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国演义》点睛

 zqbxi 2022-12-17 发布于江西

一、 谋略篇

1、 美人离间(王允连环计) ——王允先将貂蝉许配吕布为妻, 然后又将她赠与董卓为妾。 吕布进董卓府打探她的消息时, 貂蝉假装悲伤并要求吕布救她脱离苦海。 然而貂蝉又对董卓说, 自己遭到吕布调戏, 欲投水自尽。 但在貂蝉的挑拨之下, 父子二人反目成仇,董卓终于被吕布刺死。 不久吕布被迫出走, 而王允也被董卓部将杀死。 (第 8、 9 回)

2、 郭嘉遗计定辽东——众将请令攻辽东, 曹操依计按兵不动。 数日之后, 公孙康带着袁熙、 袁尚的首级前来投降, 辽东归操所有。 原来郭嘉遗书上写: 二袁投辽东, 不可出兵; 公孙康一直害怕会被二袁吞并, 二袁前去投靠, 他必有疑心。 若出兵, 必联合抗击;若不出兵, 必自相残杀。 (第 33 回)

3、 蒋干盗书——周瑜想除去曹军水军都督蔡瑁、 张允以防后患。 蒋干来访, 周瑜将计就计。 先宴请蒋干与众将官喝酒, 席散后又请蒋干同房, 假装大醉不醒, 故意露出一封信, 诱他偷看, 内写蔡瑁、 张允密谋杀曹操投东吴。 蒋干盗书连夜回曹营面报, 曹操大怒, 立斩蔡张。 后得知真相, 后悔莫及。 (第 45 回)

4、 草船借箭——周瑜命孔明十日内制作十万支箭, 孔明满口答应只需三日。 在第三天四更时分, 孔明命人把二十条船用绳索连好, 在靠近曹营时让军士们在船上擂鼓呐喊。 江雾弥漫, 曹操以为周瑜来偷袭, 急忙命令弓箭手向船上草人射箭。 天明下令收船, 孔明满载而归。 (第 46 回)

5、 痛打黄盖(苦肉计) ——为策划火攻曹操的大计, 黄盖事先与周瑜计议妥当, 然后公开顶撞周瑜, 周瑜命令在众将及蔡中、 蔡和面前, 重责黄盖五十大棍, 打得黄盖皮开肉绽, 气息奄奄。 阚泽代表黄盖到曹操营寨献诈降书, 恰巧曹操从另一途径得到了 黄盖受刑的消息, 于是中了圈套。 (第 46 回)

6、 巧献连环——赤壁之战前, 蒋干极力推荐庞统去见曹操。 曹操正为不习水性的北方士兵晕船生病发愁, 向庞统求教。 庞统有心让东吴与刘备取胜, 于是建议把船只大小搭配, 用铁链锁住连环, 上铺宽木板, 这样能让船上的兵马如履平地。 曹操立即传令铁匠连夜打造连环大钉, 锁住船只。 (第 47 回)

7、 招亲之计——孙权派鲁肃来讨荆州无果, 鲁肃无奈, 求计于周瑜。 当时, 刘备的甘、 糜二夫人已相继去世。 周瑜出以招亲之计, 想借此囚禁刘备索讨荆州。 赵云陪同刘备往南徐同孙权之妹孙夫人成了亲, 随后又依孔明锦囊妙计, 让孙夫人陪同刘备去江边祭祀, 趁机逃回荆州。 (第 54、 55 回)

8、 锦囊妙计——孙权用公瑾之计, 引刘备入东吴招亲, 要挟刘备交还荆州。 诸葛亮在他临行前交给赵云三个用锦做成的袋子, 吩咐说: “内封三条神妙计策, 到时依次打开行事。 ” 赵云和刘备、 孙乾率五百军士到南许, 依锦囊妙计破了 公瑾计策, 娶了 孙权之妹孙尚香逃回荆州。 让东吴“赔了夫人又折兵” 。 (第 54、 55 回)

9、 曹操抹书间韩遂——曹操想要除掉武艺超群的马超, 于是就给韩遂写了封信, 将信中的一些“紧要处” 用笔涂掉。 信中的那些涂抹引起了马超的怀疑, 他认为韩遂与曹操之间有秘密交易。 后来曹操又使用其他小手段加深了马超的疑心, 终于马韩反目成仇, 并大打出手, 曹操坐收渔利。 (第 59 回)

10、 孙权遗书退阿瞒——曹操起兵进攻东吴, 双方对峙于长江两岸, 僵持不下。 时近开春, 江水上涨, 曹营不少已经进水, 兵卒叫苦连天。 曹操已经有些退兵的想法, 但一时骑虎难下。 孙权给曹操送来了 一封信, 先是指责了一番曹操, 然后暗示曹操要趁回避江水上涨撤兵, 果然曹操即刻退兵。 (第 61 回)

11、 智擒严颜——张飞奉命进军巴郡, 太守严颜闭关坚守, 拒不投降, 张飞故意当众宣布, 当夜要从一条中路偷过巴郡, 去取雒城, 而暗中却安排一名军士假扮自己在前开路。当假张飞过后, 严颜杀出, 正要抢夺车仗时, 不料背后一声锣响, 冲出真张飞, 严颜举手无措, 被擒。 (第 63 回)

