连忘返的地方。后来间隔出一个录像厅,虽然不大,但经常放映武打片,吸引了很多人前来观看。至今依然记得在这里最后看的是《南王北丐》、《蛇形刁手斗螳螂》两部影片。

图片

这道浮雕墙后,标有台东报刊零售处的地方,曾经是我们集邮爱好者的小天堂。(华龙提供)


每到星期天,台东邮电局东边的街上就是邮票爱好者的乐园。邮局门口收集、淘换邮票,邮局里面买邮票、订来年的邮票年册,是无数集邮爱好者难忘的乐事之一。有段时间,邮局允许交易者在大厅里交易,后来可能人越来越多、贩子也多了起来,便被清理到外面了。就是在那里,我知道了什么是普票、四方联、本票、信销票、老纪特......儿时的爱好已如同消失的邮局那般渐渐消失,但内心深处还依然存有那些丢不掉的回忆,致我们早已逝去的青春!

图片

台东邮电局拆除后,一座高高的大楼耸立,前方是山口路残存的一段。

正如一位读者曾经留言,即使是没有了台东邮电局的今天,和伙计们约见面还是会顺嘴说出,台东邮电局!有没有楼的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称呼!重要的是这份怀念!


本文部分文字编辑源自网友“四分卫”2012年4月13日发表于城市档案论坛的贴文,描述了对于老台东曾经的地标性建筑——已经消失于城市改造中的台东邮电局的美好回忆。编辑后略有修改,文中图片由本公众号编辑添加,源自热心网友华龙、“深深的海”、曲维斌、王挺、青岛新闻网及网络等,转载请注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