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史记·儒林列传》阅读训练

 阅读美丽星空 2022-12-17 发布于山东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太史公曰:余读功令①”,至于广厉学官之路,未尝不废书而叹也。曰:嗟乎!夫周室衰而《关雎》作,幽厉微而礼乐坏,诸侯恣行,政由强国。故孔子闵王路废而邪道兴,于是修起礼乐。适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自卫返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世以混浊莫能用,故因史记作《春秋》,以当王法,其辞微而指薄,后世学者多录焉。自孔子卒后七十子之徒散游诸侯大者为师傅卿相小者友教士大夫或隐而不见。如田子方、段干木、吴起、禽滑之属,皆受业于子夏之伦,为王者师。是时独魏文侯好学,后陵迟②以至于始皇,天下并争于战国,儒术既绌焉,然齐鲁之间,学者独不废也。于威、宣③之际,孟子、荀卿之列,咸遵夫子之业而润色之,以学显于当世。及至秦之季世,焚《诗》、《书》,坑术士,六艺从此缺焉。陈涉起匹夫,驱瓦合④谪戍,旬月以王楚,不满半岁竟灭亡,其事至微浅,然而缙绅先生之徒负孔子礼器往委质为臣者,何也?以秦焚其业,积怨而发愤于陈王也。及高皇帝诛项籍,举兵围鲁,鲁中诸儒尚讲诵习礼乐,弦歌之音不绝,岂非圣人之遗化,好礼乐之国哉?夫齐鲁之间于文学,自古以来,其天性也。故汉兴,然后诸儒始得修其经义,讲习大射乡饮之礼。然尚有干戈,平定四海,亦未暇痒序之事也。孝惠、吕后时,公卿皆武力有功之臣。孝文时颇征用,然孝文帝本好刑名③之言。及至孝景,不任儒者,而窦太后又好黄老之术,故诸博士具官待问,未有进者。及今上即位,赵绾、王臧之属明儒学,而上亦乡之,于是招方正贤良文学之士。及窦太后崩,武安侯田蚡为丞相,绌黄老、刑名百家之言,延文学儒者数百人,而公孙弘以《春秋》为天子三公,封以平津侯。天下之学士靡然乡风矣。

(选自《史记·儒林列传》有删节)

【注】①功令:朝廷考选学官的法规。②陵迟:衰颓。③威、宣:齐威王、齐宣王,战国时期齐国国君。③瓦合:临时凑合。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自孔子卒后/七十子之徒散游诸侯/大者为师傅卿相/小者友教士大夫/或隐而不见/

D.自孔予卒/后七十子之徒散游诸侯/大者为师傅卿相/小者友教士大夫/或隐而不见/

C.自孔子卒后/七十子之徒散游/诸侯大者为师傅/卿相小者友教/士大夫或隐而不见/

D.自孔了辛/后七十子之徒散游诸侯/大者为师傅/卿相小者友教士大夫/或隐而不见/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学官,古时掌管学务的官员和官学教师,如汉代设置的五经博士、博士祭酒,西晋设置的国子祭酒、博士、助教等。

B.“未尝不废书而叹也”的“废”指放下、停止、中止,与《过秦论》中“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的“废”的意思不同。

C.“其辞微而指博”的“微”指精微,与《五代史伶官传序》中“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的“微”的意思相同。

-D.六艺,指的是《诗》《书》《礼》《易》《乐》《春秋》,文中借此代指儒家的主要典籍或者思想。

1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由于周王室衰微,礼崩乐坏,诸侯恣意横行,孔子担忧王道废弛邪道兴起,于是整理修订“五经”,井把《春秋》当作王法。

B.战国时天下群雄并争,儒学已经受到排斥,在秦始皇手中遭受灭顶之灾,但是在齐国和鲁国一带深入人心,相沿不废。

C.虽然陈涉的事业微小浅薄,但达官贵人和儒学后辈却追随归顺向他称臣,是因为秦朝焚毁了儒生们的事业,积下了仇怨。

D.汉朝建立后,虽然当时天下战乱尚未止息,皇上无暇顾及兴办学校之事,但儒生也能被选为朝官,大部分很快得到重用。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于威、宣之际,孟子、苟卿之列,咸遵夫子之业而润色之,以学显于当世。(4分)

(2)及今上即位,赵绾、王藏之属明儒学,而上亦乡之,于是招方正贤良文学之士。(4分)

14.儒学在秦朝、汉初为什么不受重视?请简要概括。(3分)


10. A

【解析】句意:孔子逝世后,(他的)七十余名学生纷纷四散去交游诸侯,成就大的当了诸国君的老师和卿相,成就小的结交、教导七大夫,有的则隐居不仕。

“自……后”作时间状语,固定结构之间不能断开,“后”后停顿,排除BD;

“散游诸侯”是“散游(于)诸侯”的省略,状中之间不能断开,排除C。故选A。

11.C

【解析】《五代史伶官传序》中的“微”是微小的意思。可见两字意思不同。句意:可见祸患常常是由微小的事情积累而成的,聪明勇敢的人反而常被所溺爱的人或事困扰。故选C。

12. D

【解析】“大部分很快得到重用”错误,原文“孝惠、吕后时,公卿皆武力有功之臣。孝文时期征用,然孝文帝本好刑名之言。及至孝景、不任懦者、而窦太后又好黄老之术,故诸博士具官待问,未有进者”,可见在汉初“公卿皆武力有功之臣”,孝文帝时略微起用儒生为官,及至孝景、不任儒者,而且窦太后又喜好道家思想,儒生基本没有受到重用。故选D。