12、 安居平五路——刘备新亡, 曹丕乘机联络辽西羌兵、 南蛮王孟获、 孙权等五路大军攻打蜀国, 蜀国上下惶惶不安, 孔明却推病不上朝, 数日闭门不出, 分析每一个对手的特点, 只是派出了几股疑兵, 写了 几封书信, 就各个击破敌人。 孔明并未与敌军真正交手,就退去了五路大军。 (第 85 回)

13、 七擒七纵——诸葛亮为伐魏, 想先解决南蛮以解除后患。 马谡认为南蛮地处偏僻,即使武力攻下, 也很难真正征服。 不如以军事为辅、 政治为主, 以攻心达到武力不能解决的目的。 后来诸葛亮对孟获七擒七纵, 孟获心悦诚服, 南蛮纳入蜀国版图。 (第 87—90回)

14、 孔明智取三城——南安、 安定和天水三城互为依靠, 于是孔明一面对南安围而不打, 一面派出两名“特工” , 化装成南安的守将, 出使安定、 天水二城求援。 安定守将崔谅中计投降, 随后他前往南安借劝说太守杨陵投降之名与杨陵合谋诈降生擒孔明, 孔明识破他们的诈降计, 拿下南安。 (第 92 回)

15、 弹琴退仲达(空城计) ——由于错用马谡, 致使街亭失守, 司马懿率大军来攻西城。 诸葛亮身边只剩下一些文官, 根本无法作战。 诸葛命令军士大开城门, 让老军扮作老百姓洒扫街道, 他自己则在城楼上凭栏而坐, 焚香弹琴, 身边只有两个小童。 司马懿兵临城下, 见此情形, 心生疑窦, 怕城中有伏兵, 因此不敢贸进, 便下令退兵。 (第 95 回)

16、 陇上妆神——孔明五出祁山因缺粮引兵至陇上割麦, 司马懿率军到各郡麦田守护。孔明令姜维、 魏延、 马岱三人装扮成自己模样, 端坐四轮车上, 左右二十四人披发仗剑,前面一人手执皂幡, 隐似天神。 司马懿不知来者是人是神, 闭门不出。 孔明的精兵将陇上小麦割尽运走。 (第 101 回)

17、 木牛流马——诸葛亮六出祁山, 司马懿兵屯渭水, 两军相拒, 蜀军粮草接济不便,诸葛亮在上方谷造木牛流马运送粮草。 司马懿派兵夺得木牛流马, 命营中工匠依样仿造,也用于搬运粮草, 不料中计, 被蜀军劫去, 司马懿大怒, 率兵追杀, 却遭蜀军埋伏, 险些丧命。 (第 102 回)

18、 孔明木像(“死诸葛吓走活仲达” ) ——姜维遵照孔明遗嘱, 以木雕为孔明像坐于车中, 从五丈原徐徐退兵。 司马懿追兵至, 姜维推出孔明木像, 司马懿吓得急令后退,被蜀军乘势猛攻, 曹军大败。 “死诸葛吓走活仲达” (第 104 回)

或: 诸葛亮积劳成疾, 临终与众将诀别, 并安排了 军国大事。 他死后虽秘不发丧, 但司马懿见蜀兵后退已知真相, 故催军速追。 突然五丈原上炮响旗飘, 诸葛亮端坐四轮车出现, 他羽扇纶巾。 魏军见诸葛亮尚在, 弃甲逃命, 溃不成军。 两日后, 司马懿方知车上是木人。 此成语形容诸葛亮的装束, 也形容谋士镇定自若的潇洒风度。

19、 计杀魏延——孔明料到自己死后魏延必反, 而“无大将” 的蜀国已经没有人是魏延的对手, 于是对马岱授予密计。 孔明死后, 魏延果然造反, 并且拉马岱入伙。 马岱假意迎合, 骗取了 魏延的信任后, 等到了一个机会将魏延斩落。 (第 105 回)

20、 诈病夺权——曹爽派人到政敌司马懿家拜访, 探听虚实。 司马懿装得老态龙钟, 耳聋眼花, 喝汤洒满衣襟, 讲话口齿不清。 曹爽以为他危在旦夕, 对他丧失了警惕。 当曹爽跟随小皇帝曹芳出洛阳城, 祭扫曹叡陵墓。 司马懿趁机发动政变, 逼迫曹爽交出权力, 随即将其杀死。 (第 106 回)

二、 精彩片段

1、 桃园三结义——东汉末年, 张角发动黄巾起义, 官军闻风丧胆。 为抵抗黄巾, 幽州太守刘焉出榜招兵。 刘备、 关羽、 张飞都去看那招兵榜文。 三人萍水相逢, 但都有为国出力之心, 被张飞拉到自家庄后的桃园饮酒, 共议大事。 最后备下祭礼, 点燃香烛三人结拜为弟兄, 对天盟誓: “同心协力, 救困扶危; 上报国家, 下安黎庶。 ” (第 1 回)

2、 曹操献刀——董卓欺主弄权, 曹操借王允七星宝刀进府行刺。 他走到小阁, 站在一旁等待杀董卓的机会。 曹操见他躺下, 急抽刀欲刺, 董卓在穿衣镜内看见了曹操的动作,转身相问。 曹操急中生智说: “我得一口宝刀, 欲献恩相公。 ” 董卓接刀一看, 果然是一口宝刀。 董卓引曹操出阁看马, 曹操谢道: “愿借马一试。 ” 然后快马加鞭, 逃之夭夭。(第 4 回)

3、 温酒斩华雄——东汉末年, 董卓把持朝政, 凶狠专横。 各路诸侯举袁绍为盟主, 杀向洛阳, 讨伐董卓。 董卓部将华雄骁勇异常, 先后战败盟军多名大将。 袁绍正担心没人可拿下华雄时, 关羽挺身而出。 曹操给关羽酾热酒一杯, 请他饮了 上马, 关羽却叫曹操手下先斟下酒, 便提刀而出, 片刻之后, 关羽拍马而回, 掷华雄人头于地, 而斟的酒还是热的。 (第 5 回)

4、 三英战吕布——董卓得知华雄被杀, 便领大军与盟军大战于虎牢关。 吕布奉命领兵驻守虎牢关英勇无比。 一天, 吕布又来挑战, 北平太守公孙瓒大怒, 迎战吕布, 没几个回合便败下阵来。 张飞冲杀上去, 连战五十回合, 难胜。 接着关羽便前去助战。 三匹战马,丁字摆开, 厮杀三十回合。 最后刘备掣宝剑, 骑黄鬃马斜刺过来, 三个人把吕布围在当中, 轮流厮杀。 吕布难敌三人, 逃回虎牢关。 (第 5 回)

5、 望梅止渴——曹操带兵攻打张绣, 行军路过一片荒凉的干旱地区, 将士们又累又渴。 此时, 曹操灵机一动, 2 告诉将士说: “前面有一片梅林, 梅树结满了 梅子。 ” 一想到梅子将士们嘴里就流出口水, 都加快了步伐。 走出了干旱之地, 将士们虽没见到梅林,但已经有水喝了。 (从中可以看出曹操是一个机智聪明, 善于思考, 懂得变通的人。 后以“望梅止渴” 比喻虚偿所愿。 ) (第 21 回)

6、 煮酒论英雄——为了 窥探刘备的内心, 曹操青梅煮酒, 请刘备在小亭对饮。 曹操认为当时天下英雄, 只有刘备和他俩人。 (曹操说: “今天下英雄, 惟使君与操耳!” ) 刘备听闻一惊, 将筷子掉落在地上。 幸好当时雷声乍起, 刘备急中生智, 沉着地俯身拾筷,说是因为害怕打雷, 才掉了 筷子, 巧妙地掩饰了过去。 曹操认为刘备胆小如鼠, 再也不疑刘备了 。 (第 21 回)

★简析《三国演义》 中“曹操煮酒论英雄” 这一情节中曹操刘备所表现出的性格特征。答: “煮酒论英雄” 中曹刘的对话充分反映了二人性格: 曹操咄咄逼人的谈吐体现了他诡诈阴鸷、 骄横霸气的性格, 同时也展示了一个政治家的踌躇满志与高瞻远瞩; 刘备立志复兴汉室但此时寄人篱下, 所以在故作木讷中处处设防, 在谈吐中步步后退, 在危急时刻巧度难关, 体现了 他机智从容、 大智若愚、 韬光养晦。

7、 过关斩将(千里走单骑) ——关羽兵败归降曹操, 面对曹操的苦心感化, 寻找刘备的决心不减。 当他得知刘备的下落后, 决然挂印封金, 不辞而别。 因为没有曹操的关文,各守将均不放行。 于是, 关羽保护着刘备的两位夫人千里走单骑, 勇闯东岭、 洛阳等五个关口, 斩了 孔秀等六员守将, 夺下渡船, 过了黄河。 与刘备、 张飞聚义古城。 (第 25、26、 27 回)

8、 跃马檀溪——刘备因劝刘表不要废长立幼, 遭刘表之妻蔡夫人记恨, 让其弟设宴伏杀刘备。 刘备知悉后骑“的卢” 马逃出西门, 溪宽流急的檀溪阻隔去路, 刘备在慌忙中急忙纵马下溪, 马足深陷, 猛加鞭, 此马忽地从水中跃身而起, 飞至西岸突围而去。 (第 34回)

9、 三顾茅庐——徐庶向刘备举荐了 南阳孔明。 随即刘备带关羽、 张飞来到卧龙岗拜请孔明, 第一次孔明外出, 第二次只遇见孔明之兄诸葛均, 就留下一封信表达敬慕之情, 然后冒雪回去。 兄弟三人又第三次来到卧龙岗, 适逢孔明在草堂午睡未醒, 刘备一直等到孔明睡醒后更衣才得以相见。 刘备不辞劳苦, 终于请出孔明出山辅佐。 (第 37、 38 回)

10、 初出茅庐——刘备拜孔明为军师, 而关、 张不服。 不久, 曹操派夏侯敦领大军打新野, 孔明开始集众点将, 关羽、 张飞不以为然, 冷笑着走了。 在战斗中, 各将按孔明吩咐行事, 火烧博望坡, 曹兵丢盔弃甲。 孔明初次用兵, 神机妙算, 大获全胜。 关羽、 张飞等佩服得五体投地。 (第 39 回)