13.(1)在齐威王、齐宣王当政时期,孟子、荀子等人,都继承了孔子的事业而发扬光大,凭自己的学说显名于当世。

[“润色”(发扬光大),1分;“以”(凭借),1分;句子通顺2分。]

(2)直到当今皇上即位,赵绾、王等人通晓儒学,而座上也心向往之,于是(朝廷)下令举荐品德贤良方正而且通晓经学的文士学者。

[“属”(类、辈),1分;“乡”(通“向”,朝向、相向),1分;句子通顺2分。

14.秦朝:秦始皇焚书坑儒,加强集权统治。

汉初:天下战乱,统治者尊奉黄老刑名学说。

(答对1点得1分:答对2点得3分;可根据具体表述情况酌情处理。)

【解析】秦朝:根据“及至秦之季世,焚《诗》《书》,坑术土,六义从此缺焉”,到了秦朝末年,秦始皇焚烧《诗》《书》,坑杀儒生,儒家典籍从此残缺。可知秦始皇焚书坑儒,加强集权统治,秦朝儒学继而不受视。

汉初:根据“然尚有干戈,平定四海,亦未暇逸库序之事也”,当时还有战争,(皇上)忙于中定天下,也无暇顾及兴办学校之事。可知天下战乱是汉初儒学不受重视的原因之一:根据“孝感、吕后时,公卿皆武力有功之臣。孝文时颇征用,然孝文帝本好刑名之言。及至孝景,不任储者,而资太后又好黄老之术,故诸博七具官待问,未有进者”,孝惠帝、吕后当政时,公卿大臣都是凭借武力建功的人,孝文帝时略微起用儒生为官,但是孝文帝原本只爱刑名学说。等到孝景帝当政,不用儒生,而窦太后又喜好道家思想,那些博士们只是徒居官位以待询问,偶生之人没有受到重用。可知统治者奉黄老学说也是汉初儒学不受重视的原因之一。

【参考译文】

太史公说:我阅读朝廷考选学官的法规,读到广开勉励学官兴办教育之路(的内容)时,总是禁不住放下书本而慨叹说:唉,周王室衰微了,讽刺时政的《关雎》诗就出现了;周厉王、周幽王的统治衰败了,礼崩乐坏,诸侯恣意横行,政令全由势力强大的国家发布。所以孔子担忧王道废弛邪道兴起,编订《诗》《书》,整理《礼》《乐》,(他)到齐国听到了美妙的《韶》乐,三个月品尝不出肉的滋味。(他)从卫国返回鲁国之后,开始校正《乐》,使《雅》《颂》乐歌各归其位。由于世道混乱污浊,无人起用(他),于是(他)借助(鲁国已有的)历史记录撰写《春秋》,把它当作王法,其文辞精约深隐而寓意丰富博大,后代学者很多人都学习传录它。自孔子逝世后,(他的)七十余名学生纷纷四散去交游诸侯,成就大的当了诸侯国君的老师和卿相,成就小的结交、教导士大夫,有的则隐居不仕,这时只有魏文侯虚心求教于儒学,后来儒学渐趋衰颓,直到在秦始皇手中遭受灭顶之灾,战国时期天下群雄并争,儒学已经受到排斥但是在齐国和鲁国一带,学习它的人独独不曾废弃,在齐威王、齐宣王当政时期,孟子、荀子等人,都继承了孔子的事业而发扬光大,凭自己的学说显名于当世。到了秦朝末年,秦始皇焚烧《诗》《书》,坑杀儒生,儒家典籍从此残缺。陈沙起于普通百姓,驱使一群戍边的乌合之众,一个月内就在楚地称了王,而不到半年终于灭亡。他的事业十分微小浅薄,虽然这样,但是达官贵人和儒学后辈却背负着孔子的礼器去追随归顺向他称臣,为什么呢?因为秦王朝焚毁了他们的事业,积下了仇怨,(所以)通过投奔陈王来发泄满腔的愤懑。到高祖皇帝杀死项籍,率兵包围了鲁国,其时鲁国中的儒生们仍在讲诵、演习礼乐,弦歌之音不绝于耳,这难道不是古代圣人遗留的风范,难道不是一个深爱礼乐的国家吗?齐鲁一带对文学的爱好,自古以来已成为自然风尚。所以汉朝兴建后,儒生们重新能够研究经学,又讲授演习起了大射和乡饮的礼仪。但是,当时还有战争,(皇上)忙于平定天下,也无暇顾及兴办学校之事。孝惠帝、吕后当政时,公卿大臣都是凭借武力建功的人。孝文帝时略微起用儒生为官,但是孝文帝原本只爱刑名学说。等到孝景帝当政,不用儒生,而且窦太后又喜好道家思想,那些博士们只是徒居官位以待询问,儒生之人没有受到重用。直到当今皇上即位,赵结、王藏等人通晓儒学,而皇上也心向往之,于是(朝廷)下令举荐品德贤良的文士学者。到窦太后去世,武安侯田纷担任丞相,(他)废弃道家、刑名家等百家学说,延请治经学的儒生数百人入朝为官,而公孙弘竟以精通《春秋》,荣居天子左右的三公尊位,封为平津侯。从此,天下学子潜心钻研儒学成为一时风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