11、 携民渡江——刘备带百姓迁往樊城途中, 据报曹操将亲率大军攻来。 孔明建议弃樊城往襄阳, 刘备不愿弃百姓独去, 百姓也愿随刘君。 当日十几万军民扶老携幼, 在岸边等船渡长江, 哭声不绝。 刘备在船上看此惨状, 痛哭自责, 便要投江寻死, 幸好军士在旁拉住。 (第 41 回)

12、 单骑救主(百万军中救阿斗) ——曹操大军来袭, 刘备携百姓渡江, 被杀得首尾不能相顾, 妻离子散。 赵云发现不见了 刘备, 走散了糜夫人母子, 赵云又杀回乱军中寻找。赵云找到糜夫人母子。 糜夫人跳井身亡, 赵云含泪推倒土墙埋了 夫人, 急忙抱起阿斗往外冲。 曹将杀来, 赵云力战众将, 威武勇猛, 冲出包围, 终于将阿斗交给了刘备。 (第 41回)

13、 大闹长坂桥——曹军追赵云到长坂桥, 张飞单人独骑怒目横矛立于当阳长坂桥头,曹军将士不敢前进, 面对桥西的曹军, 张飞发出三声巨雷般的大吼, 第一次大喝, 曹军尽皆股栗; 第二次使曹操不禁胆怯, 生出退兵之心; 第三次使曹军大将夏侯杰“惊得肝胆碎裂, 倒撞于马下” , 曹操与众将回马奔逃。 真可谓: “一声好似轰雷震, 独退曹家百万军” 。 (侧面突出张飞的“不战之威” ) (第 42 回)

14、 舌战群儒——曹操率大军南下, 江东众谋士主张投降, 孙权不知所措。 孔明受鲁肃请求来到东吴, 与江东谋士张昭等文武二十多人进行一场论战。 江东谋士摇唇鼓舌, 责问刁难; 孔明据理力争, 把江东谋士们羞得汗流浃背, 无地自容。 最后达到孙刘联合破曹的战略目的。 (第 43 回)

15、 横槊赋诗——曹操亲率大军, 准备渡江消灭孙权和刘备, 进而统一全中国。 十五晚上, 天朗气清, 月光皎洁, 3 长江如练。 曹操满心欢喜, 传令在大船摆酒会宴众将。 曹操喝得大醉, 就取一支槊站在船头, 以酒浇奠江中, 随后满饮三大杯并高唱曰: “对酒当歌, 人生几何„„” (第 48 回)

16、 巧借东风(七星坛祭风) ——孔明要周瑜建一个七星坛, 自己每日上坛祭拜三次。可借得三天三夜东南大风与周郎, 子夜时分, 东南风骤起, 吴军所有战旗哗哗作响, 齐齐飘向西北, 周瑜吓得说: “此人有夺天地造化之法! ” 随即周瑜一面发令攻曹, 一面派人要斩首孔明。 (第 49 回)

17、 义放曹操——关羽奉诸葛亮之命设伏于华容道, 撞着溃逃的曹军, 曹军束手待擒。然关羽乃义重如山之人, 念及曹操昔日于己有厚恩, 心中不忍; 又见曹军狼狈不堪, 愈发不忍: 加以与曹将张辽有故旧之情, 遂抗命放去曹军, 曹操得以脱身。 后得刘备求情, 关羽免受军法惩处。 (第 50 回)

18、 诸葛亮三气周瑜—— 一气: 赤壁大战后, 第二年, 周瑜去夺取荆州, 在南郡与曹仁大战中了 毒箭, 诸葛亮趁机占领南郡等地, 周瑜火气攻心, 箭伤破裂。 二气: 周瑜与孙权设下美人计, 准备把刘备扣下, 逼诸葛亮交出荆州, 诸葛亮将计就计, 使周瑜“赔了夫人又折兵” , 周瑜再次病发。 三气: 周瑜想用“假途灭符” 来向刘备讨还荆州, 又被诸葛亮识破, 率兵攻打失败, 结果病死了 。 临死前, 他说: “既生瑜, 何生亮! ” 连叫数声而死。 (第 51—56)

19、 单刀赴会——鲁肃为夺回荆州, 设酒宴招待关羽。 席间埋伏刀斧手。 关羽早有准备, 只带领十几个随从人员, 轻驾小舟, 单刀赴会, 席间, 关羽借与鲁肃叙旧为由, 拉着鲁肃不放手, 实则以鲁肃为人质。 埋伏刀斧手见鲁肃被困, 未敢轻易下手。 关羽因此安然脱身。 (第 66 回)

20、 刮骨疗毒——关羽在攻打樊城时身中毒箭。 毒已渗入骨头。 众将劝其回荆州医治, 关羽因战事拒回荆州。 众将探访名医, 终找到华佗, 华佗将关羽受伤的胳膊固定在木架子上的铁环中进行刮骨疗毒, 整个过程不用麻药。 关羽一边饮酒食肉, 一边和马良谈笑对弈。 事毕, 佗曰: “某为医一生, 未尝见此。 君侯真天神也! ” (第 75 回)

21、 大意失荆州——关羽拒绝和孙权联姻, 激怒了 孙权。 孙权令吕蒙夺回荆州。 吕蒙把战士化装成商人的模样, 骗过了 关羽的江边守军, 顺利渡江, 趁关羽轻敌, 毫无防备, 没伤一兵一卒就占领了 荆州。 同时关羽在前线被徐晃包围, 败退到麦城。 吕蒙又把麦城紧紧围住, 关羽突围不成功, 被俘不降, 孙权杀之。 (第 76、 77 回)

22、 夜走麦城——关羽与东吴大将吕蒙在荆州交战, 大败, 退守麦城。 由于兵少粮尽,关羽不得不放弃麦城向西川撤退。 关羽想走小路, 部下担心有埋伏, 可是关羽自恃勇力,不听劝告。 果然遇到伏兵, 他冲出包围, 只剩下十来人。 下半夜, 他们走进了 一条山谷,长钩套索把关羽的马绊倒。 寡不敌众, 关羽父子遭擒, 因拒不投降而被孙权斩杀。 (第76、 77 回)

23、 七步成诗——曹植自恃胸中之才, 嗜酒疏狂。 曹丕欲杀曹植, 华歆献计, 以才试植, 如植不能出口成章就杀了他。 曹丕先令曹植以殿上一画为题七步吟诗一首, 植七步成诗。 丕又令植以兄弟为题应声作诗, 植应声便为诗: “煮豆燃豆萁, 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 (第 79 回)

24、 挥泪斩马谡——马谡自告奋勇驻守街亭, 遇到了魏将张郃所率主力部队的抵抗。 马谡违背了诸葛亮原先的部署, 又不听从部将王平的建议, 在众寡不敌的形势下, 居然不下据城, 而舍水上山, 结果被张郃军队切断水道, 杀得大败。 街亭失守, 使诸葛亮十分被动, 一场十分有利的战局顿时变成败局。 尽管诸葛亮十分爱惜马谡的才华, 但是, 为了严明军纪, 他毅然按照军法处斩了 马谡, 还上疏朝廷, 自请贬官三级, 追究个人“不能训章明法” 、 用人不当的责任。 (第 96 回)

25、 司马懿忍辱受衣——孔明屡次令人搦战, 司马懿不予理睬, 孔明就拿取妇人的丧冠——巾帽, 外加妇人素缟衣服, 写了 一封书信, 用大盒子装了, 送到魏寨。 嘲笑司马懿甘愿守巢窟畏刀避箭, 与寡妇没有什么区别。 司马懿看完书信, 忍住心中大怒而佯笑, 接受衣服, 并重赏了来使。

三、 战役篇

1、 官渡之战——袁绍兴兵攻打官渡, 双方力量对比悬殊。 袁军围攻曹军营寨月余。 许攸献计袁绍掩袭许昌, 袁绍不用许攸, 许攸投向曹操, 提供了许多情报。 曹操接受许攸的计谋, 趁夜袭击袁军屯粮重地乌巢, 将粮草尽行烧绝, 袁军军心大乱, 官渡前线的大将亦投降曹操。 曹操则全线出击, 歼灭袁军主力, 为统一北方奠定了 基础。 这是我国历史上以弱胜强、 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之一。 (第 30 回)

2、 火烧博望坡——三国前期, 曹操势力非常强大, 统一了北方, 接下来就是南下。 攻打刘备, 此时刘备投靠刘 4 表, 驻在新野。 曹操派大将夏侯敦进攻新野。 这时刘备已经请出了诸葛亮。 诸葛亮在新野设下埋伏, 令赵云去诱敌深入, 然后火攻。 夏侯敦果然中计。大败而归。 这是孔明出山后打的第一仗。 (第 39 回)

3、 火烧新野——火烧博望坡之后, 曹操卷土重来, 派曹仁和曹洪大军进攻新野。 诸葛亮料新野呆不了, 就留下空城, 民房屋上藏硫磺等引火之物。 曹军进城之后住入了 民房。夜里狂风大作, 埋伏在城外的刘备军往城里射火箭。 大火迅速烧起来。 曹兵逃奔出城, 被刘备军截杀, 大败而归。 (第 40 回)

4、 赤壁之战——曹操率军数十万渡江南下, 孙刘联军抵御。 两军隔江对峙, 黄盖诈降, 庞统献连环计, 诸葛亮借东风, 巧用火攻, 火烧连船, 大败曹军。 曹险被俘, 后华容道遇关羽义释之, 才得以重返中原。 (第 45、 49 回) 

5、 汉中争夺战——曹操夺取汉中, 令曹洪、 夏侯渊镇守。 张飞打败张邰夺取瓦口隘,黄忠夺取天荡山, 并听从法正的计策在定军山半山以逸待劳斩杀夏侯渊。 从许都赶来的曹操战局不利, 发布鸡肋军令, 借故斩杀杨修, 不久退兵。 刘备夺取汉中, 进位汉中王。

6、 水淹七军——关羽在襄阳、 樊城抗曹。 曹操命大将于禁、 庞德率七军去救援樊城。关羽仔细考察樊城以北的地形, 发现襄江与白河水势甚急, 又发现曹军驻扎在山谷之内,于是派人堵住各处水口, 趁夜晚风雨大作之际, 放水淹没七军。 大水急剧涌来, 军兵士随波逐浪, 淹死很多, 于禁投降, 庞德被擒。 (第 74 回)

7、 彝陵之战——刘备为重新夺取荆州、 替关羽报仇, 对孙吴大举进攻。 孙权以陆逊为大都督, 率兵抵御。 两军在彝陵一带相持近一年, 陆逊利用蜀军兵疲意懈之机, 及时抓住战机, 采用火攻, 蜀军 40 多座军营, 顷刻之间变成一片火海, 全线崩溃, 大败蜀军。 这次大战以蜀军彻底大败而告终。 刘备逃回白帝城。 不久羞愧发病而死。 (第 84 回)

8、 火烧连营——刘备亲率大军讨伐东吴, 东吴陆逊坚守营垒, 避免交战, 两军相持半年之久。 后来蜀军就在树林茂盛的阴凉之处安营扎寨, 营寨一个挨一个, 连续几百里长。陆逊抓紧时机, 命军队手执茅草, 各带火种, 夜间潜入蜀汉营寨, 顺风放火, 把 40 个营地烧成一片火海。 (第 84 回)

四、 三国兴亡篇

刘、 曹、 孙势力的兴亡过程

 ①曹魏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 在官渡打败袁绍, 统一北方。 后来在赤壁大败, 与蜀汉、 孙吴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 曹操死后, 继承者曹丕逼汉献帝禅位, 建立魏国。 之后, 司马懿逐渐得势, 并在高平陵政变中杀死大将军曹爽。 之后, 司马氏集团废曹芳, 杀曹髦, 逼曹奂禅位给司马炎, 曹魏亡国。

②蜀汉 皇叔刘备得到诸葛亮的帮助, 在赤壁之战中打败曹操, 夺取荆州和益州。 不久关羽被孙仅杀死, 刘备称帝伐吴, 被陆逊击败。 刘备在永安托孤给诸葛亮后死去。 诸葛亮结好孙权, 七擒孟获, 六出祁山, 为司马懿所困, 在五丈原死去。 姜维九伐中原, 无功而返。 不久, 邓艾、 钟会来攻, 刘禅出降。

③孙吴 孙坚之子孙策在周瑜等人的帮助下平定江东后遇刺身亡。 继位的孙权联合刘备, 在赤壁打败曹操。 后来因为荆州问题与曹魏联合, 设计捕杀关羽, 并派陆逊大败来犯的刘备。 不久孙权称帝建立吴国。 孙权死后, 孙亮、 、 孙休、 孙皓相继继位, 朝政动荡。孙皓暴虐无道, 于 280 年为西晋所灭。

五、 人物篇

(一) “仁” 的代表——刘备

形象: 面如冠玉, 两耳垂肩, 双手过膝。性格: 为人忠厚, 知人善任, 宽仁爱民、 至诚待士、 信义为上、 大智若愚、 大巧若拙、狡诈、 有心计的人,是“圣君” 的代表。情节: 桃园结义 三英战吕布 青梅煮酒论英雄 跃马过檀溪 三顾茅庐 携民渡江 刘备摔阿斗 夺取汉中 彝陵之战 白帝托孤

☆刘备摔阿斗——赵云与乱军中救回阿斗, 双手递给刘备。 刘备接过, 掷之于地曰:“为汝这孺子, 几损我一员大将! ” 赵云忙抱起阿斗, 泣拜曰: “云虽肝脑涂地不能报也!” (第 42 回)

☆白帝城托孤——刘备为关羽报仇, 率全国之兵讨伐吴国, 兵败退守白帝, 一病不起。诏诸葛亮等大臣到白帝, 托孤于诸葛亮, 说“刘禅软弱, 先生以为可辅佐则辅佐, 若不可辅佐, 则请先生自为成都王” 。 诸葛亮听罢, 手足无措, 流泪跪拜在地, 表示要尽全力辅佐后主, 以尽忠贞之节, 死而后已! (第 85 回)

(二) 一代奸雄(“奸绝” ) ——曹操

形象: 面色惨白, 目光锐利。性格: 奸诈狡猾 自私残暴 纵横恣肆 权谋机变 从容不迫 志向远大飞扬跋扈 目光敏锐情节: 曹操献刀 煮酒论英雄 败走华容道 官渡之战 挟天子以令诸侯 梦中杀人 杀杨修杀华佗 杀吕伯奢家

☆错杀吕伯奢——曹操与陈宫逃亡, 躲到吕伯奢家, 吕家杀猪款待, 曹操听见后院的磨刀之声, 疑心大起, 又听见有人说: 绑上再杀。 于是, 不问青红皂白, 连杀吕家八口, 最可恨的是, 当他发现杀错人之后, 并没有放过吕伯奢这一无辜的老人。 当陈宫责怪他残忍时, 他振振有词地说: “宁教我负天下人, 休教天下人负我! ” (第 4 回)

☆曹阿瞒许田打围——程昱说曹操称帝, 曹操请天子田猎以观动静。 曹操用汉献帝的弓箭射中鹿, 群臣将校呼万岁, 曹操遮天子前迎而受之。 关羽欲斩曹, 刘备阻之。

☆割发代首(第十七回)

☆跣足迎许攸(第三十回)

☆割须弃袍——曹操被马超击败溃逃, 听见有人叫: “穿红袍的是曹操!” 便脱下红袍。 又听见大叫: “长胡子的是曹操!” 便惊慌割了 胡子。 又听见: “短胡子的是曹操!”立即扯起衣角包着下巴逃跑。 马超追上, 曹操吓得绕树而走, 马超一枪刺在树上, 曹操乘机逃走。 马超追去, 被曹洪拦住。 曹操逃脱。 (第 58 回)

☆“梦中” 杀人——曹操身居高位, 怕被人暗害, 便对手下说自己梦中好杀人, 睡觉时, 旁人不要靠近。 一次睡觉时被子滑落, 近侍替他盖上, 他跃起杀了近侍, 又躺下睡觉。 醒后故意惊呼: “何人杀我近侍?” 左右以实告, 才假装悲伤, 命厚葬之。

☆杀粮官王垕——寿春伐袁术时, 曹操与袁军相持月余, 粮食“不敷支用” , 曹操便让管粮官王垕“以小斛散之, 权且救一时之急” 。 王垕遵令而行, 激起了各寨大小将士的愤怒, 纷纷传言丞相欺众。 他暗中派人探得消息, 不惜用毫无过错的王垕之头来稳住军心,平息众怒。

(三) “生子当如孙仲谋” ——孙权

☆孙权遗书退阿瞒 (第 61 回)

☆辛弃疾在《南乡 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写到: “年少万兜鍪, 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生子当如孙仲谋。 ” 《三国演义》 里曹操也说过 “生子当如孙仲谋” 的话。 

 (1) 建安十八年, 曹操率领四十万大军进攻东吴 (濡须口) , 孙权率兵七万抵抗一月之久, 曹提多次进攻仍不能取胜, 休战期间便去观察孙权军营, 他从远处看到东吴将士纪律严明整肃, 孙权英武异常。 深为羡慕。 不禁脱口感叹: “生子当如孙仲谋。 ”

(四) “义绝” ——关公(五虎上将之首)

形象: 单凤眼, 卧蚕眉, 髯长二尺, 面如重枣, 唇若涂脂。性格: 忠义勇武 忠贞不二光明磊落 恩怨分明    情节: 三英战吕布 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 水淹七军 单刀赴会 温酒斩华雄,败走麦城

☆约法三章——徐州失守, 关羽中计被围屯土山, 被张辽以“忠义” 名义劝说后, 提出三个条件而后暂居曹营。 虽然曹操对他极尽恩宠, 更赠他赤兔宝马, 但关羽在探听到刘备的消息后, 仍决然挂印封金, 保护着刘备的两位夫人义无反顾地离开曹操, 追随刘备而去。 ☆《三国演义》 第六十六回中, 关云长说: “昔战国时赵人蔺相如, 无缚鸡之力,于渑池会上, 觑秦国君臣如无物; 况吾曾学万人敌者乎! ” 小说作者在这一回里也引“后人有诗赞关公曰: '„„当年一段英雄气, 尤胜相如在渑池。 ’ ”

(五) 张飞——“猛” , 五虎上将之二, 被吕布称为莽张飞

形象: 身高八尺, 豹头环眼, 燕颔虎须, 声若奔马。性格: 耿直粗鲁, 疾恶如仇, 口直心快。情节: 大闹长坂坡 义释颜严 三英战吕布

☆张翼德怒鞭督邮——刘备任定州中山府安喜县尉时, 督邮来县巡视, 存心陷害刘备。张飞知道实情后, 大怒, 骑马来到馆驿, 挣督邮头发揪住, 扯出馆驿, 一直扯到县衙门前马桩上拴住, 当着众多百姓, 扯下柳条, 往督邮两腿上狠力鞭打, 一连打断了 十几根柳条。 督邮疼痛难忍, 大叫: “玄德公救我性命! ” 刘备赶来, 急喝张飞住手, 督邮方得逃命而去。 (第 2 回)

☆兵不厌诈——张飞诈醉擒刘岱张飞性格粗豪, 但也有细心的时候,  张飞用计: 刘岱、 王忠奉曹操之命进攻徐州。 关羽擒了王忠, 张飞邀功心切, 刘岱却任其叫骂, 坚守不出。 张飞情急计生, 假作酒醉, 打一士卒, 使他误传信息, 诱使刘岱上当, 最后将刘岱一举活捉。 (第 22 回) ☆张飞之死——当初, 车骑将军张飞雄壮威猛, 仅次于关羽。 关羽对士兵宽厚, 而在同僚面前骄傲自满; 张飞礼贤下士, 但不体恤部下士兵。 汉主刘备常常告戒张飞: “你刑罚部下过重, 天天鞭打士兵, 还要他们侍奉左右, 这是取祸之道啊! ” 张飞不知悔改。 汉主将兴兵伐吴, 张飞率一万人自阆中出发, 去江州与刘备会合。 临行, 帐下部将张达、 范疆杀张飞, 带着张飞的头顺流而下, 投奔孙权。 (第 81 回)

☆《三国演义》 中张飞的粗中有细也颇让读者赏识, 请简述诸葛孔明在痛失庞统亲自引兵增援刘备进军西川时, 派遣张飞部领一万精兵智夺巴郡的故事。张飞领命前行将至, 巴郡太守严颜教军士上城坚守不出, 张飞几番杀到又被乱箭射回。 张飞于是教马军下马、 步军皆坐引严颜出敌, 无效后又改教三五十个军士于城下叫骂, 仍无效, 张飞又生一计, 传令军士四散砍打柴草寻觅路径, 而后将计就计让假张飞迷惑以为得计的严颜, 自引军伏击, 生擒严颜后, 紧随逃跑的川兵进入并占领了巴城。

(六) 赵云——英勇果敢、 忠诚多谋, 五虎上将之三

形象: 身长八尺, 浓眉大眼, 阔面重颐。性格: 忠心耿耿英勇无敌 浑身是胆 治军有方。情节: 单骑救主 汉水以寡敌众 力斩五将

(七) “智绝” —— 诸葛亮

形象: 面如冠玉, 眉清目朗, 纶巾羽扇, 鹤氅皂绦。性格: 号卧龙。 有经天纬地之才, 鬼神不测之机。 是“千古良相” 的典范。 谥为“忠武侯”。情节: 三分隆中决策 火烧博望坡 火烧新野 舌战群儒 草船借箭 挥泪斩马谡,七星坛祭风 智激周瑜 三气周瑜 智取汉中 巧布八阵图 七擒孟获 智取三城 六出祁山,失街亭 空城计 造木牛流马 陇上妆神 等。

☆智激周瑜——孔明曰: 操本好色之徒, 久闻江表乔公二女有沉鱼落雁之容, 闭目羞花之貌。 操曾发誓: “愿得江东二乔, 置之铜雀台, 以乐晚年, 虽死无恨矣。 ” 今虽引百万之众虎视江南, 其实为此二女也。 将军何不以千金买此二女. 差人送与曹操。 操必班师矣。 此范蠢献西施之计, 何不速为之?周瑜听罢. 勃然大怒, 离座指此而骂曰: “老贼欺吾太甚!” (第 44 回)

☆《三国演义》 中哪个场面最能让人发出“出师末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天襟! ” 。 秋风五丈原: 诸葛六次出兵祁山, 司马懿坚守不战。 诸葛亮派人侮辱, 司马懿不为所动。 不久诸葛亮病危。 穰星不成, 遂将平生所学传授给姜维, 并作好身后的军事安排。 尚书李福赶到, 诸葛亮推等蒋琬、 费袆相继为丞相继承人后死去。 时年五十四岁。 是夜, 天愁地惨, 月色无光。 (第 103 回)

☆诸葛亮“多智近妖”。 诸葛亮借东风 周瑜为没有东南风而病倒在床上。 诸葛亮给周瑜开了 个“药方” , 上面写着: “万事俱备, 只欠东风。 ” 说他能借来东风, 他让周瑜为他搭起高九尺的七星坛, 然后自己在坛上做法。 几天之后, 果然刮起了 东南风。 周瑜嫉妒, 便派人去杀诸葛亮。 然而诸葛亮早有预防, 事先回夏口去了。

☆“失空斩”  (1) 失街亭、 空城计、 斩马谡。(2) 失街亭: 司马懿率魏兵出苯, 直取街亭, 以断蜀军咽喉之路, 诸葛亮大惊失色。 。 参军马谡自告奋勇, 立下军令状。 愿引兵把守街亭。 他自诩饱读兵书, 不听左右劝告擅自分兵屯守山上, 结果被魏兵围困, 断水烧山, 蜀军大乱, 街亭失守。空城计: 司马懿拔了街亭, 亲率十五万魏兵望西城县杀来。 此时, 诸葛亮身边已无将可使, 只有二千五百兵卒。 大兵压境, 诸葛亮心生奇计, 大开城门, 只携二童子端坐城上,焚香抚琴司马懿疑有埋伏, 忙挥令退兵。 斩马谡: 街亭失守, 马谡自知罪责难免, 自缚谢罪。 诸葛亮虽与马谡义同兄弟, 为明正军律, 不徇私情, 喝令塑些堑董。 左右献上马谡首级, 孔明大哭不已, 自责用人有失, 上表白贬。

☆计收服姜维。 离间计。 (1) 令魏延诈取姜维母所在的冀县, 待姜维来攻时, 先放他进城。(2) 令赵云攻上邽, 再放梁虔入城。 至此, 分马遵、 梁虔和姜维于三处, 为使离间计创造条件。 (3) 借夏侯楙之口, 散布姜维已降蜀一事, 又令士卒假扮姜维, 谴责马遵失约。 并攻打天水城, 使马遵对姜维降蜀一事信以为真。 (4) 与此同时, 又令张翼、 王平夹攻姜维, 逼他退走天水、 上邽, 而马遵、 梁虔以为姜维已降, 乱箭齐射姜维, 姜维走投无路之时降蜀。

(八) “既生瑜, 何生亮” -----周瑜

情节: 赤壁之战 蒋干中计 痛打黄盖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 一个愿挨)周郎三气 赔了夫人又折兵 ☆下列文字节选自《三国演义》 第五十五回:周瑜急急下得船时, 岸上军士齐声大叫曰: “周郎妙计安天下, 陪了夫人又折兵! ” ①东吴孙权要向蜀汉索回荆州, 都督周瑜定计, 将孙权妹谎说嫁给刘备, 借以把刘备骗到东吴留作人质, 以便索回荆州。 ②刘备按诸葛亮的对策行事, 到东吴成婚后偕同夫人逃出东吴。 周瑜带兵追赶, 被诸葛亮的伏兵打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